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香港的影视作品,里面有很多古惑仔,也就是这社会上厮混的,拉帮结派好似一个黑社会。古惑仔的风潮曾经在内地有过比较大的影响。
那个时候香港有很多影视作品传入内地,古惑仔成为了一个标签。很多大陆的年轻人在十几二十年前都特别喜爱古惑仔的电影,随即也出现了一批古惑仔的模仿者。
很多人说起混社会,也都会想到香港的黑帮。不过或许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内地曾经也有非常著名的、类似古惑仔这样的民众,不过却是兴盛在晚清之际。
当时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以北京和天津最为彪悍,都是一些不服官府管教的小混混,被袁世凯等清朝官员大力整治过,但没过多久便死灰复燃了。
不过虽说两个地方连得很近,但是这个这个在社会上斗恨的方式方法却有着不一样的风格,也算是地域上的差异了。
轰轰烈烈,北平的老炮儿
说起老炮儿我们可能会想起著名导演冯小刚的一部同名现代电影,这部电影的取名和风格皆是来自清末时期,北平的混混儿们。
当时北平的一些讲究义气的年轻人们总喜欢成堆聚集在一起,都是一些在社会上厮混的,人们后来就叫他们老炮儿。
一般来讲,就算是混得比较好的老炮儿,也不会说要去单打独斗,一旦遇上麻烦,那必然是一伙人一伙人地出现,因为他们比较在意团结。
还有一个就是,如果人一旦多了起来,那么哪一方的人更多,那么这个声势就会越浩大,就会让人觉得人多的一方就厉害一点。
而且北平的老炮儿们要是在动起手来的时候,那是个个面露狠色,毫不给对手留下情面,一经交手,那几乎可以说是一不做二不休,能打多凶就不会跟对手客气。
一般如果是两方不同的势力之间产生了纠纷,双方会事先约定好一个地点见面,然后各自带上一批人马,然后打一场群架,谁赢了谁就有理,电影《老炮儿》也是如此。
津门混混儿,更偏向文斗
虽然天津和北京离得很近,但是民风上还是会有比较大的差异的。就比如在津门混社会,那和在北平混社会是有一点点不一样的地方的。
津门在社会上混得比较凶狠的,被人叫做混混儿。这些混混儿和一般混社会的有一点是差不多的,那就是自己也有帮派,并不是几个人十几号人零零散散。
津门的混混儿数量达到了十来人的时候,就会被称作锅伙,意味着就是可以在一起混社会的好兄弟,然后会设立一名寨主,统领这些混混儿。
津门的混混儿也会去打打杀杀,像北平老炮儿那样,但力度没那么凶狠,因为津门更加讲究的不是两伙人拼个鱼死网破,而是更注重一个独特的争斗方式那便是文斗。
若是双方势力之间产生了矛盾,会事先约定好一个场子,但不会先打架,而是先进行一番吆喝,其内容无非就是骂骂对方,然后比一下谁骂得更狠、谁的嗓门更大。
或者是选择一人出去,让对方的人狠狠地往他背上打,被打之人一边挨打一边骂人,说对方打得太轻了。如果能够坚持在对方精疲力尽后,就算赢了,每个人都会尊其一句“爷”。
一个小孩子,在津门混出了名堂
清末时期,像北平老炮儿、津门混混儿这样社会上的狠人,是被官方记恨的,因为觉得他们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治安,所以像袁世凯等清末重臣,都整治过他们。
但因为已经成了一个习惯,所以就算整治也会很快死灰复燃,朝廷也对此没有办法,只能谁闹事就依法抓谁,毕竟不能全部抓来都杀了吧。
后来有一次因为津门闹出了人命,所以混混儿们就抽签决定让一些小孩子去顶包,其中有一个只有十三岁左右的少年就被抽中,他叫张小卜。
张小卜被抓到衙门审问的时候,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还歪着脑袋,好像天不怕地不怕一般。衙门的老爷觉得他太小,不忍心治罪,所以便让他承诺以后不去厮混社会,就放了他。
可谁知张小卜还一脸不在乎的样子,冷笑连连,后又讥讽衙门里的人一点都不知道他们混社会讲究的一个规矩。
没办法只能将他绑在柱子上不给他水喝,谁知天竟然下起了雨,张小卜哈哈大笑,衙门也只能放他回去了。
之后张小卜就颇受混混儿们的追捧。
所以要说起混社会混出名堂来的,还要数北平老炮儿和津门混混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