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大药学博士,放弃百万年薪回农村种地,6年过去了现如何
读书改变命运,高考改变人生。对于出生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尤为如此。他们寒窗苦读十几年,就是为了考上大学,未来能够留在大城市里生活,这种执着的精神让人佩服。但是,更让人敬仰的却是那样一些人,他们来自经济条件最贫困的地区,通过自身努力考上大学,走进大城市。学成之后,他们却放弃个人的利害得失,毅然决定回到家乡,把所学的知识和本领全部贡献给家乡的建设,北大博士贾存勤就是其中一位。
他出生在甘肃出名的经济困难地区靖远县,这里自然气候恶劣,常年风沙漫天,生活在这里的人一直期盼着自己的儿孙能够离开这片土地。贾存勤就是在家乡人的期盼中,走出来的一位大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他还是村子里第一个考上北京大学的人。然而,他却和很多通过高考走出农村的孩子不同,他没有选择留在城市。6年前,甘愿放弃百万年薪,再次回到家乡种肉苁蓉,把几万亩的荒漠变成了良田。
1976年出生的贾存勤考上的是北京大学药学院,通过自身努力,他还获得了北大药学博士学位。走出校园大门,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他被北京一所著名的制药公司聘请。工作岗位上,他勤奋认真、兢兢业业,大事小事从不马虎,五年之后就成为了公司副总经理。由于精湛的专业能力和出色的工作风范,他在2013年还被北京人社局破格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这可是一个罕见的职称高度,所有人都为他能获得这份荣誉感到高兴,薪水随之水涨船高,年薪达到百万元之多。
不过,外人眼中飞黄腾达、如日中天的贾存勤心中十分平静,他越来越清晰地抓住了藏在心中的理想,家乡养育了他,如今,该轮到他反哺家乡了。在外界不解与惊诧的眼神中,贾存勤在获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荣誉后的第二年,他毅然辞去了百万年薪的工作,收拾好行囊,踏上了去往家乡靖远的火车上,他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这些年积累的工作经验,统统贡献给家乡。
其实,离职回家这件事,他所遭到的阻力远超常人,其中最难攻克的对象就是家人。因为他在北京享受的待遇不只是北京大学药学博士和一家著名药业公司的总经理,他还是北京人社局备案的屈指可数的教授级工程师、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在他从事新药开发和药用植物栽培的几十年时间里,共计主持和参加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13个、新药研发项目14个,享有个人发明专利3个。如今,他居然要放弃现在所有的一切,回到黄沙漫天、自然气候极其恶劣的靖远种田,这不就是脑子搭错筋了!
然而,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贾存勤力排众议,说服了家人。2014年,在家乡靖远与合伙人一起成立了公司。困难远比想象的还要大,公司成立之初,由于当地生存条件太差,合伙人多次想要退出。同时,由于气候与土壤的关系,肉苁蓉的种植也波折不断。贾存勤为了少走弯路,他多次前往内蒙、新疆等地,实地考察当地梭梭和肉苁蓉的种植。又考虑到靖远当地条件的特殊性,他又独自一人在大山里做了一个多月的科考,研究土壤状况、肉苁蓉的接种与越冬,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2015年,在经过2年多的试验种植后,经过他亲自引种的梭梭和肉苁蓉成功了。如今,这位北京大学的药学博士靠着肚子里的才华,已经让家乡几万亩的荒漠变成了绿色的农田。还建立了加工工厂,把种植出来的肉苁蓉经过再加工,变成了茶、酒、口服液等多种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他的下一步目标是把家乡10万亩荒漠统统转化成肉苁蓉种植地,带动家乡经济发展,让家乡更多的人富裕起来。
古人就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说法,如今用在贾存勤的身上再适合不过。他没有像诸多北大校友为了个人得失,出国深造再也没有回来;也没有选择留在城市,享受个人荣光。而是放弃城市里获得的一切,回到家乡,参与建设,带着家乡人民共同致富,这种精神让人敬佩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