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三次新闻发布会

理想信念是根,指引人生方向;理想信念是魂,决定事业成败。从今年2月党中央吹响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集结号”,我市政法系统从区级党委政法委和区级政法单位,以及全市各监狱、戒毒所,到市委政法委、市政法各单位,自下而上分批进行了教育整顿,经历了一场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激浊扬清式的“延安整风”、铸魂扬威式的主题教育。这是坚定理想信念、让初心永不蒙尘的精神洗礼和党性锤炼……

11月4日,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群众汇报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情况。

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亮,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黄国华,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德群,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周思远,市司法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景涛参加并回答记者提问。

张亮同志介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根据党中央部署,自8月中旬至11月中旬,全国开展为期三个月左右的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我们聚焦铸就忠诚之魂,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聚焦清除害群之马,以‘七不厉势’扫除‘七不’问题;聚焦政治生态建设,全面彻底肃清流毒影响;聚焦重点顽疾整治,推动建章立制常治长效……”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副组长张亮说,教育整顿达到了预期效果。

忠诚

筑牢政治忠诚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首要任务。如何将忠诚根基筑牢夯实?在第二批教育整顿期间,市委政法委、市政法各单位将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有机融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选树政法英模、先进典型261个,举办英模事迹宣讲报告会120场;紧盯重点问题线索,彻查“人”和“事”,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政法干警,彰显了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鲜明态度和全面从严管党治警的坚定决心。

担当

思想是行动的引领。“我们以教育整顿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张亮说,市委政法委、市政法各单位强化积案攻坚化解,积极开展信访积案清理和集中治理,持续深化复杂案件攻坚化解,落实领导包案、挂牌督战等措施,全面清查2018年以来未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11147件,集中力量攻坚化解10869件,化解率97.5%;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和黄赌毒、盗抢骗等犯罪重拳出击,实现命案、枪案、绑架案、爆炸案100%破案,电信网络诈骗现案率、抓获率双提升。

为民

“以人民为中心”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此次教育整顿,我市政法机关把“为民办实事” 作为检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的“试金石”,执法司法为民有速度有温度。“截至目前,我们共为群众解决问题3.96万件。”张亮说,我们组织党员干警“每月当一天网格员”入列轮值,开展“助老维权义务法律咨询”和《民法典》讲座及“民法典进军营”等法律宣传,深入单位、社区、学校宣讲毒品危害和戒毒案例,增强广大群众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我们免费为年满80周岁以上老人办理首次遗嘱公证,免费为年满60周岁以上老人办理首次保管遗嘱公证,对于领取抚恤金、救济金、劳动保险金等有关公证事项制定公证收费减免规定,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残疾人或低收入人群做到应援尽援,切实把党的温暖传递到群众身边。

“当前,我市第二批教育整顿已进入冲刺阶段,我们将以‘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执着,高质量、高标准推进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力打造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津门政法铁军。”张亮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发布会上,来自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有关负责同志分别就我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法治日报》记者提问:请问法院系统,在落实全市政法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12条措施过程中有哪些具体做法,取得了怎样的工作成效?

黄国华:市高院严格落实全市政法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12条措施及市高院制定的20项践行“六民”举措,出台便民利民措施325项,为群众办实事3278件;其中第二批教育整顿以来市级法院出台便民利民措施66项,为群众办实事888件,其中市级法院针对普遍性、系统性问题出台制度117个

聚焦数字正义,群众诉讼更便捷。打造线下线上一站式现代化诉讼服务平台,通过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移动微法院等多种渠道,高效便捷为群众办理诉讼事项。今年以来,天津法院在线立案83696件、在线调解58626件、在线庭审7841次、在线缴费143874次、在线送达351127次。

聚焦多元解纷,诉源治理出实招。不断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创新打造一批品牌法官工作站(室),推广特邀调解员、诉调对接中心等有益做法,与有关部门共同推进劳动争议、交通事故、金融、知识产权、涉台涉侨等纠纷多元化解。

聚焦民生保障,服务围着需求转。开通诉讼服务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残疾人、军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专业服务,绿色通道办理服务事项排队时长不超15分钟。截至10月,天津法院新收各类案件478358件、审(执)结401602件,同比分别上升43.96%、46.35%。

聚焦执行质效,难点堵点靶向治。天津法院充分发挥市司法裁判执行联动中心作用,与公安、税务、银行、社保、民政等建立完善网络执行查控协作机制,解决查人找物难。

聚焦服务大局,司法保障再升级。三中院大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审理涉京涉冀案件3533件,有效提升区域一体化司法水平。海事法院在雄安新区设立巡回审判点,诉服展牌亮相雄安,指导当地企业跨域立案。津南法院上线会展解纷“一码通”,打出天津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人民网”记者提问:请问我市检察机关在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开展了哪些工作?

王德群:全市检察机关坚持“四个聚焦”,出台便民利民措施168项,为群众办实事1705件,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见效。

聚焦更高水平平安天津建设,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积极办好群众身边案件,依法打击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刑事犯罪。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依法不批捕3842人,不起诉2404人。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为90%,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司法救助做到“应救尽救”,救助困难群众96人,发放司法救助金308.5万元。守护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328名检察官兼任686所学校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宣传教育900余次。

聚焦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提起公诉1339人;严惩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提起公诉446人;起诉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596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依法对民营企业平等保护。依法对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员不批捕673人、不起诉361人,最大限度减少司法办案对涉案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聚焦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保障基本民生需求。落实“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平安铁路“清朗行动”,摸排铁路沿线安全隐患线索44件,督促整改219处。与市城管委等有关部门共同推动“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档案”等措施落实落地,助推窨井盖综合治理。

聚焦为民办实事常态长效,深耕厚植司法为民情怀。持续优化“案件比”,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诉讼负担。在全国率先实现三级院“四大检察”全覆盖,举行公开听证570件,邀请听证员2700余人次参与案件公开审查。优化12309检察服务平台,及时回复群众来信来访。全市1900余名检察干警完成下沉社区、入列轮值工作,助力基层社区建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大公报》记者提问:日前,在“万人评公安”社会评议调查中,群众对安全感打出了高分。请问公安机关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能否介绍一下具体事例?

周思远: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公安机关在第一批推出251项便民措施的基础上,再次推出了133项便民利民措施,最大限度服务群众,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为民服务有温度,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温度,来自点滴小事的关爱,来自细微之处的周到,群众满意就是衡量教育整顿的“标尺”。在“津心办APP”“天津网上办事大厅”增加了“无犯罪记录证明”网上申办功能,满足群众在办理就业和办理出国手续时的需求,本市户籍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申办,一般1个工作日就能办理完成。在公安服务大厅办理户口、出入境等窗口单位设置绿色通道,对需要帮助的老人由专人接待,同时还准备了轮椅、老花镜和老年人应急药品等以备不时之需。通过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努力让所有来办手续的群众都满意而归。

为民解忧有热度,让人民群众幸福感更可持续。热度,来自人民警察对人民群众一颗火热的心,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就是我们的心事。将全市2000多处红绿灯全部进行联网联控,根据车流量和停车等候时间,随时调整红绿灯时长,以提高车辆通行速度,减少堵塞。充分利用公安信息化技术,启动了“团圆”行动,只要群众求助,我们都竭尽全力、想尽各种办法帮助查找。今年以来,已帮助41名被拐或走失者与家人团聚。

保民平安有力度,让人民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案子破不了,就是欠了老百姓的债。”我们聚焦平安天津创建,持续强力打击黑恶势力、入室盗窃、制假贩假、“黄赌毒”和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案率持续下降,破案率成倍增加。在中秋、国庆期间,全市31000多名公安民警和24000多名辅警主动放弃休息,自觉坚守岗位,确保全市人民度过平安团圆的节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津云”记者提问:请问司法行政系统在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法律服务,服务保障民生等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工作成效?

景涛:市司法行政系统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贴近群众的职能优势,在第一批教育整顿办实事举措的基础上,丰富完善,不断深化,进一步推出“新20项举措”。

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与市工商联等单位联合建立律师事务所、行业商会联系机制,为企业“法治体检”常态化,同时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指导服务机制。精心打造天津市企业家法治服务中心,选派140余名法律专家学者和资深律师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联合市公安局、市工商联,组织开展企业家法治服务。

满足多样化法律需求。整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与社会力量。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融合发展,推进“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与“12345”便民服务热线双号并行,把群众来电中,有关法律诉求转入法律援助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等部门跟进办理。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和需求。通过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请您支招”、政府开放周等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动,加强对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

提供专业化法律服务。深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创新公证服务模式,实现公证服务96项“最多跑一次”和81项“零跑腿”,指导14家公证机构承办远程视频公证业务,办理公证远程视频400余件。在全市组建244个“公调对接”人民调解组织,在滨海新区、和平区、西青区,与法院联合开展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人民调解试点,推进源头治理化解矛盾纠纷。同时,以标的额度小的合同纠纷和道路交通纠纷为主攻点,分别在法院、公安机关设立调解委员会。探索建立诉前调解工作室,大力推动无讼村居建设。

来源:天津政法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