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天津交通广播一节目《红绿灯》在播出时突发意外,男主播白羊多次反驳听众的内容,女主播王琳从中斡旋,随后,白羊因不满王琳的一句反问“为何每句话都要杠一下”而发火大吼并摔门而出。(11月13日 观察者网)
生活中,因负面情绪影响工作的例子并不少见,因此,负面情绪仿佛变成了一个贬义词,一个内在的敌人。事实上,情绪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负面情绪更是精神波动的报警器,没有负面情绪,又如何能意识到精神受创、如何意识到发泄的需要?负面情绪并非“搞砸一切”的罪魁祸首,发泄情绪的方式才是。
新闻中的男主播正是在“错误的时间”用了“错误的方式”进行宣泄,错误的发泄行为,使他背离了职业精神,而后他也将自食苦果。那么,当负面情绪与职业精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唯理性表达而已。
理性地表达负面情绪,是应对负面情绪的最好方式。理性的表达,本身可以控制负面情绪的激化。负面情绪的产生是由于自身期待与客观事实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人主观上不能接受,进而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和发泄的需求。而理性表达则要求我们在面对负面情绪时先思考:我的期待是什么?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什么?这种情况是否有出现的概率?一旦我们承认,当下事实本就存在出现的机率,那么我们也就接受了理性的引导,从而更容易脱离情绪的控制。
若我们仍未从情绪中脱离,那么理性表达则是控制事态发展的最后一道“缰绳”,它能将情绪化的后果降到最低。理智地表述自己的情绪,比如“我现在感到很生气,是因为……”是在阐述自己的状态,是在以交流的姿态提出问题,并请求对方一起解决,而以发泄的方式表达,只能制造、激化矛盾,从而使事态变得更加严重。
理性表达是职业精神的基本要求。在马克思学说中,负面情绪属于感知范畴,它与理性相比是一种低级的思维模式,而人在职业化的过程中所需的协作、服务与有效沟通,是更为高级的理性思维才能胜任的工作。负面情绪的出现不分时间,而职业精神则要求人在工作中保持理性,因此,二者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唯有当负面情绪出现时用理性的表达方式去纾解,才能在解决或者暂缓情绪的情况下完成工作,将情绪化造成的后果降至最低。
不仅是主播,新闻记者、编辑等传播行业的人员,都需要无时无刻与情绪作斗争——不仅是负面情绪,激昂的情绪也同样值得警惕,否则就可能违背新闻真实客观的要求、出现偏颇的报道,从而误导读者。不仅是传播行业的人员,司法界、行政界的人员也需要公正客观和理性表达。事实上,任何职业都是如此。
情绪与职业,是维持生活运转的两个齿轮,失去其中一个,生活或将索然无味,或将举步维艰,但齿轮总有卡顿的时候,理性表达则是两者的润滑剂,只有在三者相互配合下,齿轮才能正常运行,生活幸福感才能“步步高升”。
文/黎芷筠(重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