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彩华夏 拾光剪报】寻找记忆中的那些村庄——长青村

70年,白驹过隙、沧海桑田。从1949年到2019年,中国铸就了一幅气壮山河、动人心魄的画卷。

这70年,东丽区跟随祖国母亲的脚步,大力推进经济、城市化、生态环境建设,与祖国共成长,不断谱写动人乐章。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个个新市镇相继建成,东丽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一个个村庄也正在消失,村庄的故事逐渐离人们远去。东丽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每个村庄都有许多的回忆和故事,这些文化留迹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珍惜和收藏。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写的《正在消失的村庄》系列丛书终于面世。为了庆祝建国70周年,找寻东丽最朴实美好的回忆,“网信东丽”特别推出“寻忆东丽·记忆中的那些村庄”专栏,有幸能将《正在消失的村庄》部分内容通过“网信东丽”微信公众平台以连载的形式进行发布,分享散发泥土芳香的故事,展现那些记忆中的村庄风貌。

今天,我们一起追寻记忆中的——长青村。

记忆中的那些村庄——新中村

讲述人

冯学义(74岁)

整理人

车 婧

村情简介

长青村,1955年建村,坐落于城乡接合部,村民居住区为河北区建昌道地界,原耕种土地300余亩,分布在河北区(现为中环线以内建昌道片),河东区(万东小马路东局子片),中环线以外何兴庄东窑洼片。以上土地于1980年至2000年全部被国家建设征用。长青村现为股份制企业,名称为长青实业有限公司,共有职工262人。下属主要企业有金钟园物流中心、长青饭店(现为格林豪泰酒店)、天津市温州服装城(改建为天津市长青综合服务中心),长青实业有限公司的职工统为公司股东。

村名的由来

长青村,1955年建村,成村的历史不长。最初这片地是一片洼地,放眼望去满是荒地,芦苇成片,蛙声四起,虾蟹遍地。1920年左右,一些山东人、河北人逃荒到这里,开荒辟地,安家落户。慢慢地,住在这里的人多了,逐渐形成一个自然村落,因为水源丰富、池洼遍地,是天然的养鱼池,村民们便借助水源优势,在家附近的池洼放生捕来的鱼苗、虾苗,等把它们养大的时候再捕捞上来改善伙食。因此,被称为养鱼池村。

1953年左右,于姓等18户本地居民成立互助组,这18户共成立了三个农业互助组,主要以菜田为主,他们每6户为一小组。入组的条件是须拥有菜田土地和部分生产资料(指农用工具),根据生产资料数量评估作价,作为原始股份基金,互助组取名为长青农业互助组。随着时代的发展进程,人口的不断增加,1955年成立长青农业初级社。之后,从长青农业高级社到人民公社、乡镇街的半个多世纪的历程,长青村始终未更名。

村中青壮奋开荒

长青自此粮仓满

1960年前后,在国家的号召下,长青村村民们组织成立了农村初级合作社,村里的人们由村民变为社员。社员们在开开心心地庆贺完合作社的成立后,便信心十足地准备完成建社后的第一个任务——全力开垦荒地,将荒田变良田,力争秋收粮满仓。

当时,村中的农业生产设施落后,村民们也都不富裕,村子的经济境况困窘到全村连一匹马也没有。所以长青村的开荒全靠人力,很是辛苦。可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每个人的劳动热情都十分高涨。青壮年卖力开荒,老人妇女守家做饭,小孩子们也不闲着,三五结伴,一到中午便挎着竹篮、捧着泥壶给开荒地的人们送饭送水。

开荒地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土地因饱含盐碱而结块发硬,想要顺利开垦,必须先就近开渠引水、灌溉要开垦的荒地,再将荒地在水里“泡”一段时间后才能勉强挖动。等到开挖的时候,需要使尽全身的力气一镐头抡下去才行,否则镐头会“浮”在地表,没开成地,白抡了。抡镐头的这股大力气还不能蛮使,得使得巧妙,如果没使好便会滋起一阵泥水,溅得人满脸泥浆,惹得周围一起开荒的伙伴哈哈大笑;有时候运气差,嘴巴里难免溅进泥水,抿嘴咂吧两下,那滋味又苦又涩,还带点泥土气,真是五味杂陈,难吃死了。开荒的汉子们,或多或少都“吃”过几回泥水。

一天接一天地开垦,汉子们手上都磨出了血泡,一下镐,一使劲,便磨得起泡的地方生疼生疼的,直钻人心窝。可时间不待人,不能因为疼便撂挑子不干了,再不抓紧开荒,今年的秋收梦就会泡汤。只能等到傍晚回家后,找出缝衣针,处理手上的泡。先将针尖放在烛火上烤烤消毒,然后就着烛光将手上成串的血泡挑破,慢慢地挤出血水,最后再裹上一层纱布。第二天一大早,汉子们手缠纱布,咬牙忍着痛,继续下地开荒。

开荒的条件艰苦,但长青公社的社员们却十分心齐,全身的劲都往开荒处使,有人还编唱出民谣,苦中作乐,为自己鼓劲加油:“手提泥壶光着脚呐,肩上扛着锄和镐啊!浇地全靠摇水车呐,开荒种地汗洗澡哟!玉米饼子加咸菜啊,饭里肉丝难找到呀!条件虽苦人心齐呐,创业精神气势高哟!”

就这样一镐头又一镐头,在社员们的辛勤劳动下,村中荒地一点一点地被开垦出来,变成一亩亩良田。每逢收获时节,地里满是被穗子压弯腰的稻子随风摇曳,像是因为丰收的喜悦而笑弯了腰,田里蛙声四起,劳作的歌声响遍天迹,真是一派丰收的好风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家家户户养金鱼

全村生活更红火

长青村这片地,最早因水源丰富、池洼遍地而得名养鱼池村。20世纪80年代初,凭借着丰富的水源优势,村民们开始家家户户搞起养金鱼的副业。最初,村民们只是在农忙之余养些自家食用的鲫鱼、草鱼等。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村民们发现养殖金鱼更赚钱,便一家接一家地养起了小金鱼,还趁着傍晚空闲时间自发地在街两旁摆起小摊,贩卖小金鱼……最后越卖越红火,逐渐形成一个大型的金鱼市场,人来车往,熙熙攘攘。天津人想要买金鱼,都往这边跑,甚至还有东北的商贩慕名而来收购金鱼。那时候长青村金鱼市场的生意红火极了,家家户户都搞起卖金鱼的副业,赚了不少外快。

那时候,长青村的村民们家家户户住的都是带小院的砖瓦平房。很多人家利用砖块、水泥在院子的角落辟出大概一二平方米的一小块地,垒出呈“田”字型或倒“目”型的小水池,然后在水池的每一个小方块里放入金鱼苗。为了卖得好、卖得快,还特意在每一个小方块里放养不一样品种的金鱼苗。水池虽小,但池子里的金鱼品种可多了:腹圆体灰的龙睛、讨人怜爱的泡眼、憨态可掬的虎头、可爱好玩的皮球珠子、浓黑如墨的墨龙睛、通体金红的金鲫鲤、摇曳多姿的紫虎头……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赏心悦目。平日里,抽空给池子里的鱼换个水、喂个食,满怀欣喜地盼望着池子里的鱼苗快些长大。

等到鱼苗长大后,趁着空闲的时间,拿到金鱼市场去卖。有时候运气好,刚一摆摊,就碰到从东北来的金鱼贩子,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顺利成交。收钱后便哼着歌,高兴地回家和家人分享这个好消息……

如今,日转星移,长青村的村民们家家户户都住进了高楼,没有足够的空间养金鱼苗,因此热闹的金鱼市场渐渐衰败,已不复存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秋场大坑波折多

格林豪泰焕生机

现今格林豪泰大酒店(天津市东丽区新中村闽中路1号)所在的地方,最早被叫作“秋场大坑”。日本人占领天津的时候为了烧砖修建北站体育场,就近在这里取土,最后体育场建成,这里却因为取土而变成一个大坑,村民顺口将这里叫作“秋场大坑”。

转星移,大坑变成一个波光粼粼的湖泊,村民们时不时会将逮到的鱼苗、虾苗放生到湖里,让其自行繁衍。待湖里鱼虾成群时,便隔三岔五来湖里打鱼捞虾,带回家去给家里人改善一下伙食。到了盛夏酷暑难耐的时候,村民们经常来湖边游泳、乘凉,消解暑气。因为游泳的人越来越多,村子便集体出资将大坑改造为游泳池,专门供附近的人玩乐,刚开始游泳池生意很火爆,不过后来因为连出几场伤亡事故,生意慢慢冷淡下去,游泳池最后被废弃。

20世纪90年代,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市里出资组织人力、物力用“垃圾深埋、好土浮填”的科学办法将秋场大坑这里的湖泊、游泳池一点一点地回填成可用的平地,以缓解当时用地紧张的问题。之后村民自发在这片地上盖起民居,栽起了树……生活在这块地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也越来越热闹。村里见状,计划集体出资在这里建饭店,以增加村子的集体收入。

经过一年多的筹划准备,1988年,村民集资建起长青饭店。大家在店里各司其职,生意越做越好。1990年,为了适应社会新需求、契合生活新实际、谋求发展新出路,长青饭店改建重组为“政协宾馆”,并和区政协洽谈合作,招待来办公、调研、学习的政府工作人员。有了定向合作的伙伴和客人,长青村的集体资产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2000年,宾馆因管理方式落后等原因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生意日益惨淡,面对这样的发展困境,村干部召开村民大会,召集大伙集思广益,商讨未来的发展方案,在经过细致考察及专业人士的建议下,利用长青村离海近、海产丰富的地理优势,一方面带领村民们筹划改建“政协宾馆”为“金三角海鲜城”,并引进厨艺精湛的厨艺人才,另一方面要求在岗的村民职员与时俱进,白天上班,晚上上夜校学知识、增技能。经过一系列改革,“金三角海鲜城”紧跟时代步伐,以服务周到体贴、食物新鲜味美、制度紧随实际等理念经营,生意火爆。

可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村领导和村民们逐渐发现依靠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弊端凸显,越来越处于劣势。于是村领导再次召开村民大会,与村民们商讨接下来应该如何打破这一发展困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会开了一次又一次,村领导也外出考察了许多次,最后村集体拍板,决定走引进合作商这条路:村里出土地、出设备、出资金,合作方出技术、出资源、出思路,合作共赢,共谋发展。

几经协商,2013年,长青村和格林豪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约,将海鲜城这片建筑承包出去,再次改建装修,改为“格林豪泰大酒店”。新的格林豪泰大酒店,由于管理理念先进、思路新等原因,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现在长青村的村民定期能拿到出租费和股份分红,过着幸福安逸的生活。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