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建杭 北京报道
近日,天津滨海农商银行披露2021年三季度经营业绩,其资产总额达到2047.77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存款余额1610.48亿元,其中零售存款稳定在1000亿元以上;贷款余额1129.42亿元,在资产、存贷款规模大幅提升的同时,该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也同步得到改善。
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如何通过强化战略引领,在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中小微、新“三农”和城市居民中,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针对此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夏仁江。
强化战略引领 把握发展机遇
《中国经营报》:近年来,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坚持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保持稳健发展势头,截至目前,总资产已超2000亿元。2019年,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开启新一轮战略规划,请谈谈强化战略引领推动全行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夏仁江:天津滨海农商银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将明确发展战略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抓紧抓细抓落实,着眼完善顶层设计,提升统筹规划、科学指导能力。
2019年以来,确立了“为实体经济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愿景和打造“合规银行、智慧银行、价值银行”,把我行建设成为一家“好银行”的战略目标;确立了“增存款、降不良、强内控、促改革”的工作方针;坚持新发展理念,确定了跨越式发展大零售,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公司业务的目标,明确了金融市场业务三大作用,对资管业务进行了重新定位,发展思路进一步清晰,管控能力显著提升。
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成立工作专班,制定我行《2021—2025年发展战略规划》,将“三个银行”建设进一步细化为“123456”具体目标,明确了关于发展的政治要求、价值导向、发展路径、重心工作等重大问题,在全行进行战略宣讲,进一步统一思想,使全行上下朝着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前进。
《中国经营报》:面对天津“十四五”发展规划部署,在“津滨”双城发展背景下,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将如何应对这些机遇和挑战?
夏仁江: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天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开局之年。能否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事关长远,特别对我行来讲,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行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局面。一是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迎来了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新发展格局,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重大国家和我市战略叠加效应集中释放的历史性机遇,政策优势和治理效能持续彰显,我行将主动把各项工作放到全国尤其是天津市新发展战略、新发展规划、新发展目标中去谋划和部署,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二是正处于跨越发展窗口期。这体现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厚爱上,国资增资、国企债务化解、政府专项债补充资本等事关我行风险化解、重振发展的重大问题得以根本解决,政策倾斜是对我们的充分肯定和信任。我行将在高质量发展、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上蓄势突破,在“三个银行”建设上持续加力,狠抓落实、尽锐出战。
三是正处于负重挑战承压期。当前经济环境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变的情况不容忽视。我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相对突出,业务结构、营收能力、盈利能力、EVA 考核、精细化管理等还有很大空间。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基础和从前不一样了,发展的要求更高了,困难和挑战也会越来越艰巨。
问题和挑战是“双刃剑”,解决好了就能促进发展,解决不好就会制约发展。
作为一家地方法人银行,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将辩证看待机遇和挑战,坚持深度融入国家和我市发展战略,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同频共振,积极与各区政府和职能部门对接项目,优先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我市“一基地三区”、制造业立市、“津城”“滨城”双城发展等重点项目。
2021年前9个月,我行共向本市国企投放信贷资金285.94亿元,占全部对公贷款投放的63.79%,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回归服务小微本源
《中国经营报》: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本源,而“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更是农商行必须坚守的市场定位。请谈谈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在助力小微、发挥普惠金融主力军方面的重要举措。
夏仁江:商业银行是党和国家的事业,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承担着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不动摇,时刻对标中央精神,把我们的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和推动,扎实服务实体经济,坚决做到“中央、市委有要求、党和国家有需要、人民有期盼,滨农有行动,以实实在在的贡献彰显责任担当”。
近两年来,面对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的双重考验,我们坚定落实“六稳”“六保”政治任务,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第一时间推出“惠民惠企”十大举措,成立普惠金融专业机构,2020年成为全市首家全面完成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任务指标的法人银行,截至2021年9月末,累计为2102户普惠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40.12亿元,比年初增加7.59亿元,增长23.32%,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11.61个百分点。
《中国经营报》:服务实现共同富裕是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重点,天津滨海农商银行是如何以此为重点提升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夏仁江: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党委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把“支农支小”作为立身之本,从加强顶层设计布局抓起,党委会、董事会对年度金融服务“三农”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谋划,成立了董事长、行长挂帅督导,总行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三农”工作领导小组,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持续加大向“三农”重点领域和农村服务的资源倾斜。
总行成立乡村振兴及普惠金融部和普惠金融审批中心,推出“乡村振兴贷”“蘑菇贷”“农家院贷”等涉农特色产品,努力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根据农村城镇化进程,对涉农网点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做到服务辐射范围不缩小、服务“三农”力度不减弱,不留金融服务空白,针对偏远地区居民,通过布放自助机具提供金融服务。截至9月末,我行涉农网点70家,占全行网点总量的68.63%,涉农贷款余额98.99亿元,比年初增加8.36亿元。
强化治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中国经营报》:防范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要建设长期稳健值得信赖的银行,更是要牢牢守住风险底线,请介绍一下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在加强风险防控方面的实践和做法。
夏仁江: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风险是侵蚀利润的最主要因素,管理好风险是银行基业常青的关键,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始终把风险管控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严守风险底线。
天津滨海农商银行按照“讲效益必须以安全为前提,讲创新必须内控先行,保持金融创新和风险防控协同发展”的工作思路。近年来,我行持续开展“梳理规章制度、完善流程架构、推进合规经营”专项整治活动,不断严管授权、统一授信和关联交易,实行放款“三个上收”、信贷流程、“八个集中”等措施,风控能力逐渐提升,资产质量和风险抵御能力保持稳定。按照“全面系统、垂直独立、专业集中、灵敏高效”的原则,构建“一横一竖”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持续巩固“三道防线”。着力强化存量贷款的风险监测,夯实全行资产质量,及时对不良贷款进行处置,2019年以来,我行累计计提拨备38.84亿元,截至2021年9月末,拨备覆盖率221.96%,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中继续保持了良好的风险抵补能力,为后续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经营报》:近期,天津滨海农商银行获得93亿元天津中小银行专项债,未来将如何用好93亿元专项债资金?
夏仁江: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有效地扩大了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途径,十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2021年8月6日,天津市政府发行了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一期),发行规模为93亿元,用于支持我行补充资本金,通过资本的杠杆作用,稳步扩大资产规模,提升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为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创造条件。
我行将以专项债补充资本金为契机,进一步回归本源,更好服务天津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发挥资本杠杆作用,做大做优资产业务,在信贷资金投放方面,重点投向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基地三区”建设、“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等领域的重点建设项目,大力支持中小微、民营、“三农”和绿色金融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