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第36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天津市护理界老前辈关小瑛安详地离开了人世。老人的遗愿,就是再次穿上洁白的护士服、捐献自己的遗体。这个遗愿的背后,有什么感人的故事呢?
关小瑛从白衣天使到大体老师7月23日,第36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关小瑛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西青区举行。天津医科大学师生代表现场重温医学生誓言,以医学生特有的方式,迎接这位“大体老师”。
“大体老师”“无语良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1947年,19岁的关小瑛考入上海仁济高级护校,1952年调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用半个多世纪的工作和自己的遗体,为医学奉献了全部。忙,是儿子陈俊尧对关小瑛这份工作的第一印象。“她很少说起工作,有很多事是她获南丁格尔奖章后,看到报道我们才知道的。”陈俊尧告诉记者。1957年,天津发生一起化学中毒事故,一些重症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迹象。当时,医院新引进了辅助呼吸的“铁肺”,却不敢贸然在病人身上使用。危急时刻,作为抢救小组成员的关小瑛主动要求,在自己身上先实验。确认“铁肺”安全有效,新设备第一时间投入救治,病人全部转危为安。
1967年,关小瑛参加医疗队,赶赴内蒙古为牧区群众服务。一个3岁的孩子被严重烧伤,血型相同的关小瑛毫不犹豫,立即为他输血。发现孩子呼吸困难,关小瑛就口对口地把孩子的积痰吸了出来。孩子苏醒了,关小瑛却累得昏倒在抢救帐篷里……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王申,是因为整理资料才“发现”了老主任的这些事迹。“我感到震撼,却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因为她永远是把别人摆在自己前面的一个人”,王申告诉记者。1978年,关小瑛的爱人被确诊为胃癌,女儿也因意外被砸成重伤。身为护士,关小瑛一直坚持照顾患者,没有出现在女儿的手术现场。她白天上班、晚上照顾家人,从未请过一天假。她的人生信条,就是“为了病人,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天津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孙玫告诉记者,关小瑛作为学会第四任理事长,完成了16项基础护理操作规范,让天津市不同医疗单位的护理操作实现了同质化。其中很多细节,让她至今记忆犹新。比如静脉输液,从基础评估到由远及近保护血管、选择针头号数……不仅提高了“一针见血”的几率,还让病人感觉到护士非常温暖。天使般的仁爱和纯熟的护理技术,让关小瑛赢得了赞誉。1997年,关小瑛获得世界护理学界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章。这时,距离她走进护校已经整整50年,直到耄耋之年,关小瑛也从未离开工作岗位。用陈俊尧的话说,晚年的母亲,工作就是享受天伦之乐。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内科护士长郭莹还记得,关小瑛在她的科室住院时,关小瑛每次都一定要让病房里年资最低的护士去为自己输液。一旦穿刺不成功,她就会鼓励说“没关系,再来”。病弱之躯,挡不住关小瑛为自己的事业去奉献。关小瑛慢慢行走的身影,就是她在事业上最后的倔强。“上下楼是靠两只手拽着栏杆才能一梯一梯爬上来,哪怕是一张纸掉在地上,她也想为医院做这个贡献,去把它捡起来。”王申告诉记者。直到82岁那年,在家中意外跌倒,让关小瑛不省人事。同事们从家人口中得知,关小瑛已经在2006年办理了捐献遗体的登记。“她早就说了,死后角膜、遗体都捐献,穿护士服就行”,陈俊尧说。在医院的全力救治下,关小瑛坚强地活了下来,却也再没能醒来。奉献一生、再捐遗体,这个愿望也经历了10年的接力。7月22日晚,93岁的关小瑛离开了人世。家人和同事们强忍悲痛,联系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完成了她捐献遗体的心愿。
从白衣天使到大体老师,关小瑛再一次穿上洁白的护士服,为医学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最后一份力量。“这就是前辈们总会跟我们讲的那两个字——‘奉献’。”王申说。“进临床科室的医学生,都必须通过亲身的解剖、观察去了解人体的形态结构,大体老师对医生和患者都是至关重要的”,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教师杨慧告诉记者。给奉献者更多关怀“到所在区的红十字会领取志愿报名登记表,直系亲属、执行人签字,再到天津市任意一家公证处免费办理公证,就成为了遗体捐献志愿者”。天津市红十字事务中心工作人员王英介绍,志愿者身故后是由执行人或其他直系亲属拨打27306997告知捐献意愿,经核实符合捐献条件的,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对接医科大学和志愿者办理现场交接。
王英报名登记、实现捐献,家人的支持在遗体捐献的两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同志要捐献遗体,三个儿子都不同意,急得给红十字会写信,天津市红十字会志愿者邢蕴静闻讯去做工作。“‘自愿无偿’原则里的‘自愿’,一是本人要自愿,第二至少是直系亲属要同意”——邢蕴静告诉记者,经过耐心解释,老人再次与家人耐心沟通,终于在三个月之后成功报名。让他意外的是,老人的儿女最后都找到他,要求报名捐献遗体。
邢蕴静
像这样,由一位志愿者带动身边亲友的情况屡见不鲜。近年来,天津市民报名捐献遗体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天津市红十字事务中心主任宫敬义告诉记者,近年来本市每年遗体捐献报名登记人数在200余人,2019年达到360人之多,创下历年新高。现在,报名登记人数已达3000余人、实现登记974人。遗体捐献工作的一个重点,是给予捐献者和家属们更多的人文关怀。比如,对遗体捐献者及家属进行褒扬;把捐献者的姓名镌刻在元宝山庄生命纪念园的奉献碑上,供后人瞻仰、纪念。王英告诉记者,在遗体交接的现场,尤其需要这样的关怀——“痛失亲人,不经历那个过程是无法体会那种悲痛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能做的就尽量去做”。办理交接,快速响应是第一位的需求。这项工作,是由志愿者们和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的。“我不管到哪,都带着捐献用的材料”,邢蕴静打开随身的布兜,里面装着空白的捐献证书、医科大学给家属的感谢信和纪念用的校徽。他从2017年下半年退休后开始参与遗体捐献工作,参与了2018年以来天津市全部的遗体捐献交接。“我们对社会的承诺就是365天×24小时,全天候的服务”。邢蕴静告诉记者,自己刚刚熬了一个通宵,接运了两位捐献者。
为了让热线保持畅通,工作人员采用轮流值班的方式进行值守,下班时间就转到手机,洗澡、上厕所都会把手机放在旁边。邢蕴静也给自己加了一条铁律——“24小时开机,非必要不离津”。邢蕴静的伯父、父母都已经捐献遗体,他本人也是一名遗体捐献志愿者。自己的亲身体会,让他决意退休后投身遗体捐献。共同的身份,让邢蕴静对捐献者和家属们的需求感同身受。“咱经历过,家人去世手忙脚乱,找不着材料很正常。红十字会有存档,就可以随时查。”邢蕴静告诉记者,报名表公证后要送一份到领表的地方,很多人不理解。经过他的解释,人们就会意识到这其实是为了百姓更方便。对遗体捐献者的关怀,来自各行各业。每次一起赶现场的,还有殡仪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在他们的帮助下,遗体捐献者享受免费的接运、存放。邢蕴静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儿子在美国的老先生,足足存放了21天。“他女儿都不好意思了,我说别,儿子见不着爹一面,回来不得埋怨死。”果然,老先生的儿子回来最感谢的就是姐姐让他能够再见父亲一面。“这是人情,谁家都是这样。”邢蕴静说。出现场之前,邢蕴静都会在电话里摸清这个家庭的基本情况,现场再详细了解捐献者的生平,这样才能在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呈现出一个更好的告别。从告别仪式上的悼词,到微信群里的问候,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幕后工作,让选择成为大体老师的逝者走得更有尊严。“使捐献者得到尊重、使家属得到安慰,就是我做这个事情的初心”,邢蕴静说。
生命意义的感悟“五十六载初会始,惊遽诀别一瞬中。廿年殷殷长相守,逆境难摧誓为松……”——这是张鸿钧老人为老伴高恒龄而作的《夜思》。2012年,高恒龄因病去世,成为一名大体老师。张鸿钧在完成老伴遗愿的同时,自己也报名登记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2018年清明节,天津医科大学师生把时年89岁的张鸿钧请到学校,共同追怀高老师。张鸿钧为老伴读诗的场景,让现场学子深感震撼。
张鸿钧为老伴读诗活动结束后,张鸿钧在老伴的照片前久久凝望,他说:“当我去世时,这里就是我们相聚的地方。在这里,死不是忌讳,更让人感受到生命之可贵。”这间特殊的教室,就是天津医科大学的生命意义展厅。如今,张鸿钧夫妇的故事已经成了展室的一部分。在天津医科大学的课堂内外,大体老师带给医学生的也不止是解剖学知识,还有对于生命和职业的感悟。“无言良师,授吾医理;敬若先贤,临如活体;正心恭行,追深辨细;德彰术精,锤成大医”——局部解剖学的第一课,医学生要向大体老师致敬、朗读解剖学誓词。“对大体老师的崇敬,会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认真而珍惜地进行每一次操作。”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教师杨慧告诉记者,从课前的礼仪、操作后的复原,一直到完成教学后的送别,这种态度会融入到医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认识。
解剖学课与医学生宣誓
生命意义展厅最早就是一间普通的解剖学教室。“那间教室就在我办公室对过,那会儿最初的展品就是老校长的”,杨慧告诉记者,自己1984年考入天津医学院,正是朱宪彝老校长在开学典礼上为他们讲授开学第一课。然而,当年年底,朱宪彝就在工作中心脏病猝发逝世,留下“四献”遗嘱,献出全部藏书及读书卡片、存款、住宅、遗体。“我们一方面是感到震撼,同时也非常理解。就觉得不能辜负老校长的嘱托,每次参观完之后,那种感触就又加深了一步”,杨慧说。
现在,新扩建的生命意义展厅又迁入了图书馆,方便师生随时走近“无语良师”。作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还经常在这里举行医学生誓言宣誓活动。“‘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就是我们要让医学生坚定的职业信仰”,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五年制辅导员王琰告诉记者。工人、农民、浪漫的诗人……入学两年,无数次行走在生命意义展厅,让学生马培庭印象深刻的,是各行各业遗体捐献志愿者的遗书。“各行各业都在为医学事业默默付出,我们学有所成之后去造福的也是各行各业的人,我觉得这是一种循环和传承”,马培庭告诉记者。
生命意义展室里,已经可以看到这样的传承。2017年,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1978级校友李唯思以遗体捐献者的身份回归母校。医学生手捧菊花,迎接学长重返母校,横幅上写着“李唯思同学,母校迎接你回家”。李唯思的儿子、天津开放大学教师李想告诉记者,作为“老三届”,父亲是带着他一起上的大学。当时,作为医学生的父亲就提到,将来自己去世,要捐回母校给母校做贡献。在展厅看到父亲的照片,儿时的情形历历在目。
第二年清明节,在天津医科大学“不忘医者初心,唤起生命本真”生命教育活动月启动仪式上,李想作为遗体捐献者家属代表被请回了学校。最让他感动的,是每位家属都收了一封医学生的亲笔信。“你做了一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大家都会记住你的。在你爱的人或者爱你的人的记忆当中不断延续下去,是生命真正延续的价值吧。”李想站在镌刻着近千个捐献者姓名的纪念墙前,告诉记者。新学年,大体老师们的名字和故事,在这里等待着又一批医学生的到来。
津云新闻记者 王晓明摄像 王烽旭 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