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过娃的人都懂,3岁前的孩子最难带也最累人,不过这只是体力上的,许多人会告诉你:等上幼儿园就好了。
这句话千万别信,等孩子上了幼儿园,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各种亲子活动和奇奇怪怪的家庭作业,会让你忙到怀疑人生。
家庭作业变味,成学校“变相摸底”工具
如果你以为各种极限运动和手艺技能比拼就够难的了,那就错了,应付学校各种摸底式作业,才是真正头疼的存在。
有时,学校留作业的动机,总让家长感到尴尬又无奈,以这个“画自家车标”的作业为例:
1、如果是想考宝宝认识哪些车,家庭作业让“画车”不香吗?为什么非要画自家车的车标?
2、如果是想让宝宝认车标,为什么不是“画一个你认识的车标”?非要加一个“没有车的家庭”的前提?
3、孩子小,不懂车标背后的价值,老师可懂。如果画的车标售价偏低,宝宝在学校会不会被区别对待?
看见了吗?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家庭作业,却是道深度内涵题:
1、以“画自家车的车标”为标准,将学生家庭分为有车族和无车族两类。
2、要求“画自家车的车标”,可以让看作业的大人,通过最简单的方式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有个大概了解。
3、以家庭作业的形式进行摸底,让家长无法拒绝。
学校“家庭摸底”并非个例
为了摸清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众学校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画摸底”的含蓄型在“表格摸底”的直白型面前,简直弱爆了。
比如某幼儿园的摸底调查,要求孩子填表“我家的车”。直接一个表格扔过来,连车辆的载人数量、燃料类型、品牌、照片,都要家长交待得一清二楚。
当然啦,也不是每位家长都会乖乖按学校的套路出牌,这位宝妈就用她的高情商交了一份“趣味”作业。
她将孩子的玩具车信息填上去,不仅完美化解了学校摸底的尴尬,还满足作业要求,堪称是一举三得的教科书式做法,这应对不得不让人称赞“太机智”。
正确引导孩子三观,家长能做些什么?
1、积极配合学校,从专业角度进行认知启蒙
幼儿园承担着宝宝认知启蒙与大脑开发的任务,3岁-6岁的宝宝对事物的认识有限,需要与具象物联系。
学校以“我家的车”为题,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宝宝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强化认知,动机并无问题。
作为家长,送宝宝早点入学,不正是希望他能在学校接受到更科学的教育吗?
因此,家长也不用太“阴谋论”,给予学校和老师足够的信任并积极配合,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2、将内涵题转为趣味题
如果我们碰到了真“内涵题”也无所谓,毕竟是拥有足够智慧的成年人,可以像上文中那位宝妈一样,利用高情商扭转结果。
这样还能教会孩子“一题多解”的跳跃性思维,比如“我家的车”可以延展为“我喜欢的车”、“我坐过的车”、“我认识的车”、“我的车”等等。
可谓是好处多多,除了启发宝宝的发散性思维外、还能提高情商和问题应变能力。
3、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无论什么题,在宝宝眼中都是很单纯的字面要求,他们的世界干净纯粹。家长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要总往里掺杂过多成人的看法。
上文那位宝妈的做法就很好,在孩子眼中,“我家的车=我的车”,他能开能玩的就只有他的玩具车,真正的汽车反而没那么记忆深刻。
这样做还能规避孩子的攀比心、降低自尊心受挫、产生自卑感的可能性。
幼儿园的作业怎么留?
1、严谨认真、避免误会
我相信绝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是真正以教书育人为本的,也一直是那样做的。
很多时候误会源于不严谨,经每个人主观意识解读后会出现偏差,学校在布置作业时应该更精准明确。
2、内容走心,以宝宝自主完成为最佳
虽然宝宝还小,动手能力有限,但并不代表他们不能主动完成作业,学校可以留一些简单易做的,这样也能建立起其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