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西青生态屏障建成 京津冀再添“绿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绿林流水、波光潋滟,风吹稻浪、鸥鹭飞鸣,沿着刚刚建成的天津市西青绿色廊道漫步,仿佛闯入了一副美不胜收的绿色画卷之中,连呼吸都有甜甜的芳草清香。
西青区委宣传部供图
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被饱受工业污染之困的“钉子小镇”。为了把让环境“生锈”的钉子拔除,近年来天津市西青区大刀阔斧治理“散乱污”企业,破解工业围城困局。如今,一道镶嵌在天津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的绿色生态屏障让这里重拾“鱼米之乡”的荣光,刚刚建成的面积约5.18平方公里的生态廊道,成为京津冀又一块“绿肺”。
“钉子小镇”拔掉“锈钉子”
位于天津市西南部的西青区王稳庄镇曾是闻名全国的“钉子小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鼎盛时期,全镇有1000多家制钉企业,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40%,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俄罗斯、东南亚等周边国家。
繁荣的制钉产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可很快,急剧恶化的生态环境让大家叫苦不迭:镇里常年灰蒙蒙一片,沟渠被“五颜六色”的污水填满,空气里飘散着刺鼻的气味。“环境污染直接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也影响了招商引资环境,阻碍了经济发展。”王稳庄镇镇长杨洋说,大家逐渐意识到,必须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路,“下定决心要彻底拔掉扎根在绿色大地上已生锈的’钉子’。”
2017年,全镇9个工业集聚区全部关停取缔,356家“散乱污”企业、400余家环保不达标企业,以及142万平方米工业集聚区均被关停拆除。改革阵痛随之而来:工业产值减少40多亿元,税收减少1个亿,许多人面临失业。
为此,当地采取因企施策,关停取缔、搬迁改造、原地提升等办法多管齐下,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对老牌“优势”产业——以钉子为代表的小五金加工业,鼓励合法企业进入工业园区,通过产业技术升级,走向高端。
很快,一些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引入高精度生产线,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实现了利润翻番。
钉子生产企业天津市信泰科技亲历了改革阵痛。从前这家企业厂房简陋,缺少环保处理设备,被责令关停。明白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公司总经理冯天建主动购置了新的生产设备、研发设备和环保设备,并将企业搬迁进赛达工业园内。
转型后的信泰科技尝到了高质量发展的甜头,如今,这家公司主要生产高强度射钉、水泥钢钉等高品质产品,年产量达到3亿粒,不少产品销售到国外,“企业效益也提高了!”冯天建说。
“米袋子”走出智慧发展之路
如今,一股破旧立新的气氛在这片土地上随处可见。全镇8237户村民从与污水和垃圾为伴的砖瓦房、土坯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楼房。
退渔还湿工程彻底改变了传统鱼塘的旧貌,原有鱼池变成湿地湖岛相间、阡陌稻田交错的复合型生态廊道;把从前鱼塘的水域连通,岸边种上大片植被,打造出“水清岸绿、绿色盎然”的绿意空间。植被绿化以外围环形道路为主轴线,内部漫行道为辅助,有水域、小岛点缀,游客纷纷在凉亭观景,感受碧波荡漾、鱼翔浅底、草长莺飞的动人景象。
因为水系丰沛,王稳庄镇历史上种植的天津小站稻曾为皇室贡米镇。但由人工行洪排沥河道的开挖以及涵闸泵站的大范围建设,客观上造成了区内河湖锐减和湿地退化,由于工业和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土壤盐碱化加剧,小站稻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为了振兴小站稻,当地针对本区域农业土地盐碱度高肥力差、传统低效农作物多的劣势,引入中化集团等企业技术支持改良土壤,用科技手段提质增收,“向盐碱地要鱼米”。
以现代化农场、种业基地、优质小站稻基地为科技支撑的现代智慧农业新业态,让天津“米袋子”“鱼篓子”焕发新生机。
依托中化农业自主研发设计的智慧农业系统,当地彻底改变了以往农民种田完全凭经验的作法,依靠科学精细化的管理技术,从地块管理、精准气象、遥感监测、设备物联等多个方面为农户提供精准的种植服务。当地的工作人员,可以足不出户通过卫星遥感就能全程检测每块稻田的生长情况,同时让小站稻从种到生产加工全过程都可溯源。工作人员介绍,两万亩的稻田如今只需五六十个人管理,真正节本增效。
国家粳稻中心科研团队在这里建立了小站稻育繁种研发基地。研究者将小站稻种质资源DNA身份信息化,实现精准化育,已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粳稻新品种111个,销往东北、华北、黄淮、西南、西北等稻区,覆盖我国粳稻主产区90%以上。
“我们还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小站稻种植。”杨洋说,生态环境提升后,生态旅游也让这里成为市民旅游休闲的好去处,今年“五一”期间当地总共接待游客4万余人,“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收入,让老百姓的日子更红火。”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