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教父袁文会,半生坏事做尽,难得做了一件好事

说起津门混混,就不得不提袁文会;提起袁文会,又不得不说芦庄子(芦家庄)。

那位问了,津门混混不只他袁文会一个,为嘛非要提袁文会?

还能为嘛,还不是因为袁文会最有名。

那位又说了,不对啊,不还有李金鳌、王金波吗?

没错!但李金鳌和王金波的故事发生在清代,如今对于两人的记述大都是来自评书作品,而真正熟知两人生平的前辈们早都已经作古了。故此,李金鳌和王金波的故事只存在于戏说中。

袁文会发迹于民国,接触过袁文会的老前辈们至今尚有人在,我的老太爷就是其中之一,老太爷在民国那会儿跟袁文会比较熟络,并通过袁文会认识了殷凤鸣、殷凤山、牛占元、姜般若等北派青帮弟子,以及川岛芳子、小德张这些近代史上较为有名的人物。

说起老太爷结识袁文会的过程也算不打不相识,那是袁文会刚成气候的时候,有一次,袁文会伙同王恩贵、牛占元、殷凤鸣等混混在南市庆云茶园捣乱,结果惹怒了褚玉璞的干儿子李七猴,陪同李七猴看戏的就有我的老太爷,老太爷那会子年轻气盛,尤为瞧不起杂八地的混混,二话不说从二楼冲下来,揪住袁文会的脖领子就是两个大耳光子。

袁文会命不该绝,他的好兄弟殷凤鸣、殷凤山上下打点找关系,托了军警督察处北站分处处长白云生(北派嘉海卫青帮大佬二十二代通字辈)救出了袁文会。接着通过白云生的关系,袁文会加入青帮,很快便混成北派青帮悟字辈大佬。恰好上海滩的青帮大佬杜月笙也是悟字辈,这便有人传出“南有杜月笙、北有袁文会。”的说法。

但事实上,不论是势力还是人品,袁文会跟杜月笙没法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差着行市,尽管杜月笙在北方的烟土生意全部由袁文会负责运输和销售,袁文会也多次致电杜月笙,希望能见上一面,但每次杜月笙都会以各种理由推辞。最终,两位青帮大佬也没能当面一叙。

对于袁文会而言,或许是个遗憾,但对于杜月笙来说,跟一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交朋友,实在愧煞颜面。

日本人占领天津之后,袁文会借助日本人的势力做强做大,为了报答日本人对他的恩情,他坏事做尽,可谓罄竹难书。天津解放之后,袁文会才被正法,罪名之中的第一条就是汉奸罪。

天津卫的老百姓提起袁文会,无不咬牙切齿,但有一块区域,似乎对袁文会的评价并没有那么低,这便是当时芦庄子的老百姓。

为嘛只有芦庄子的百姓对袁文会的评价相对要好一些,那是因为袁文会再坏,也从不欺负芦庄子的人。究其原因,那是因为芦庄子是袁文会的家。

袁家是天津的混混世家,从袁文会的爷爷那辈儿,一家子就都是耍胳膊根儿的混混。袁文会的爷爷名叫袁老先,在日租界松岛街(今哈密道)设了个脚行,把持旭街至海光寺这条街上所有的买卖行,各家装货卸货的活计,必须由袁家脚行承包。袁老先曾经跟西北角的阿訇学过摔跤,又练过武艺,手使一把特制的铁锹,耍将起来一群人也近他不得。

袁老先兄弟三人,子侄十余人,在芦庄子形成一霸,无人敢惹。袁文会的父亲名叫袁国璋,在家行七,故此又称袁老七。袁文会生于1901年,在家行三,成名后被人尊一声袁三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袁国璋亦非善类,会武术并且臂力过人,曾因在估衣街跟人抢地盘而失手打死人,而被官府判处充军山东。后来,袁老七加入义和团,庚子年率乾字拳一群乌合之众进入天津。

转年,袁文会出生,袁老七加入清军去了山西,自此永无音信。也就是说,袁文会从记事起,就不知道父亲长什么样子。

袁老七走后,妻子病故,年幼的袁文会由八叔袁国玺抚养。袁国玺行八,人称袁八,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尽管他对侄子也算不错,但袁文会仍旧吃不饱饭,因此依靠在芦庄子一带乞讨为生。

后来,袁八因为在宝局输钱后跟人动手,怕遭人报复带着袁文会逃奔大连,正是因为这趟大连之行,袁文会结识了年少的小日向(后来成为黑龙会骨干)、土肥原贤二、川岛浪速等人,也因为盗取东北王张作霖的军火而锒铛入狱,但最终叔侄二人几次死里逃生,更是通过日本人的关照发了大财,等到袁文会独自重返天津之时,已经从瘦弱的小叫花子出落成一条硬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回到天津后,袁文会第一时间到了芦庄子,出生之地已经物是人非,他在天津唯一的亲人就是在东门外天后宫当火居道的舅舅隋老道,然而舅舅一心求仙得道,对于外甥根本不理不睬。正是芦庄子的老邻居管了一顿饭,让袁文会感到一丝温暖,这才使得他在将来的岁月中无论怎么发坏,也从来不欺负芦庄子的人。

去年,大狮在写《津门教父袁文会》的专栏时,刻意去拜访过一位出生在芦庄子的评书老艺人,在其口中听说了很多有关袁文会的真实故事,这位老艺人当年也受过袁文会的恩惠,还曾经在袁文会开设的园子中担任过领班。

老人家说,袁三是出了名的坏不假,但没有坏到根上,对于南市芦庄子的穷人,还是很好的。芦庄子穷人多,平日揭不开锅的人家有的是,赶上年节,想吃顿肉馅儿饺子都只能是空想。可自打袁三发迹后,赶上年节就能吃上肉馅儿饺子了。

每逢除夕之前,袁三派手下挨家挨户送条子,拿着这张条子,就能到米面铺和肉铺,白拿五斤白面、二斤大肉,东西不多,但起码能过个好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赶上八月十五,也会挨家挨户送点几块月饼和几斤面条。谁家要赶上婚丧嫁娶拿不出钱,找到袁三,袁三马上就让账房拿钱接济,一点儿都不吝啬。

约摸是在日本人占了天津那年,袁三在华安大街和禄安大街交口处开了个粥厂,来领粥的穷人当中,凡是芦庄子的人,一人能打两碗,芦庄子之外的就只能每人一碗,这也算是对芦庄子老百姓的照顾。

粥厂每年赶上节庆都会开办,到了袁三跟西头的大混混刘广海公开械斗的那年,粥厂就不再开办了,也就是在那年,袁三开始走下坡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没多久,日本人投降了,刘广海的盟弟高玉普算计了袁三,将袁三关进了大牢,不过袁三一点儿都没受罪,反倒比在外面还要滋润。

直到1950年12月25日,袁三的好日子也终于到头了,这一天发生了近代天津史上最为著名的一件事——枪毙袁文会。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