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警方鉴定,江苏大学大三学生袁子健坠楼身亡系自杀,具体时间是2020年10月12日17:03,在坠楼前袁子健将手机恢复了出厂设置,书包里有水杯、雨伞、书本、一双拖鞋、钱包和社保卡等物品,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也没有提供什么有效的线索。
不过这次事件和以往的类似案件走向不太一样,大家对袁子健的行为除了表示同情外,更多的是不理解和批评,主要原因是袁子健之前因为挂科太多而被学校降级,而且为了监督他学习,母亲专门从老家过来专门陪读,对于学校的换寝安排袁子健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服从。
此外,父亲的一系列迷惑行为让一些本来同情袁子健的网友也选择了冷眼看世界,显然袁子健父亲深知舆论的威力,他在第一时间就发帖称“大三学生冤死江苏大学”,文中多点有煽动情绪的嫌疑,父亲用力过猛了,如今的网友早已有了明辨是非的基础能力。
面对网友的质疑,袁子健父亲选择了最错误的处理方式:硬刚,甚至用了本来坏人才掌握的一系列不文明语言,也许是愤怒让他失去了冷静,但在舆论场他已经是处于劣势地位了。
后袁子健父亲又采取了进一步措施:17日早上到江苏大学校门口拉横幅“江苏大学、隐瞒真相、还我真相“,一度和保安起了冲突,这样的方式真的不知道是好是坏,也许的确可以给江苏大学施压,但这样做显然不符合现代的文明法治。
17日下午校方、警方和袁子健家属在酒店召开了通告会,袁子健父亲和三爷爷观看了此案卷宗,警方最后确认死者非他杀,也没有发现袁子健与人有矛盾和遭受校园霸凌等情况。
目前袁子健父亲希望得到的赔偿是110万元,但学校表示只能赔偿14.8万元,这样的差距显然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协商解决。
从袁子健坠楼前写的一条便签“不知道为啥搬宿舍能好好学习”,可以看出学校对于要求搬宿舍这件事让他很痛苦,也许很多人不理解这样的小事有啥好痛苦的,不就换个宿舍换几个室友吗?多大的事儿?这样想的人估计心胸还是挺豁达的,但遗憾的是,袁子健并不是这样的人,而且他很有可能是另一个极端:习得性无助。
也就是袁子健上大学后在学习上可能一直处于一种绝望的状态,而且随着挂科次数的增多,他对学习基本上是处于放弃努力的状态,甚至对自己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也许就是个废物,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进而破罐子破摔。
当袁子健将挂科问题渐渐归因于内在的、不可控制的、稳定的因素的时候,就很容易感到诅丧、自卑和内疚,不愿意为完成任务而付出很多努力,学习慢慢成为一种心理包袱和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
很多网友在批评这样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得有多差,淘汰也就淘汰了。我不知道说这句话的网友在现实中到底是有多厉害,但肯定是很擅长说风凉话,不管是挂科留级还是走上绝路,没人天生就喜欢这么干,要是还有力气睁开眼睛看第二天的朝阳,谁愿意轻易终结自己的生命……
我们承认,有些人在“社会合格人”的标准看来的确是有些大的缺陷,但这并不该成为我们嘲笑和批评他们的理由,就像袁子健用终结生命来逃避现实一样,大家口中的“不求上进”“懒散”“不孝”“学渣”有什么现实意义?如果你的孩子将来成为了学渣,你又会怎么办?我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你越批评他,事情就越会朝着糟糕的方向发展。
袁子健这样的学生其实并不是极少数,大学、中学甚至是小学里都有很多类似的“习得性无助”学生,学习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枷锁,很难受但逃不掉,但有些粗心的家长还在一旁疯狂地演讲:你看xx家的孩子这次又考了第一名,有奖状还有奖学金,你啥时候能考个中上游水平我就谢天谢地了。
是啊,家长们都很喜欢学习优秀的孩子,但很抱歉,那是人家培养的,人家有那个能力而你没有,你只会天天怪自己孩子不行……
归根结底我们无法选择出身、无法选择成长环境,人生路上也总会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挫折等着我们,也总会有那么几个至暗的时刻让我们觉得气血上涌、天崩地裂,但再天大的事等情绪过了,事就不叫事了。
所谓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一时冲动以命相搏肯定不是好的解决方案,冷静下来你总会发现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如果没有,那说明你还需要往前走一段距离才能看到,不急着做决定。
对于大学学业陷入超级困难的学生,我想说的是,学位证的确很重要,但当下走出困局比拿到学位证更重要,因为一旦陷入恶性循环到时候结果会更糟糕。
如果你是很不喜欢这个专业,那就花一段时间好好研究你到底对哪个行业感兴趣,要注意的是请降低自己的期望,无论什么专业前期学起来都是枯燥无味的,找好之后就退学备战高考。
如果你是超级厌烦了学校学习,烦到几乎没有动力爬到教室上课,那就大大方方地退学,去社会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行业,没必要跟自己死磕,高中学历没啥丢脸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人生是一场长跑,校园里的成败不会定终身,别为不值得的事情,浪费了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