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
10月18日,南京11岁男孩路过一家店铺,对店内的小猫进行残忍虐待,用玻璃门夹头、用刀划戳面部。店主回来后,调取监控发现此事。
店主报警,要求男孩家长赔偿经济损失,并要求家长书面道歉,男孩视频道歉,家长只同意口头道歉,并强调:他只是个孩子。
他只是个孩子!小错不纠,大错必犯
想起2020年年初,虐猫的大学生范某某,直接被学校退学的事件,小时偷针大时偷银,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小时候犯错不好好纠正错误,长大就容易犯更大的错误,家长都帮不了他。
家长习惯于用“只是个孩子”来开脱,不管孩子几岁,甚至30几岁的成人,都有父母说“只是个孩子”。
2019年4月,一男子用假驾照开重型牵引车跑运输,被交警扣下。根据相关规定,使用伪造驾驶证陈某将被处以罚款5000元、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其父母情绪激动:“你们太过分了,他还是个孩子,才31岁!你们为什么罚那么重?”
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个孩子,永远长不大,难道永远可以做错事吗?
有网友说的一针见血:不让孩子承担责任、认识错误,以后虐待的就是纵容他的父母。
康德说过:“人对动物的残忍,会钝化对动物的苦痛应有的恻隐之情,进而在与他人来往时弱化以致泯灭人的基本感情。”
想想多可怕,现在虐猫,以后就会虐待人。美国统计的伤人事件中,有37%的人曾经虐待或伤害过小动物。
孩子犯错是正常的,但是该承担责任承担责任,让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该长记性长记性,而不是姑息和纵容。孩子到了14岁就该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到那时开脱也难辞其咎。
熊孩子永远背后有个熊家长
从父母的行为看,也是个熊家长。不愿意经济赔偿,只愿意口头道歉,还不想牵涉孩子,一味为孩子开脱。保护孩子的隐私是应该的,但是想撇清孩子的责任,是错误的。
喜欢虐猫的人,都是些什么人呢?
按理来说,人之初性本善,对动物应该存有怜悯之心。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认为,2-7岁处于前运算阶段,有个特点是万物有灵。也就是说,孩子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桌子椅子地面都会感到疼痛。
如果正确引导,孩子会为碰到桌子感到伤心,而不会憎恨桌子。如果引导不当,孩子碰到桌子,大人就去打桌子,孩子就以为桌子有错,以后很容易推卸责任,把一些不满用武力发泄出来。
有研究者认为,虐猫或其他动物的人,是因为自身遭受了一些暴力,导致心理障碍,从而用别人对待他的方式,把情绪发泄出来。
这个暴力可能来自家长,也可能来自他人,但是家长一定是失职的,他们没有及时阻止这类事情发生。这样的孩子不缺少暴力管教,缺少的是沟通和爱。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好处超越爱护动物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虐待动物的孩子是很可怕的,家长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让孩子爱护小动物,对动物有怜悯之心。
同情心也是人际交往的三大要点之一,爱护小动物,由此及彼,就会爱护父母亲人,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家长可不要小看这一点。
亚当格兰特指出,善良、奉献但不求回报的人,不仅仅会获得至善至爱的赞美,他们的事业也会蒸蒸日上。
家长在平时要富有爱心,起到榜样的作用。看到小动物,要表达关爱,给予帮助,而不是踢打、虐待、怒骂。哪怕是一只蚂蚁,都不要随便踩死,让孩子明白小生命也是生命,都需要保护。
家长在看到孩子对动物、对人表示友好时,要及时给予夸赞和鼓励。让孩子知道善待动物、乐于助人是值得提倡的。
家长要对孩子正面管教,以理服人,态度和善、语气缓和、语调平稳。不要使用暴力管教孩子,暴力会让孩子学会以暴制暴。
如果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给予孩子更多关爱,春风化雨般的影响,会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避免孩子发生虐待动物的事情。
结语
虐猫事件不是个例现象,央视都呼吁禁止虐动物尽快立法,说明保护动物迫在眉睫。立法是一方面,对孩子的教育又是另一方面。家长应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积极引导孩子,不要让孩子走上虐待动物之路。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