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年画班体验年画技艺
“双减”政策施行以来,天津市西青区教育系统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努力让教育回归校园,在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做文章,同时不断丰富课后服务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质量推动“双减”各项政策落地落实,以“双减”实际成效推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双减”政策落地后,家长的教育焦虑如何缓解?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好学足的关键。“双减”落实,挑战在校内。
如何让教学更有趣有效,区教育局通过多项措施进行“增效”。
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完善“五育并举”课程体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六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课程标准,开展精品教研,应教尽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
优化教学方式,完善课例研磨机制,深入实施项目化学习,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推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因材施教有效途径,创新教学方式,守好课堂主阵地。
“双减”政策帮助家长、学生实现减负,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各学校着力作业设计研究,提供作业的针对性、聚焦作业的有效性,彰显作业的开放性,打好学业减负“持久战”,确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各学校通过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坚决落实各年级作业总量控制线。同时,提高作业质量,系统设计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实践性及个性化作业,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乐于完成、喜于挑战的项目。
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全区各中小学校多措并举积极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健全学校教育质量服务体系,打好“双减”落地“保卫战”,切实满足学生及家长需求。
今年秋季开学后,全区课后服务实现了“双覆盖”, 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为100%,教师参与率为100%。
落实“5+2”,课后服务分段管理实行弹性离校。每天下午放学至17:30、17:30至18:30,初中延长至20:30。弹性离校时间有效减轻了学生家长负担,让课后服务更有温度。
采用“1+N”模式,“1”为规定动作,保证作业辅导的基础服务,确保书面作业校内完成;“N”为拓展服务,自选动作。这种模式既有分层走班的基础夯实、专项提升的学业辅导,也有文化传承、益智创新、自主阅读、艺美体验、运动健康、安全教育,还有科普、戏曲等多样化项目,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为弘扬西青地域文化,各中小学校将杨柳青年画、风筝、武术等列为素质拓展必选内容。同时各中小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段要求和学校实际,分年级、分层次设置课后服务“项目菜单”,建立了分层分类多样化服务体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一校一案。
以校内教师参与为主,积极引入校外志愿者或志愿团体共同参与,同时借助区域内大学生资源优势以及引进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大寺镇、王稳庄镇的13所中小学校与天津师范大学的13个学部(院)结对,建立课后服务送教入校长效机制。实验小学向家长朋友发出邀请,结合自身的职业和兴趣,为孩子们开展义工讲堂。
各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场地、设施设备以及社区、少年宫、工厂企业、实验室、试验田、博物馆、科技馆以及红色教育基地等公益场馆,开展体验及社会实践类拓展活动,力促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记者 乔金伟 通讯员 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