昔日的“五道杠”和“不屑弟”,高考之后:一个民办、一个上哈佛

引言

童年时,我们每个人几乎都学过骆宾王的《咏鹅》,小时候的我们很难想到这首诗竟然是骆宾王7岁时所作,可以说,骆宾王是一个文学天赋很高的“神童”,在长大成人后,他与另外三位著名诗人并称为“初唐四杰”,他是“四杰”中现存诗文最多的诗人。他童年时所做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至今为人们所传颂。然而,并非所有的天才都可以在长大之后有所建树,北宋的方仲永五岁便能成诗,父亲非但没有培养他,反而把他当成能写诗哄人开心的“摇钱树”。方仲永成年之后,因为没有学习,变得与普通人无异,最后做回了农民。

01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和方仲永年岁相仿,都是江西人,从小被人称作神童,可两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一个官至宰相,流芳百世;另一个只能在辛苦的劳作中,遗憾地结束一生。

由此可见,如果想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华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从乞丐到政治家等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无论是天资多么聪颖的孩子,还是愚笨的无可救药的孩子,通过不同的教育,都可以把他们塑造成不同的人。

十几年前,曾经有一张照片在网上走红,有两个表情截然不同的少年正在课堂上听讲,一个少年满脸热忱,好像恨不得要把老师说的内容全部记在脑子里;另一个少年则撇着嘴,一脸不屑的模样,好像在对课堂上所听到的内容有所质疑。因为两个孩子的表情对比实在是过于强烈,因此人们分别称作他们为“五道杠少年”、“不屑弟”。

两个同样在课堂听课的同龄人,在课堂上的表现却截然相反,可想而知,他们在家所受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那么,这两位少年在家里分别受到了父母怎么样的教育呢?

当年的“五道杠少年”黄艺博出生于1988年,因为天资聪颖,记忆超群,从小到大他就被人称作“神童”。看到孩子这么优异,黄艺博的父母一直倾注了很多心血来培养他,希望他以后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因此,父母经常以成年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黄艺博。

在父母的培养下,黄艺博在小的时候就不再对动画片感兴趣,而是从两岁起就培养出了每天看新闻联播、看报纸的习惯。在新闻的熏陶和影响下,黄艺博的一举一动都不再充满童真童趣,而是有一种不符合年龄的老成。

02

随着年龄的渐长,在小学的时候,黄艺博就已经熟读新闻杂志,在老师和同学看来,黄艺博似乎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在其他孩子还在打闹玩耍的时候,黄艺博在课间安静地看书学习,一举一动俨然是一个“小大人”,有着成熟稳重的性格,基于如此,老师每年都让他担任班长。

因为长年累月的阅读报纸杂志,他的政治素养比平常的孩子要高很多,他经常发表一些关于热点新闻、时事的文章,这些文章经常被刊登在校园报纸和当地的报刊上,这也让黄艺博在当地小有名气。在面临采访的时候,黄艺博丝毫不怯场,对答如流。

不久之后,成为初中生的黄艺博参加了许多学生工作和社会活动,因而被评为了“全国十佳少年”,获得许多荣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初中毕业之后,黄艺博就读于武汉的某所重点高中,他梦想考入武汉大学,希望能就读于自己一直感兴趣的马克思主义专业。然而,从小到大都被光环笼罩着的他,这次却没有如愿。当年高考,黄艺博的成绩只到达了三本线,他只能选择就读于一所民办大学。

当年,照片上的另一个少年,名叫孙童。他小的时候调皮开朗,有着符合年龄的稚气,虽然喜欢玩闹,但在步入高中之后,他非常努力地学习,在高考的时候考上了211大学,现今在哈佛大学继续学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结语

虽然学习成绩并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但是,学习的态度与能力却可以决定。因为过于早熟,“五道杠少年”黄艺博忙于参与各种活动,浪费了本该学习知识的宝贵时间,以至于最后像北宋“神童”方仲永一样,泯然众人矣。不得不说,这是一件极为惋惜的事情。幼苗的成长是有其规律的,如果违背规律,让孩子提早成熟,那么,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结果也不尽人意。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