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吨“绿色”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津南区葛沽镇,是荣程钢铁厂区所在地。自2001年收购建设时,荣程就在这片重度盐碱地上走出了一条绿色创新路。如今,20年过去,荣程从产学研多角度践行着“双碳”目标,“绿”的底色依然没有改变。在这里,你也会看到,一吨“绿色”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荣程“公转铁”运输专列

重卡“氢”装上阵

10月中旬的一个上午,一辆刚刚完成铁矿石运输任务的氢燃料电池重卡缓缓驶入荣程加氢站。仅用了短短15分钟,加氢员李建宇就熟练地给这辆氢能重卡加满了氢能燃料。

“在将近2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加氢站一直在高效运转,你见到的是每天常态化的场景,目前我们已经有10辆氢能重卡投入使用。”李建宇将两根食指交叉,比成一个“十”字,他自豪地告诉新金融观察,项目运营过程中,每节约1升柴油,就相当于减排2.63千克的二氧化碳,“虽然我只负责给这些重卡加氢,但我的工作就是减排降碳的一个小小环节!”

李建宇话音刚落,他刚刚加满氢能燃料的那辆重卡就已驶入荣程钢铁集团厂区装载高速线材,为60公里外的客户送去钢铁产品。

和李建宇相比,司机冯宝利似乎更加自豪,每当他开着厂里的氢能重卡拉材料、送货时,逢人就说:“我开的车你们都没见过,这可是加氢的!”

加氢员李建宇和司机冯宝利的自豪体现在一组数据里:在第一个月里,5辆氢能重卡行驶里程达34100余公里;货运总量9600余吨;碳排放总量为0,累计实现碳减排约9800千克……如今,马上要满两个月,再加上后续投入使用的5辆氢能重卡,以上这些数字还要快速翻番。这是投用以来,该项目交上的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而这也是天津市首个氢能运输示范应用场景——荣程众和自用氢能源项目,以此为起点,天津市网络货运开启“氢时代”,大型工业企业运输结构调整再添新动能。

荣程众和自用氢能源项目的落成,标志着荣程集团氢能运输示范应用场景初步搭建完成,对促进氢能源开发应用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荣程厂区往返天津港运输线路为例,相比传统燃油车,每辆氢能重卡一趟往返碳减排约62千克。

据荣程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项目投用实现常态化运输后,荣程氢燃料电池重卡的运输路线还将辐射到河北唐山、张家口,内蒙古,山西,并不断延长氢能源交通运输线路,运输场景将实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让氢燃料电池重卡越来越多、越跑越远。

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主任、上海长三角氢能科技研究院院长张焰峰博士认为,荣程众和自用氢能源这种闭环操作可以实现全产业链的降本,提高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同时,这种闭环操作也有助于快速打通区域氢能产业链,塑造新的商业运营模式,为同类型企业,甚至是氢能行业打造可复制的样板工程,从而推动整个氢能产业的发展。

张焰峰博士表示,从运行首月的情况来看,5辆氢能重卡整体运行数据表现良好,这为替换现有柴油车运力奠定了基础。期待在将来,项目能够实现以点到面,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为京津冀示范城市群乃至国内氢能产业的发展再添“砖瓦”。

《天津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将建设双碳引领、精明增长的绿色交通体系。今年以来,天津交通运输委会同天津生态环境局将发展氢燃料电池重卡列为落实“双碳”目标任务和深化重点工业企业运输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组织有关方面广泛调研、深化研究、积极推动,积极打造“天津港——荣程集团”大宗物料氢能“零排放”运输试点示范线路。

下一步,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将推动有关方面持续完善氢能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扩大应用场景开发,为天津降低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实现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大的动力。

生产“绿色”先行

走在荣程集团的厂区里面,你很难想象,这家钢铁企业:没有灰蒙蒙的上空,没有滚滚的浓烟,没有空气中飘散的粉尘,干净整洁的工厂里,几个烟囱排出的白色水蒸气,和空中的云朵融在一起……更难得的是,厂区内随处可见荣程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回收生产中的钢铁边角料自发制作的废钢工艺品。

每天早晨,都有从天津港驶来的火车专列,满载着铁矿石,直接开进荣程钢铁的厂区。

这是中国北方钢铁企业过去数年来不断推进“公转铁”运输的一个缩影。在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工信局、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荣程大力调整运输结构,累计投资1.2亿元新建两条铁路运输专线及封闭式站台,成为天津市唯一具有多条铁路专用线直接进厂的钢铁企业。近期统计数据显示,荣程集团已累计通过铁路运输原燃料近857万吨,减少汽车运输28万余车次,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

“荣程集团集装箱铁路专用线投资4000余万元,于2020年12月竣工,并于近期获得铁路集装箱卸车资质。该专用线投用后,荣程钢铁单日铁路最大接卸能力由2019年的6列提升至2021年的8列,预计年焦炭集装箱发运量达到60万吨,由此每年减少汽车运输近2万车次,有效减少运输装卸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提高焦炭品质,进一步释放铁路运输绿色低碳优势。”荣程集团相关负责人对新金融观察表示。

2018年,国办印发91号文件,要求到2020年,年货运量在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或新建物流园区,大宗货物铁路运输量要达到80%以上。

“近年来,荣程集团不断优化企业生态结构,目前一、二、三产比例已达到0.07%、35.53%、64.4%。我们将继续提高三产比重,实现业态优化减碳,把国土绿化工作与乡村振兴、健康产业布局结合起来,建成基地9万余亩。5000亩钢铁生产厂区,绿化覆盖率40%,已经成为国家级绿色工厂,提前布局绿化碳汇能力。”不久前,天津荣程集团董事会主席张荣华表示,荣程集团还推出“爱森碳汇”计划,记录员工个人碳排放量,员工提交种树申请,委托“普济基金会”种植及养护,采集真实数据,全员争做“碳中和”达人。

“近年来,荣程集团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持续加大减污降碳工作力度,累计投入超50亿元,超低排放治理率先完成,吨钢碳排放达到国内领先。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优钢特钢比例60%以上,战略新兴材料占比36%。绿色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竞争力!”天津荣程集团党委书记柴树满表示,荣程集团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继续提高余热、余压、余气等二次能源再利用水平,实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建设,自发电比例年底力争达60%,每年降碳15万吨。余热回收为城镇居民供暖超300万平方米。2009年,建成全国民营企业中唯一的能源中心示范项目,累计节能101万吨标准煤。

据了解,截至目前,荣程集团超低排放改造已进入冲刺阶段,废水和废钢渣实现了100%回收利用,至2020年,荣程钢铁平均吨钢综合能耗等指标全部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目前,荣程钢铁集团成为全国冶金行业首家实现高炉热风炉脱硫的钢铁企业,成为天津市钢铁行业第一家实现炼钢转炉干法除尘改造的企业、第一家实现烧结和球团工序脱硝治理的企业、第一家并且唯一建设炼钢厂房3次除尘的企业、第一家并且唯一实现铁水包加盖的企业、第一家并且唯一实现高炉冲渣水消白并回收热量进行城市供暖的企业,是天津市全面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最快的企业,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冶金行业“绿色发展标杆企业”称号。2021年2月,荣程集团与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正式签署“碳达峰及降碳行动计划”合作协议,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减碳”多方联动

“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荣程作为天津制造业百强的龙头,在生产上践行“碳中和”,仅仅是一部分而已。

今年2月,荣程集团与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举行“碳达峰及降碳行动计划”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通力协作,紧扣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和相关要求,围绕荣程钢铁低碳转型战略思考和低碳发展竞争力研判、控碳路径、降碳措施等多个层面,科学编制《天津荣程钢铁碳达峰及降碳行动计划》,推动荣程高质量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努力创建A级示范企业。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作为中央级事业单位,以过硬的技术,成为政府机构的参谋部、行业发展的引领者、企业规划的智囊团,为钢铁行业重组振兴、节能减排发挥了重要作用。双方强强联合,率先实现“碳达峰”,促进以荣程为代表的钢铁行业更好发展。

荣程相关负责人向新金融观察介绍:“与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合作推进‘碳达峰’工作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要做到三个‘千方百计’和三个‘结合’。千方百计提高效率、千方百计摸清家底、千方百计做到心中有数;结合‘十四五’规划、物流体系、金融市场实施,保证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制定路线图、脉络图及相应措施,在行业中率先模范,为后续‘创A、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夯实基础;注重技术创新、废钢利用等环节,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三是全员强化对‘碳达峰’工作的认知,明确重要性;结合冶金规划院规划,着眼自身实际发展,列出行动计划,为后期工作提供纲领指引。四是齐头推进‘创A’与‘碳达峰’工作,结合荣程‘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内、外部行动实施路径。 五是对接好冶金规划院低碳研究中心,准备好前期材料,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将荣程‘碳达峰’工作作为钢铁集团‘一号工程’。”

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碳资产管理成为企业实现碳减排目标、参与碳市场交易,进行绿色转型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天津荣程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东疆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由荣程集团全额出资设立。这是天津市第一家新设立的碳资产管理公司。

荣程集团布局碳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贯彻落实“双碳3060”目标,从集团层面成立专业化平台公司,进行配额碳资产管理、减排碳资产管理、低碳课题研究等工作,将碳交易精细化管理,实现碳资产增值保值,增加集团新的盈利点。

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率先启动碳达峰行动计划的民营企业,荣程计划在2023年实现碳达峰,将自身打造成为与城市融合发展的钢铁梦工厂。

新金融观察 孙翼飞

责编 孙翼飞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