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月17日,天津的海河上行驶着一艘特殊的轮船。只见一名女子在船侧抛洒骨灰,双手颤抖,眼睛通红。也不仅仅是这名女子,连带着她身后的一众人无不是满目悲切。该女子是赵炜,而她抛洒的骨灰正是一直在照顾的邓颖超。
邓颖超早在去世前就对自己的身后事做了安排,并多次嘱咐赵炜一定要照办。但是当赵炜向党组织提出后却遭到反对,这不仅是党不同意,连人民群众都不会同意!
图丨邓颖超
那么,邓颖超是谁?她在临终前又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为什么她的临终要求会遭到一致反对?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一探当年邓颖超逝世前后发生的过往,新来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以往精彩值得回顾,今后的作品也值得期待。
邓颖超与周恩来
邓颖超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邓颖超跟周恩来同志结实,当时的他们一同参与并且领导了天津学生爱国运动,还创建了觉悟社。
随着思想的不断觉悟,邓颖超在1925年由共青团转入共产党,担任天津地委妇女部的部长,后任广东区委委员兼妇女部部长,始终致力于维护妇女们的权益。
图丨周恩来与邓颖超
同年,邓颖超还跟一起革命奋斗的周恩来同志走向婚姻殿堂。夫妻两人一同走向了为国为民的道路建设上来。
出生于1904年的邓颖超逝世于1992年7月,在她的一生中有70多年的时间都用来参与革命进行斗争。在她读书时就萌生了要“振起精神,谋国家之进步”的想法,也正是她的这种想法促使她在不久后投身于爱国主义运动中去。
邓颖超同志可以说得上是我国妇女运动的先导者和领路人。
邓颖超同志重视、尊重妇女的权益,并始终认为只有社会解放与民族解放了,妇女才能得到解放。邓颖超同志还提议建立婚姻法律法规,并且参与起草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婚姻法。
图丨《婚姻法》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妇女的地位一直没有得到保证,更别说婚姻制度了。正是邓颖超同志所提出的婚姻法,让中国妇女从传统中走出来,使得中国妇女获得了婚姻自由的权益。
不仅如此,邓颖超同志还提出了节制生育的想法,不仅关注妇女工作的相关内容,还重视了保护妇女保护儿童等等,以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不论是抗战时期还是国共合作时期,邓颖超同志始终坚持号召妇女自我学习,自我充实,做一个有自尊有自信的独立新女性。
图丨邓颖超
即使是在改革开放后,邓颖超同志仍然坚持发光发热。虽然当时的她已经年纪很大了,但是骨子里的热血仍不许她囚于病榻。邓颖超同志最喜爱的诗句也正能体现出她晚年不屈服于年龄,不忘人民群众,坚持服务于党和国家:
“春天过后不是秋,
何必为年龄发愁,
你的生命要与人民的事业结合起来,
白发就上不了你的头。”
久卧病榻的巾帼
自1990年起,邓颖超的身体每况愈下,身为秘书的赵炜总是忧心忡忡,因为这样的场景甚是眼熟,当年周总理离世前也曾是这般模样。
那天的赵炜原本是去给周总理做工作汇报的,但是周总理却说起来自己死后骨灰如何安排的事情。世人大都忌讳生死,但是周总理却是不在乎。虽然赵炜想劝慰一下,毕竟当时周总理的身体状况确实不太好,但是没想到反倒让周总理批评一番。
周总理说
“人总是要死的,这有什么。”
图丨周恩来总理
任凭周总理如何说坚定唯物主义,人总归是要死。但是作为长期的工作伙伴,敬爱的周总理似乎马上就要离世还是让赵炜悲痛不已。
听完总理的安排,赵炜全数告知了邓颖超,邓颖超也没有表现出惊讶,还说这本就是他们夫妻俩之前就说好的。两人一直都没有孩子,早点做好安排也是好的。
事实上,邓颖超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甚至还因为身体问题做过几次手术,1988年的时候还确诊了轻微帕金森。到1990年,邓颖超因为呼吸道的毛病时常出入医院,在1991年,邓颖超因为肺炎发起了高烧,这时已经高达87岁的邓颖超再一次入住医院。
图丨邓颖超接待法国访客
这次,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来。年龄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次住院的时间离上一次仅仅过去了一周。这就表明,邓颖超的身体已经极为虚弱了。
当赵炜向医生询问时,医生也表示:
大概率需要做准备了。
为了缓解病痛,邓颖超又做了一次手术。这一次,邓颖超的身体前所未有的虚弱,甚至还出现了部分功能衰竭的现象,甚至连医院都下了病危通知。经过一夜的全力抢救,邓颖超终于清醒过来,但是她的身体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不得不长久的躺在病床上。
图丨邓颖超和女同志们
纵然如此,邓颖超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还经常关心身边的医生护士。虽然被病痛所折磨,但是邓颖超依然坚持做她追求的自强自信的新女性。麻烦护士了会主动道歉,有专家来给她做会诊,邓颖超也不愿躺着,要坐在那里等专家来。
不论是作为邓颖超本人,还是作为周恩来总理的妻子,邓颖超始终不希望自己搞特殊化。
一旦发现因为自己的问题而麻烦别人,邓颖超都会发自内心地感谢并且道歉。
对身后事的安排
1976年,邓颖超在给周恩来送行后,跟自己的秘书赵炜说收拾好她这身衣服,等她走的时候还要穿。
图丨邓颖超
赵炜觉得是周恩来总理的离世让邓颖超太过悲痛了,才萌生出这样的想法。所以先安慰她一番,只道是太早了。并且邓颖超说的这件衣服已经算不上是朴素了,简单的旧款黑色西装上甚至还打了不少补丁。
赵炜说到就算那一天来了,也要帮邓颖超换一件好看的新衣。但是邓颖超拒绝了,在她眼中这套衣服的意义并不同。
对后事的安排,邓颖超并不是随口说说。1978年八月初,邓颖超就着手规划自己的身后事,并且起草了一份遗嘱。这份遗嘱里面就有跟周总理一样的骨灰安排,赵炜在得知后很是悲切,但是无论她怎么劝,邓颖超都表示这是她一定要做的一件事。还嘱咐赵炜一定要在她死后把信给党中央公布,千万不要搞吊唁。
图丨邓颖超
1982年,邓颖超把之前写好的遗嘱拿出来重新誊写,并且又新增了两条。在此基础上,邓颖超还写了一封遗嘱,这一封的主要内容是对她遗物的处置划分,甚至具体到了她的照片和衣物。
虽然身体不行,但是邓颖超从未忘记自己的遗嘱安排,时常询问赵炜有没有把她的遗嘱交给中央。
为了简化后事,还不止一次地跟赵炜说一定不要搞吊唁,一切从简。
1992年7月,赵炜接到医院的消息,邓颖超要见她。得到消息后,赵炜立马赶到邓颖超的身边。结果邓颖超拉住她的手却说出这样的话:
“赵炜,我同你见最后一面。”
图丨赵炜
赵炜当时眼泪差点就止不住了,但是她知道现在这种时候是绝对不能哭的。不论是对她自己来说还是对邓颖超来说,现在都差一个突破口,一旦有人先露了怯,那悲伤跟眼泪就彻底止不住了。
但是令赵炜没想到的是,邓颖超的这句话真就一语成谶,这一面真的就成了两人的最后一面。
第二天,邓颖超的病情又一次恶化,但这次连医生也束手无措了。赵炜已经明白了此刻的情况,开始跟其他同志准备邓颖超的的身后事。
图丨邓颖超(中)
一边思考一边规划,赵炜足足写了两大页的内容,而眼泪早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没停止下来过。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真的到了这一刻还是让人觉得悲痛不已。
当晚,赵炜一步都没有离开过邓颖超的床前,但是邓颖超的身体状态一直没有好转的迹象。一直到第二天清晨,过来检查情况的护士发现邓颖超毫无反应,赵炜也急了开始在一旁喊邓颖超。
图丨邓颖超走访群众
但是此刻的邓颖超毫无反应,生命特征也都在慢慢消失。尽管又经过一番抢救,邓颖超依然没能扛过去。
赵炜这一次直接嚎啕大哭起来,长久的伙伴,敬爱的同志,可亲的领导走了。
送行邓颖超同志
按照邓颖超之前的吩咐,中央发讣告,公布邓颖超遗嘱的内容。同时,中央还召开会议,一同研讨邓颖超的丧葬问题。
为了实现邓颖超的遗嘱,在会议上,赵炜提出了几个问题。
图丨赵炜
先是十分明确是再次转达邓颖超不同意在家中搞吊唁以及遗体告别的想法,再提问如果一定要搞那在哪里向遗体告别?邓颖超没有孩子,是否需要同志守灵?日本友人如何吊唁?
关于赵炜的意见,有人表示如果不搞吊唁不遗体告别,别说他们这些同事了,就算是群众肯定也不会同意的。
为此,众人商讨后准备照常做吊唁,但是不通知,如果有群众想来那就接待。遗体告别同样这么安排,并且划分好时间段分批进行,毕竟邓颖超曾经的革命战友们年纪都很大了,如果说跟着一块肯定受不了那么久的等待。
图丨邓颖超听取妇女们的想法
至于守灵问题,大家自发轮流守灵,大家都不希望邓颖超同志在最后一段路太过孤单。
再说最后关于日本人吊唁的安排,领导们讨论之后决定在日本驻华大使馆分设灵堂,方便在日本的朋友吊唁,如果说有赶过来的的日本朋友,也会有对外友好协会进行接待。
这么一来,其实很多方面都没有按照邓颖超的遗嘱来。但是这也都是因为邓颖超太得民心,她的离世不能太过简单,有太多太多的群众想送她最后一程。
图丨送行场景
7月17日,赵炜给邓颖超换上衣服,就是那套之前嘱咐过的给周恩来总理送行时穿的破旧西装。其他同事很是不解,因为按照惯例中国人死后要穿新装的,更何况眼前这件衣服又旧又破。赵炜向众人解释道是邓颖超的嘱托,也讲到这件衣服邓颖超曾穿着它给周总理送行。
邓颖超的遗体告别安排在八宝山上,在去八宝山的路上,整整有十八公里的道路上站满了送行的人。没有喧闹声,所有人都默默注视着载着邓颖超遗体的灵车。
图丨邓颖超
直到有位小女孩高喊
“邓奶奶,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这时候,原本小声啜泣的群众开始恸哭,四周充斥着悲痛让这个炎热的七月显得格外的悲凉。
邓颖超的骨灰盒很普通,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木头材质的简易盒子。
但是她的骨灰盒也不普通,这是邓颖超曾经捧过的装过周恩来总理骨灰的盒子。
图丨赵炜在抛洒骨灰
按照邓颖超生前的交代,赵炜在“新海门”轮船的甲板上抛洒邓颖超的骨灰。伴随着月季花瓣,邓颖超的骨灰飘向了海河。赵炜看着消散的骨灰,朝着海河说:
“邓大姐,您可以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