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读者已经为人父母,家中都曾经有个小学生,我们是否会有这样一种体验,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在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语文、数学经常得一百分,好像孩子什么都会,什么题目都难不倒自己的孩子,我们一边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会产生一种错觉,自己的孩子一定天赋异禀,智商够高,的确得了自己真传!
但是好景不长,当孩子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情况陡然一变,孩子得满分的情况越来也少了,学习也变得吃力了,我们家长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孩子的成绩怎么就下降了呢,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一点都没降低呀,最后无奈慨叹一声,小学一二年级的成绩算不得数,将来能不能学习好得往后看。
不仅是小学三年级的成绩会有分化,大家肯定都上过学,一般都接受了小学以上的教育,有许多人经历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的学习过程,我们大家可曾记得,当我们上小学的时候,班级前十名的学生,等他们上初中,还是前十名么?可能会有一些人成绩下降了,排不进前十名了吧!
我们初中的学生要经过中考的选拔,成绩优异者进入好的高中,曾经初中那些前十名的学生,到高中的新班级里面还会前十名吗?我们经过高中三年的苦读,还会经历高考,那些被考试选拔出来的成绩好的学生,在大学中又会分为一、二、三、四。
这种情况说明,我们中国的应试教育,就是一个不断优胜劣汰,不断掐尖儿,不断选拔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必然会让我们感叹,那些被淘汰下去的人曾经的成绩真是具有欺骗性啊,说明不了问题啊。
那么,我们把目光放回到小学阶段,大家说小学阶段的成绩好不能证明初中后的成绩也好,是不是就很好理解了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学习好坏,归根结底靠智商高低决定
我们要想正确看待孩子学习成绩好坏的问题,我们就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人与人的确是不同的,他们身高不同,胖瘦不同,智商也不同,人和人的智商是有差距的,我们要正视这种差距,所谓,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智商当然包括很多方面了,而能用在学习上的,就两个,记忆力和理解力。记忆力是学习的基础条件,理解力是学习的决定性条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当我们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飞速思考,这个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它是要考咱们哪方面的能力,解决这个题目的关键点在哪里,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作为突破成功找到问题的答案。
然后就是具体的执行问题,我们要调动记忆力,应用相应的公式,定理,把解题过程写下来,把答案呈现出来,一道题就解决了。
那我们看看整个解题过程中,哪个步骤是最重要的呢?肯定是理解力,我们要看得懂这个题目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啊,不然光记了一堆的公式,定理,没有用啊。那么对这个题目的理解力越高,解决问题的难度越小,理解能力表现在学习上,一般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理解力超高,看一遍题目就明白了,而且能举一反三,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他都能解决,这样的人是学霸型人物,智商具有碾压的能力。
第二层,理解力一般,经过思考,可以把题目弄明白,但是要稍微花一点时间,举一反三能力稍差,但是可以通过多做题进行弥补,这样的人,也是学习的料,只是要花费更多时间,可以靠勤奋出头。
第三层,理解力低下,经过老师或家长深入浅出的耐心讲解,他好像能明白一些,但是下次遇到类似的题,还是不太会解,这样的人理解力上就不是学习的料了,想靠学习找出路就费点劲。
第四层,那就是干脆对学习不感冒的人,怎么讲,怎么说,就是不会的人,他们对于学习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这样的孩子,我们的家长也别着急上火,因为急是没有用的。
随着我们年级的升高,题目的难度也在增大,题目每增加一次难度,相应地,人们对题目的反应都会呈现出以上的四种形式。
所以说,这个状态是动态的,一个人对于这个题目,一眼就会,换了另一个难点的题目,可能就会百思不得其解了,这都是正常的,而这种对于事物理解力的偏差,就是造成学习成绩好坏的根源。
小学阶段的学习特点,会使大多数的孩子能够轻松应对
我们再来看看小学阶段的知识特点,小学阶段,我们对它的第一印象是简单,非常简单,数学是加减乘除,语文主要是识字,所以大家普遍都能够辅导上小学的孩子,而且孩子遇到题目不会了,我们家长也是很气愤,会大喊“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你还能干点啥?”
但是,如果我们面对一个初中的题目,我们还有这样的底气,跟孩子叫嚷吗?因为题目的难度是有根本区别的,小学阶段一二年级,主要靠简单的记忆力,数学是二十以内加减法,语文就是学习生字,到了小学三年级,开始增加了一些抽象的知识,需要动动脑筋了,这一点改变不起眼,就会让很多孩子不适应。
所以,家长得格外关注,整个小学阶段,孩子们都是在打基础的,通过生字的学习,增强理解题目的能力,通过数学的运算积累,为将来数学解题提供运算基础。这些基础性的东西还是很简单的,等孩子一到初中,学习科目一下增多,难度一下加大,许多孩子都难以适应了,都想成绩都排在前面去,还科科都像小学时候得满分,基本是不现实的。
也有一些资质还可以的孩子,小学时期的学习习惯没有养好,导致初中学习成绩下降
我们在分析了学习成绩最根本的因素后,也要明白,这只是一般规律,还有特例的,那就是有一些孩子,天资聪颖,可就是不往学习上用,成天就想着玩耍,学习习惯不好,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必须靠家长看着,才能认真学习的人,或者他们的智商层次需要稍微花费点时间才能理解知识的人,而他们出于懒惰等其他一些原因,不肯花费时间在学习上,这样的一些人,还是可造之才。
如果,家长细心引导,有一天他们明白过来了,开始用心思到学习上,也会后劲儿很足,成绩提高很快的,这样的人就类似于本来是一颗小树,因为营养不良,长的不是很茁壮,但是一旦被阳光雨露滋养,肥料充足后,就会长成参天大树的。
小学成绩具有欺骗性,家长应该如何办?
通过我上面的分析,大家一定对孩子在小学期间的成绩,具有欺骗性的问题有了较深的了解。那么,我们家长面对这种情况,要如何做呢,难道就听之任之吗?当然不能!
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孩子初中之后,成绩下降的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我们可以跟老师交流,和孩子交流,看看孩子是理解力不行,实在学不懂啊,还是因为太贪玩,不往学习上用心思啊。
假如是理解力不行,也要看看是哪个层次的理解力,如果孩子用用功,多花点时间,还是能够把知识学会,我们要多鼓励他们,让他们懂得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的道理。
学习没有不苦的,但是和到社会上打拼相比,学习又是最轻松的,因为不用自己操心衣食住行的事情,自己只负责学习就好了,对此,我们只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了。
如果孩子实在不是学习那块料,那我们逼他们也是无用的,天资问题,但是天生我才必有用,他们学习虽然不行,但是不见得其他方面不行啊,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取长补短,定会在人生路上找到一席之地的。
其次,对于孩子的学习,千万要走出重形式,低效率的误区,我们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千万不要采取硬逼着孩子就范的方式,比如要求孩子必须学到十一点,必须做完多少多少练习册等等。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样的方式都是重形式,低效率的,因为,大家要明白强扭的瓜不甜的道理,尤其对于学习问题,如果一个孩子,他对学习毫无兴趣可言,你硬逼着孩子坐在书桌前,他人在,心却已经飞走了,他在那里只是在消耗时间而已,对于学习一点帮助都没有。
这就是大家的困惑之一,自己的孩子如此努力,如此的用功,天天学习到十一二点钟,怎么成绩就是提不上来呢?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提高效率,时间花费了,并没有用到刀刃上。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家长不要逼着孩子走形式主义,因为那样没用,还不如让孩子舒舒服服地睡一觉来得实在。
最后,家长要以身作则,我曾经和高中教我数学的班主任老师聊天,我问他平时在家都做些什么啊,老师告诉我,回家就是看书,做题,我说回家还做题啊,也不出去玩玩麻将,看看电视啥的。
他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得给我儿子树立榜样啊,让他看看,他爸天天还这么努力看书学习呢,他有什么脸不好好学习?我觉得我的老师说得太有道理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结尾
我们作为家长的,不要把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强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如果非要让他们努力,我们自己也要先做到才行,如果自己天天吃喝玩乐,而把孩子关在屋子里,让他学习,他心里一定会不服气,会有抵触情绪的,要让他心里面有这样一个认识,我的父母都如此地努力,我凭什么不努力?这才是他努力上进的原动力,这才是激励孩子不断奋勇前进的精神法宝!
说了这么多,非常感谢大家的阅读,最后再强调一句,对孩子要攻心为上,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有些道理说得不是很透彻,大家对付着看,希望我的文字能让大家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所收获,也祝愿大家的孩子都能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