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天津10月23日电 (记者 张道正)随着秋植期的到来,中新天津生态城内的企业总部园周边绿化、宝龙城周边绿化、吟枫林景观、静湖西岸绿化带景观等在建绿化项目都在全面推进,总面积超过了92万平方米。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发建设中,“绿色”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曾经的盐碱荒滩,通过一环扣一环的创新探索,逐渐变身“生态绿洲”。
截至目前,中新天津生态城累计绿化面积达1065万平方米,与2016年的550万平方米相比,增加了近一倍,加速建成城在景中、城景相融的“花园城市”。
从13年前自然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到如今绿化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生态城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打造了层次分明、季相显著、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植物群落,形成了具有生态城特色的滨海盐碱地生态绿化景观,更是逐步构建起“湖水—河流—湿地—绿地”的复合生态系统,让区域有了一步一景的“面子”和生态系统可自我调节、自然涵养的“里子”,在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展现了“生态城担当”。
在构建特色植物群落方面,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建设之初就制定了本地植物指数不小于70%的指标,以国槐、白蜡、刺槐、山桃、金银木、接骨木等既适应本地气候又反映地方风格的乡土植物为骨干树种。同时,引入法桐、皂角、银杏、紫薇、绚丽海棠等适应性快的适生树种,丰富植物多样性,并适当点缀观花、观叶、观果植物,配置火炬、芦苇、碱蓬等耐盐碱植物,打造了层次分明、季相显著、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不仅要“好看”,更要“实用”。生态城充分考虑动物对食源树种的偏好,在蓟运河故道区域成片种植桑树、构树等,为候鸟提供充足的果实;在城市公园中栽种山楂、杏树、枣树、桃树、石榴树等,满足刺猬、野兔和松鼠等动物的食物需求;与此同时,通过水系连通工程,将中央大道东侧水系、贝壳堤公园、南堤滨海步道、印象海堤公园的水体串连起来,形成总长度约8公里的“活”水,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截至今年年初,生态城的植物种类由最初的66种增加到了265种,生态城及周边地区共记录到鸟类191种,连黑天鹅也“飞”到城市公园之中,与居民做起了邻居。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领域持续探索,确保城市品质继续走在前列,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滨海之城、幸福之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