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杨连弟连”来到了杨连弟的故乡天津,参加天津中铁国际城建设。
战士们本来打算来天津后就立刻去拜访杨连弟烈士的家属,还要去杨连弟公园瞻仰英雄雕像。但因为工期紧张,连队一到达目的地就进入了紧张施工。
为了弘扬英雄连的精神,部队在围墙上制作了大幅标语:登高英雄杨连弟原单位中铁十一局愿为天津人民作贡献。
杨连弟长子杨长林
一位老人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到了项目部,一见到项目经理李毕富,就小心询问道:“听朋友讲,我父亲原单位到这里施工来了。”
原来这位老先生正是杨连弟烈士的长子杨长林。
李毕富非常愧疚,赶紧和老先生握手:“很对不起您,本应我们先去瞻仰老英雄和拜望您。”
杨长林忙摇摇头,客气地对他说:“感谢铁一师培养了我的父亲,父亲的原单位来天津施工,我应代表父亲来看望大家。”
杨连弟连在临时围墙上制作的大幅标语
杨长林还对李毕富讲,如果在天津有什么困难,他一定会尽力帮助。
从此以后,李毕富便和杨长林成为挚友,杨长林一有空就会来项目部看望连队的同志们,李毕富也经常打电话问候他和家人,并且邀请他来部队宣讲。
这些听着杨连弟英雄故事成长的战士们,通过杨长林的宣讲,了解了更多烈士背后的故事和杨连弟背后的英雄家庭。
杨连弟的军旅生涯只有短短3年,用他的榔头和手钳抢修了一座又一座桥梁,他虽然不在前线,但是以过人的胆量和技术,为中国和朝鲜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杨连弟
杨连弟1919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之中,因为家境贫寒,14岁起就扛起了养家的重担,四处帮工、当伙计。抗战时期,天津沦陷,杨连弟只能蹬三轮车谋生,后来又被日伪抓去当电业工人。
这些中国穷苦老百姓的命,在日本人和汉奸眼中不值一文,每一次爬上高架线,杨连弟都是在生死之间徘徊,豁出命来工作,也不能混个温饱。
北仓地区解放后,杨家伏击的空地成了解放军的停车场,解放军战士们经常来杨家帮忙挑水扫院子,还教杨连弟怎么开车,杨连弟认定了解放军就是“自家人”,和弟弟主动加入了民工队,为解放军战士送弹药,在枪林弹雨之中抢救伤员。
作为一名工人,杨连弟衷心感谢解放军将他们从苦难之中解放出来,也切身感受到了革命队伍的温暖,他一直梦想着能够有机会加入到解放军之中。在家人的支持之下,杨连弟和堂叔杨万生等一同参加了铁道总队一支队第一桥梁大队,随军工作,享受薪金制。
杨连弟在工作之中
第一次参加工作是在北戴河铁路线上的76号桥,当时没有大型施工设备,施工频频遭遇困难,杨连弟提出自己独特的施工方案,受到连队表扬。然而在修建71号桥之时,杨连弟意外从7米高的桥墩上栽了下来,摔到头部,一下子晕了过去。
当杨连弟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被指导员送到了医务处,指导员亲自端来热汤面喂他吃。发现杨连弟对自己作业时的失误愧疚不已时,指导员宽慰他:“你不要过意不去,革命部队就是咱们的家呀!”
半辈子在外做苦力养家的杨连弟,感动得满脸是泪。
第二天他就来到了工地,头上还包着纱布。同志们怎么劝他回去休息他都不听,说自己心中老想着任务根本躺不住。
月底,除了固定的薪资,组织还给他多发了奖金,以示对他技术的肯定。杨连弟却不愿接受,他对指导员说:“咱是革命来的,不为钱!”
8月,杨连弟所在的铁道兵团接到了中央军委下达的一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3个月内修复陇海铁路8号桥,支援野战军挺进大西北,追歼西窜之敌。
1949年夏,杨连弟所在部队担负了修复陇海铁路8号桥的艰巨任务
陇海铁路8号桥是当时国内铁路第一高桥。1921年由法国和比利时专家联手设计,修建就用了4年。从抗战到解放战争,8号桥被国民党两次炸毁,现在想要重修这座桥,就需要将5座被炸得高低不等的桥墩墩面修成齐平。
老工程师和苏联专家在此考察数日,提出了不同的方案,但因为材料难买、地势险要等问题一直被否决。
杨连弟大胆提出了“用带钩的长杆钩住圆孔,架单面云梯”的危险方案,联合其他18名战友,向团里提出一试。团党委慎重考虑后,才给予采纳。
9月4日,杨连弟第一个登顶,用了4个多小时艰难攀登上了45米高的桥墩,老百姓在下面敲锣打鼓,欢呼着“神兵上天梯”。
桥顶上四面劲风,作业面狭窄,老百姓们还为战士们编了个民谣:八号顶,八号顶,失足摔成饼。八号端,八号端,上桥如上天。
杨连弟和同志们在冷风冷雨、烈日迷雾下坚持爆破作业,掩护工具只有仅仅一块木板。桥墩顶上整天炮声隆隆,杨连弟的脸被熏得乌黑,双耳已经被震到麻木,还要躲避时常可能砸过来的水泥块。
3天3夜的苦战后,杨连弟终于完美完成任务,8号桥提前20天胜利通车,杨连弟被授予“登高英雄”的伟大称号。
猛将必发于卒伍,修复8号桥的英雄事迹传遍了全国,杨连弟被选为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代表,在北京见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对他说:“一个人只要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就永远不会忘记他!”这句话,杨连弟一直牢记在心。
杨连弟曾用过的工具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杨连弟主动报名,加入了志愿军。
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拼命的不仅仅是前线冲锋的战士。美军战机时不时扔下炸弹,杨连弟和战友们不分昼夜地修建着跨越鸭绿江的铁路便桥。
由于铁路临时封锁,粮食和建筑材料无法及时供应,连队每人每天只有三两高粱米,大家只能喝稀汤。杨连弟奇迹般从口袋里面摸出一些饼干渣,分给大家伙吃。
杨连弟是贫苦工人出身,始终保存着劳动人民简朴和无私的美德。这一路行军,同志们将吃剩的碎饼干扔掉,杨连弟就跟在后面细心捡起来,吹去上面的灰尘,保存起来。
哪怕在路上看到一段断掉的钢丝绳,他都舍不得扔掉,自己背的东西已经很重了,他还是要捡起来收好。
他珍惜着人民用血汗换来的劳动成果,更加关爱自己的战友们。
抢修铁路耗时耗力,战士们日夜不停,光吃稀粥是绝对不够的。杨连弟机警地爬到了封锁线上,幸运找回来一些烂掉的玉米棒子。他将残留的玉米粒搓下来炒熟了给战友们吃,饿了就一把雪一把炒玉米充饥。
杨连弟和战友们夜以继日抢修鸭绿江便桥
因为根本吃不到新鲜的蔬菜,很多战士都得了夜盲症,但修筑铁路大多是在敌人不善战的夜晚进行的。杨连弟一个人跑到开阔的田野里去给战士们找野菜,飞机就在他的头顶,听到声音他就躲到田沟里面去,飞机走了他再钻出来继续找。
就这样,杨连弟带回几大筐的蔬菜,缓解了战士们的夜盲症。指导员将杨连弟找野菜的法子在全连推广,战士们称这菜是“光荣菜”。
细心的杨连弟还计算着美军轰炸的规律,推算出最佳的修建时间,用“猫戏耗子”的办法:利用轰炸间隔作业,敌机快来时就顺绳攀桥下躲避,敌机撤后立即复工。
这支英雄部队提前完成了艰巨的任务。
杨连弟向小组长胡占芳提出了一个要求:“我当兵一年多了,恳请组织在战场上考验我,我一定要争取早日加入共产党!”
1951年3月6日,经过小组长胡占芳的介绍,连队支部党员大会上一致通过杨连弟的申请,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铁道和大桥,是美军在战场上最集中的轰炸对象,敌人计划动用80%的空军力量炸毁朝鲜北部的铁路系统,妄图切断大后方给战场上的一切供给。
清川江大桥3号桥墩被敌人狂轰乱炸,上级命令一连80天内修复。杨连弟和战友马德友4次下水勘察,全连连夜奋战,以7000多根枕木搭起了3号桥墩,还搭起了一座浮桥。
然而一场大洪水,将所有人的努力一冲而空,就连江心30吨的钢梁都被冲到了一公里外。
杨连弟常常白天一个人爬上山头,看着面前的江水和被敌机炸毁、被洪水冲毁的桥梁,他心疼不已:祖国人民辛辛苦苦为前线战士们省下的物资,经过千难万险运送到了这里,却过不了江,被糟蹋了!
杨连弟和战友们毫不放弃,先后研究出了11种修建浮桥的新办法,一次次被洪水冲垮,再一次次重新振作起来。
杨连弟和战士们用枕木排浮桥、铁桶架浮桥等方法设法接近桥墩
一天,杨连弟被洪水冲进了6米深的江水之中,战友们马上顺着江水寻找,在百米之外将他救起,当时昏迷不醒的他手上还紧紧握着从不离身的手钳。
此时战友们才知道,成天在江面上勇猛攀登的杨连弟根本不会游泳,他是豁出命来修路修桥啊!
经过一次次失败,30个昼夜的苦战,大桥终于修复,杨连弟和他所带的一排连连立功。
第五次战役之中,杨连弟所在的连队接到抢修龙津江大桥的任务,当时大桥从中间炸断,钢轨从桥面垂到了江面上。杨连弟就沿着这段钢轨,冒着随时可能被敌机轰炸的危险,爬上17米高的桥墩,取下了40多根桥梁枕木,解决了当时部队急缺材料的困难。
杨连弟和同志们收到了从祖国寄来的信件,这是一封来自小学生的慰问信。杨连弟十分感动,但他不识字,不能写回信,就亲自做了一把小勺子和小刀准备寄回去。
制作了小礼物还远远不够,无法用文字将自己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让他下定决心学习文化。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都会抓紧休息的时间学习写字。
其实在入朝后不久,上级为了进一步培养杨连弟,决定安排他到苏联军事院校深造。从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进步机会的杨连弟却拒绝了,他觉得现在朝鲜占城更加需要他,去苏联的事情,想要在战争结束之后再考虑。
杨连弟被评为铁道兵团劳动模范,光荣出席了全国工农兵英模代表大会
1951年9月,北京召开全国铁路劳动模范代表大会,杨连弟作为英模代表出席。他再一次见到了崇敬的毛主席,还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签名照片。
记者采访杨连弟时,询问他在战场上怕不怕,杨连弟笑着摇头。记者又称赞他是一名英雄,杨连弟道:“我不是英雄,你不要采访我,跨过鸭绿江,人人都一样。”
会议后,他被批准回家乡向父老乡亲们宣传志愿军精神,还能在家里过一夜。满心欢喜的家人没有想到,这是杨连弟和他们最后一次相见。
1952年3月14日,已升任为技术副连长的杨连弟回到了朝鲜前线。回到部队的第一件事,杨连弟就向党小组长汇报自己学习文化的情况,他已经将语文课本的第四册学完了,但自我检讨没有学好。
杨连弟烈士的勋章
此时,百岭川桥正遭受美军不定时连番轰炸,桥下还有不知数量的定时炸弹。杨连弟刚刚赶到勘察之时就被定时炸弹掀倒,从昏迷之中醒来后简单包扎后重回工地。他和战友们克服千难万险,保证交通畅通。
5月15日,杨连弟在查看清川江大桥之时,发现新修的一段钢梁因为震动移位了5厘米,杨连弟和战友们抬着压机上桥校正,被附近的定时炸弹击中了头部。
杨连弟从高处摔下过,被炸弹震晕过,被洪水冲走过,他一次次死里逃生,成为战友们心中的奇迹、“神兵”。
可这一次,“神兵”没有醒来,无论战友们如何哭喊,33岁的杨连弟依旧紧紧闭着双眼。
“八一”前夕,在杨连弟牺牲的清川江畔,一师一团一连64名指战员均佩戴着大红花,一连被正式命名为“杨连弟连”,杨连弟烈士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等英雄”。
陇海铁路8号桥被命名为“杨连弟桥”,杨连弟的骨灰盒在次年3月被安葬在沈阳烈士陵园,与黄继光、邱少云和杨根思长眠在一起。
这些英雄事迹,“杨连弟连”的每一位同志在入伍后的第一次教育课上就已经听过,杨长林也是在长大后才清楚父亲离家的那些年为祖国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
父亲最后一次回家探亲之时,杨长林才9岁。
杨连弟那次回家没有告诉任何一位家人,直到杨长林的小伙伴突然找他,说“你爸在村里讲话呢”,他赶紧跑过去看。
杨连弟宣讲的地方其实离家只有500米远,刚看到爸爸的时候,杨长林很兴奋,直接钻到台上叫他“爸爸”,杨连弟不理儿子,还叫人将他拉下去。
杨长林很伤心,马上跑回家告状,家里的长辈们一听都兴奋地赶过去。报告大会后,杨连弟愧疚地和杨长林解释,他这是在向祖国人民汇报工作。
母亲阎福珍询问杨长林在朝鲜战场的情况,杨长林做了个比喻:敌机多的就跟夏天村后水坑上的蜻蜓一样。
第二天,杨连弟就归队了,杨长林对父亲的印象只有他离去时的那个背影,他带着遗憾说:“他背身走了,头都没回。”
杨连弟离家12天后就牺牲了。
杨连弟牺牲之时,妻子阎福珍才32岁。她一个人将5个儿子,2个女儿抚养长大,把3个儿女送去参军。杨长林骄傲地对采访他们家的记者说:“我们这一辈共三人,分别参加了海陆空三军,就是因为从小受到父亲事迹的影响,就想当兵,继承父亲不服输、永攀高峰的精神。”
杨连弟烈士的志愿军军装
杨连弟牺牲后很长时间,杨长林都非常恨爸爸,特别是他最后走时都不看家人一眼,好像对苍老驼背的爷爷和已经头发发白的妈妈没有一点眷恋,他不能理解。
一直到自己应征入伍的那一天,杨长林才懂得了父亲。“没有国哪有家,他是顾国顾不了家。”杨长林常叹息道。
杨长林入伍后,从一名普通的海军工程兵,成长为部队骨干。
1975年10月25日,杨连弟夫人阎福珍作为唯一烈士家属代表,应邀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25周年庆典。
阎福珍和其他代表们受到了朝鲜人民最高规格的接待,金正日成亲自接见了他们,他们一同合影、吃饭。
杨连弟父亲(二排左二)全国拥军优属代表大会,与黄继光母亲、董存瑞父亲、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宋学义等合影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的一天,“杨连弟连”电话联系上了天津丁字沽中学的校领导,希望他们能向杨连弟的家属传达部队的慰问。
“杨连弟连”和烈属们的情感纽带数十年来从没有断过。
闫福珍坚持前往机关、学校、部队宣讲丈夫的事迹,宣传抗美援朝精神,一直到她80多岁实在讲不动了,这个任务就交到了儿子杨长林的手上。
杨长林是“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宣讲团的成员,经常被邀请去全国各地宣讲。本市的烈士纪念馆、社区、机关、学校等单位也会常常邀请他,他无论到哪里都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不需要接送,不需要任何报酬。
后来,杨长林年纪也大了,他不顾身体到处奔波,儿子杨军不理解父亲,反复劝父亲在家里好好休息。
直到有一天,有关部门将一段老旧的视频送到了杨军的手上。那是在1953年,杨连弟的父亲杨玉璞随赴朝慰问团抵达朝鲜之时的真实录像。
老人家流着泪对志愿军同志们说:“我的儿子杨连弟在抗美援朝战斗中牺牲了。我失去一个儿子!但是,你们是我最可爱的儿子。”
1982年6月,杨连弟牺牲30周年之际,杨连弟的亲属应邀访问“杨连弟连”
全体官兵都站起来,大家饱含深情地回应他:“父亲!爸爸!我们都是您儿子。”
杨长林和杨军看着屏幕里老泪纵横的杨玉璞,眼角湿润了,杨军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劝阻过父亲,还在帮助父亲搜集资料。
“我们退休了不能矮了自己,还要继续登高。”这是杨长林晚年常常说的话。
登高,登高!当年,杨连弟和战友们战胜千难万险,建立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铁路运输线,美国《合众设》发出如下电文:
在差不多一年来,美国和其他盟国的飞机一直轰炸共产党的运输线,在北朝鲜仍有火车在行驶……坦白地说,他们是世界上最坚强的建设铁路的人。
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也不得不称服:“虽然联军的空军和海军尽了一切努力,然而共产党仍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运到前线,创造了人间奇迹。”
杨连弟烈士纪念馆内部油画
今天的天津博物馆内,还收藏着一件满是尘污的挎包,几乎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这个挎包现今是国家一级文物,朴素简陋的它,曾经伴随着杨连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也承载着我们对他的崇敬和怀念。
杨连弟的名字,和“江”与“桥”结下了不解之缘,“登高精神”和“钢铁力量”,随着“杨连弟连”的延续而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也深深铭刻在杨家子孙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