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已落下帷幕,此时考生和家长们终于可以松下一口气,在此也祝各位莘莘学子们都能够金榜题名,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高考作为一个“转折点”,如今想要从千军万马独立桥中脱颖而出,愈发不易,像今年高考报考人数高达1078万人次,比去年还增多7万,再次创造历史新高,在一分必争的时代,填报志愿更应该认真!
俗话说“三分考七分报”,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每年高考志愿填报中,总会出现几出意外,有的考生实现低分捡漏,却也有考生出现高分失误,让高考显得险象环生、跌宕起伏!比如2020高考中,就出现了一位“最悲催”的考生,这位考生拿着985以及211的分数,最终被一所三本独立院校录取,还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去年广东这位632分理科的高分考生出现失误,主要是把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误认为是电子科技大学,导致最终填错了志愿,当然,这也怪考生本身太粗心,说实话,稍微核实一下都不至于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和上面那位考生的情况如出一辙,广东2020年高考中还出现了另外一位586分的高分考生,虽然没上600分,但586分这样的分数想上重点大学是完全没问题的,可这位考生最终被一所三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录取,着实也让人感到可惜,很显然,这位考生犯下了一个类似的错误,把华南理工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误以为是同一所大学!
以上两个例子虽然已经过去了,在此笔者也提醒今年的考生们,志愿填报也是高考的一部分,也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大家不能儿戏,应该郑重谨慎地对待,在填报志愿时,应该尽量减少失误,做到零失误。
“粗心大意”就是这两位考生被三本院校录取的最大原因,自己犯的错当然只能自己买单,怨不得谁,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想:同样的错误为何年年都在犯呢?类似的情况也同样发生在2017年浙江646分高分考生身上。
在当年,这位考生在全省排名是5760位,不过却最终出现在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的录取名单上,这所学校前缀虽然是“同济大学”,但实际上却连分校都不算,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身为独立学院,确实是货真价实的“三本”。
现在很多地区都取消了一二三本,这样一来高分低填的现象就很难避免了,针对这类情况,教育部传来“好消息”,高三学生有福了,因为将对高校校名作出大整顿,对高校的命名方式做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并印发了《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其一:各个高校的校名要让考生能够清晰地分辨出等级
为了避免出现低分高报浪费资源,高分低报造成人才流失,教育部规定,本科层次的高等学校称需要以“XX大学”或“XX学院”方式进行命名,专科层次的高等学校命名方式则需要按“XX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或“XX高等专科学校”这样的格式。
此外,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命名时需要按“XX职业技术大学/职业大学”,当然,学校可以根据所在行业、地域、学科等特点,适当地冠以限定词,这样,可以让考生从校名就能分辨出高校的性质和等级。
其二:独立学院分出的独立办学学校,名字中不能再出现原高校的校名
上面举例的这三位高分低报的考生,出现高考填报志愿的失误,虽然主要来自于自身的原因,不过这与学校名称的误导其实也是有很大关系的,现在的大学实在是太多了,冒牌大学也很多,有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末流院校为了获得较好生源,提高知名度,常常喜欢在高校校名“做文章”!特别是野鸡大学!
为了避免因为学校校名误导学生造成耽误了孩子的前程,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由独立学院转设的独立设置的学校,名称中不得包含原举办学校名称及简称。
其三:高校名字的前缀不得随便用地名以及太宏伟的词语
由于之前高校校名并没有具体的规范标准,所以很多学校的前缀动不动就用国际、中国、华北、华南、北方、南方等这类字眼,让人看起来非常高大上,潜意识提高在大家心目中的档次,这种情况其实不仅对有些名校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些名不符其实的学校也让考生感到头疼!
不过,教育部校名新规出来以后,这些“太宏伟”的词将不能再用了!不仅如此,冠以学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都需要经过特别批准,否则严肃处理!
以上这份高校校名的新规范公布之后,大家选择高校时的迷惑性将会减少很多,对于教育部的此次做法,有家长甚至直呼:高考早该这样!毕竟这个校名的规范早日落实的话,孩子在填报志愿时选择学校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当然,高考填报志愿还有其他很多学问,高校校名仅仅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需要考生和家长多加留意,比如有些野鸡大学“诡计多端”,经常打一枪换一地,每年向考生派发精美录取通知书,发放虚假的宣传信息,对于这些大家要学会仔细甄别。
否则一些不法分子可能已布置好了陷阱等着大家跳,想要避开这些大家其实也很简单,务必通过正式渠道,多查教育部官网以及目标院校的信息,多一分了解,多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