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袁隆平院士的离世让人倍感痛心,而粮食问题也再次被拿到了台前进行讨论,不过让人感到宽慰的是,天津工业已经造出了一类人工淀粉,达到了可食用的级别,这种人工淀粉究竟是什么呢?
人体需要的能量有很多,但归根结底离不开蛋白质和淀粉,其中像我们吃的馒头、大米和玉米等食物,都是富含淀粉的东西,天津工业此次就是仿制出了跟这些食物作用类似的人工化合物。
让人倍感不可思议的是,这类人工淀粉是通过二氧化碳转化而来的,早在2015年,天津工业科研团队就提取了电厂和水泥厂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并且通过能源转换的方式,生产出了这类人工淀粉。
相信很多人会产生疑问,取材于二氧化碳这类废气,人工淀粉真的能够达到食用级别吗?
实际上天津工业的研发团队早有准备,他们在成功生产出这类产品后,针对31个不同种类的生物进行过试验,确保它们都能够安全吸收并利用人工淀粉后,才将其纳入食品级的行列。
而且根据研发数据显示,这类人工淀粉的效率是非常高的,除了合成速率比玉米类淀粉高8.5倍,其释放的能量也非常高,超出玉米所给予的能量大概3.5倍。
简单来说,摄入少量的人工淀粉,相当于获得了3.5个玉米所带来的能量。
这样看来,别说是国内,就算是全球的饥饿人口都会因此得到解救。
今年12月15日,联合国公布了一份数据,表示在2020年,仅仅是亚洲和太平洋沿岸地区,就累计产生了3.75亿的饥饿人口。
如果人工淀粉类产品能够推广,相信这些饥饿人口的数量会逐渐减少。
那么这种粮食替代品的口感如何呢?根据天津工业科研负责人介绍,如果将其转化成面条等产品,吃起来会比米线更劲道,而且更管饱。
而且这位负责人还表示,“未来粮食将不只是从农田里长出来,更有可能会在实验室,在工厂里被创造出来,这是多数人难以置信的”。
而且他还表示,“未来随着人工合成淀粉的推广,在国内至少会节约出90%的土地资源以及浇灌水资源,农药和化肥类产品的使用也会断绝,届时国内的土地污染会得到有效管控”。
按照国内的技术测算来看,按照目前国内的产出效率来算,人工淀粉能够实现年产量2000斤,堪比7500斤玉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11个月内,国内的进口玉米数量高达2702万吨,而比起2020年,这一数据的涨幅高达199.3%。
而且由于美国今年受到了公共安全事件的影响,大量的玉米减产,导致价格飞升,今年前11个月国内为了购买美国这2702万吨玉米,花费了494.1亿元,比2020年同期还上涨了259.8%。
所以一旦人工合成淀粉能够大规模推广生产,届时对国外玉米类产品的依赖会大大降低,进口压力也会随之减少。
而且国内该项技术的出现,还是全球首例,一向在粮食行业走在前列的德国和美国科研专家都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德国科学院研究学者雷兹认为,中国能够将二氧化碳这个普遍意义上的废气,转化成绝对的能量供应产品,堪称是本世纪又一个科学奇迹。
而美国工程院学者尼尔森更是直接表示未来的粮食问题将会不复存在。
当然目前国内这类产品的生产研发仍有一些需要改善提升的地方,比如合成40克淀粉,就要花费整整4个小时。
而且目前对二氧化碳合成的效率该如何提升,天津工业科研团队尚未有一个更好的办法。
所以人工合成淀粉眼下只能存在于实验室之中,未来如何大规模用于工厂生产,还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技术的提升。
关于这个能量比玉米高,未来有望成为人工替代食品的淀粉,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