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九年,也就是公元前298年,在孟尝君的主持下,齐国、魏国、韩国组成军事同盟,共同出兵讨伐秦国。在齐国名将匡章的指挥下,联军在函谷关外鏖战两年多,到公元前296年的时候,终于攻破了函谷关,打到盐氏之地,直逼咸阳。秦昭襄王无奈只得“归还魏之河外、封陵、韩之河外、武遂以求和”,河外即是河西,指的是黄河西岸的土地,也就是说自秦献公以来,秦国经数代努力收复的河西之地,经此一战全部丢失了。那么,这一战究竟是怎样打起来的呢?秦国为何又输得这样惨呢?此时,秦国又为何没有名将站出来力挽狂澜呢?
时间回到一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99年,这一年秦国发生了两件事儿,跟这次战役有关,第一个就是秦昭襄王攻打楚国,在夺取八座城池后以会盟结亲为名,骗楚怀王入武关,把楚怀王扣留了,秦王逼迫怀王割让巫郡和黔中郡,被怀王严词拒绝。谈判迁延日久,直到第二年,秦国因为没从楚国要到土地,就派兵出武关攻楚,秦楚大战拉开序幕。这件事儿的结果就是,秦军精锐南移,机动兵力不足,函谷关防御相对空虚,给齐、韩、魏之军攻击函谷关提供了可乘之机。
第二件事儿就是秦昭襄王邀请齐国孟尝君田文入秦为相,为此还专门派了公子到秦国当人质,费了很大的力气终于说动齐湣王和孟尝君。结果孟尝君来到秦国之后,秦昭襄王又不知道听信了谁的谗言,觉得孟尝君不会真心忠于秦国,又忌惮孟尝君的影响力,怕他回到齐国后对秦国不利,就想除掉他。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的门客,才得以脱险。孟尝君这个人在齐国的影响力是很大的,且在列国之间也很有声望,早在几年前他就曾与韩、魏联合,以匡章为主将,出兵打败了楚国大将唐昧,夺取了垂丘、宛、叶等大片土地。这就是著名的垂沙之战。
孟尝君回到齐国后,一是不甘自己在秦国受辱,二是觉得秦国此时内部空虚,是攻秦的良机,就立马召集了自己在打垂沙之战时的班底,于是,齐、韩、魏的联军就又在齐国名将匡章的带领下出发了,后来中山国和宋国见有利可图,也出兵跟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五国联军。秦国由于主力在外,只能死守,无奈孟尝君势大,函谷关最终还是没能守住,只得委屈求和。
有人说此时白起在哪里,为何不来救函谷关?其实白起是在秦昭襄王十四年,也就是这场大战结束三年后,才崭露头角的,打赢了伊阙之战,当时他的爵位是左庶长,按秦国的二十等爵制,排名第十,算是一个中层将领,所以在函谷关被包围时,白起应该还是一名中下级的将领,没有独领一军的权力。也正是这场战役之后,秦昭王深以为耻,开始注重人才选拔,魏冉、白起、范雎等人才才应时而起,登上历史的舞台。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喜欢的话点赞加关注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