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变化,心理健康逐渐成了一个绕不开的教育话题。是我们的孩子太脆弱了吗?还是我们在日常教育中忽略了一些关键的节点呢?今天,我们与您分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项贤明老师的看法,以教育的六大变革支撑孩子的心理健康。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发现,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富裕,似乎并没有给青少年带来快乐的生活。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让人时刻隐隐作痛的心病。
孩子们的心理出现问题,我们很自然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于心理学。于是,我们给学校建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咨询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然而,情况似乎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或许,这正是因为我们忘记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正如身体健康不能仅仅依靠医生一样,孩子们心灵的健康成长,除了心理学之外,还需要更多的支持,尤其是需要强有力的教育支持。
一个不完整的假设,把孩子们心灵健康成长仅仅寄托在心理学之上,似乎只有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人才能在孩子们心灵健康生长方面有所作为,其他人都被这个假设“预置”在一边。然而其他人,尤其是父母和其他科任老师们,完全可以并且应该在为孩子们心灵健康成长提供教育支持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我看来,我们对孩子们的心智教育,应该包含这样四个层次:
常识层次的教育使人具备作为常人应有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在社会中正常生活;
知识层次的教育教给人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理智认识,这种理智认识是可以系统化的;
智慧层次的教育帮助人将所学的常识和知识等转化成自身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客观外在的常识和知识真正变成自己主观世界的一部分,并形成相应的实践能力;
精神层次的教育则使人能够在更深层次上认识和理解事物的规律,并建立自己思想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信念。
然而,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有时会局限于常识和知识的层次,很少能达到智慧和精神的层次。
图1 教育心智塔
这种不完整性不仅表现在“教育心智塔”所示的纵向的四重境界上,也表现在每一个独立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强调“全面发展”,强调德育、智育、体育,强调增加美育和劳动教育,我想,任何一个完整的教育活动都应该覆盖生命、知识、道德和审美四个侧面,我们可称之为教育的四个维度。
教育的四个维度与“五育”的关系,正如图2所示。在教育活动的四个维度中,生命是基础,知识和道德是两翼,而审美则是一个教育活动在完成之时达到的最高境界。我们教一个孩子学习代数,孩子们大脑的当下运作状态是这个教育活动的生命维度;相关代数知识当然是这个教育活动的知识维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处理我们与孩子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社会关系,则是这一教育活动的道德维度;当孩子终于学会了某条代数知识,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运用这条代数知识去尝试解决相关问题时,孩子进入对自身发展的享受和欣赏的状态,就代表我们的教育活动达成了其审美的维度。
审视我们当今的学校教育活动,对生命、道德维度常常是忽视的,更遑论教育的审美维度了。知识本身成了天生爱好学习的孩子们的负担,各种层次的压力,也是影响如今孩子们心灵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图2 教育活动的四个方面与“五育”
有时,不完整的学校教育会伴随不友好的生长环境,即一个以个体竞争为主导价值的环境。我们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起跑线一路赢到终点。然而,教育过程是培养孩子们从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竞争和合作都应当在教育过程中得到适当的体现,而学校教育的主导价值应当是合作,而不是个体竞争。
为了尽快缓解和解决孩子们心灵健康问题,我们应当推动实施以下六大变革:
(1)特色发展计划。每个孩子都有与众不同的天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志向,而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也需要各行各业不同的高素质人才。在教育投入、师资配备等各个方面真正落实“教育公平”的理念,让每所学校都办出自己的特色,让孩子们在学校中能自由地发展自己的特长,让各行各业高素质人才都能在社会上体面地生活。
(2)合作型学校计划。学校教育的主导价值应该向合作倾斜,要引导孩子们学会合作,减少个体竞争,教会孩子们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让小白兔带着小乌龟一起奔跑,让小乌龟驮着小白兔一起渡河。在这种合作的竞争中,每一个孩子在群体中的价值都能得到体现和尊重,每一颗心灵都能在强有力的教育支持下健康生长。
(3)群育计划。教育是人的社会化过程,教育我们的孩子合群乐群,本来就是教育的最基本任务之一。我们中国人所说的“群育”,有我们特有的道德内涵。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只有庄重而不起争执、合群而不搞宗派的人,才能称得上“君子”。这样的“群”,不仅能为孩子们的心灵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让孩子们孤独的心灵回归群体,让群体的温暖滋润每一颗心灵健康成长,而且还有利于未来社会的和谐发展。
(4)体育活动计划。身心合一,是我们这个民族一条朴素的哲学理念。身体的健康与否,也会影响心灵的健康状态。同时,体育活动在释放心理压力、助力心灵健康成长方面的积极作用,已经被众多研究所证明。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大量增加孩子们群体性的自由的体育活动,让体育活动在给孩子们一个健壮身体的同时,也给他们一颗健康的心灵。
(5)玩伴计划。心灵的成长需要陪伴,而快节奏、强调隐私的现代社会生活,在疏离成人之间交往关系的同时,也正在疏离孩子们的玩伴关系。强调个人竞争的学校班级也很难为孩子们提供真正的心灵成长的伙伴。我们呼吁,运用多种手段,帮助孩子们找到更多能经常在一起游戏的伙伴,带领孩子们在课余时间一起游戏、一起观察和探索自然、一起分享自己的新发现。通过重建玩伴关系,我们可以努力为孩子们重建一个有利于心灵健康成长的友好的生长环境。这也是对孩子们心灵生长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支持。
(6)亲子谈心计划。我们的家长往往更多关注孩子们物质生活上的吃、穿、用,却较少关心孩子们心灵健康成长的需要。我们认为,孩子们还不懂人生,因而没必要和他们谈心。我们似乎忘记了,我们在养育孩子身体的同时,更应养育他们的心灵。与辅导孩子做作业相比,养育心灵更是我们为人父母的重要职责。在全社会倡导亲子谈心,重视对孩子们心灵的养育,这也是支持孩子们心灵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教育变革。
为了培育孩子们坚强的心灵,这些教育变革,我们能够做,我们应该做,我们必须做,我们要尽快去做!
文章来源 |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内容有删减
作者 | 项贤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