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最骄傲的儿子曾救助三万南京人建国后拒当天津市副市长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笼罩在满是桎梏的黑暗下可谓是民不聊生。耻辱之下,却也有大批仁人志士,怀着满腔悲愤、抛头颅洒热血,在华夏大地燃起革命的星火。

历经百年风霜,在这段动荡不安的阴霾岁月中,前仆后继的革命者们用自己的牺牲驱散阴霾,有许许多多的人为祖国的崛起做出了贡献。其中有一位民族实业家,可能鲜少有人知道,他就是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桓。

他是“盗国贼”最骄傲的儿子

众所周知,历史上有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袁世凯。他劝说清帝退位,免去一番战火换来封建帝制的瓦解。同时,他也是窃取革命果实,抛弃民族大义为满足一己私欲妄想“复辟”。

时至今日,这个妄想扭转历史前进的丑角依然为世人所不齿,但是却鲜少有人知道这个声名狼藉的“盗国贼”有一个曾为祖国事业发展与壮大做出贡献的儿子——袁克桓。

袁克桓生于1898年,他的生母是袁世凯的第五房姨太太,在袁世凯的三十二个子女中他排行第六。在众多手足中,袁克桓是最出色的一个,鹤立鸡群的他虽然生长于官宦之家,却因牢记其母亲“不要从政”的教诲一生未踏足政坛。

据说,他的母亲杨太夫人在袁氏家族内部影响力很大,堪比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是一位八面玲珑、十分聪慧的女子。在母亲的影响下袁克桓为人正直磊落、知书达理,优秀的他很得袁世凯的喜爱。

他是民国时期重要的民族实业家

显赫的家室、优渥的家庭条件,让袁克桓得以在少年时期就有机会到英国留学。袁世凯病逝后,袁克桓随母亲杨太夫人一起定居天津,从英国回国后的他选择了从商。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他拿着从父亲遗产中分到的股票,决心从参与企业管理开始,厚积薄发,一步步稳扎稳打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之路”。

袁克在企业任职期间虚心求教,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先后主导创办了江南水泥厂、华新水泥厂等数家水泥厂。此外,他还先后在上海、唐山等地创办了棉纱厂、玻璃厂,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实业家,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用自己的力量在抗战期间与敌军抗衡

抗战爆发以后,国内形势异常严峻。南京沦陷、敌军肆虐,面对满目疮痍的南京袁克桓毅然决然选择了留下。刚成立的工厂在硝烟中岌岌可危,面对杀光、烧光、抢光的敌军军队,不仅是企业乃至员工都有生命威胁。为了保全工厂、保护所有无辜的人。

袁克桓心生一计,因为工厂与丹麦公司之间存在商约往来,合同尚未完全履约完毕之前仍具效力,合同标的物的款项尚未结清之前,产权仍旧归属外商,于是他在工厂的门前挂上丹麦国旗;又让一位来自德国的工厂技师在工厂内部挂上德国国旗,借此来震慑残暴的日本军队。

不幸的是贪婪的日本人还是窥伺上了袁克桓的工厂,企图让袁克桓创办的江南水泥厂和日本的一家水泥厂达成“合作”,沦为日本人的工具。敌军“软硬皆施”下,袁克桓面对敌军的威逼利诱,顶着巨大的压力,拒绝了日本人开出的所有条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袁家英、李国元结婚前一年与袁克桓、陈征合影)

敌军假借“征用”之名,将水泥厂的机械设备洗劫一空,他也从未屈服、退却过半步。不仅如此,袁克桓还冒着巨大的风险和外国友人一起在工厂内部创办了简易医院和难民营,用于收容战乱中的难民及受伤的中国战士,为他们提供医护治疗及保护他们免受敌军的迫害。

这所位于水泥厂内的“流动难民营”前后庇护了约三万的南京人,在战火肆虐中的南京,他用自己的力量为数以万计的百姓撑起一片屋檐,用自己的坚守诠释了中国人坚毅不屈的脊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袁家宸和王家瑢婚礼照。后排右三位袁克桓

他虽生为权贵却淡薄权力

长达八年的抗战结束以后,袁克桓周围的绝大部分朋友都选择离开大陆,到其他地方谋求更好地发展。有人曾问过他为什么继续选择留下来,他回答对方日本人在的时候自己没有离开而是选择留下来竭尽全力保住工厂,并表示自己和家人不会离开大陆。

建国以后,因为他在实业领域的成就以及为民族工业发展和复兴作出的巨大贡献,政府希望他能够出任天津市副市长。当名利摆在眼前时,他没有丝毫犹豫,婉拒了政府的任命,选择在其他方面为祖国的崛起继续奋斗。面对而后几次国家经济上的改革与发展,数度起伏中他都能够坦然面对,做到不以誉喜,不以毁怒。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袁克桓的一生,历经过家族显赫的荣华、战火肆虐的举步维艰,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却从未动摇。其父曾经站在权力的顶峰,又成为万民唾弃的“窃贼”,也许是父亲那让人唏嘘不已的人生,让他看透高处不胜寒的悲凉和名利场中人在欲望的驱使下最终只能沦为权力的奴仆。

又或许是母亲临终前的教诲,让他做出绝不踏足政坛的坚守。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初心淡泊明志,夙夜在公;实业兴国、坚持“做实业”而不是“做商人”,试问有几人能够做到全身心扑在事业中,奉公克己、从不休假。

明明是一名实业家,自己的名下却连一处房产都没有,最后还将自己呕心沥血打造的企业无偿交给了国家;身处民族危急存亡、人人自危之秋,他作为中国人毅然而然挺身而出、尽己所能为战乱中的人们提供帮助。可叹袁世凯被欲望桎梏,最终落得个狼狈收场;可赞他有一个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的儿子袁克桓。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