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您好,按照规定骑行电动自行车必须佩戴头盔,不然不安全,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对您的头部能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下次一定想着戴。”在围堤道与贵州路交口,一名辅警耐心地对电动自行车骑行人讲解未佩戴头盔的危害,并对骑行人未佩戴头盔的违法行为进行提示。“我知道了,今天出门着急就忘带了,下次一定想着带。”骑行人对于辅警的耐心提示表示感谢。这名辅警就是交警东风里大队马场警区的交通辅警刘昭旭。
今年33岁的刘昭旭,2017年5月9日成为交警东风里大队的一名辅警,至今已经4年了。“最早我在中环友谊岗,一年半前来到中环贵州岗。”提起为什么会成为一名辅警,“我对交警工作特别向往,因为这份工作能够服务市民出行。”刘昭旭笑着表示。
磨炼意志 指挥动作规范
虽然一直以来向往交警工作,但当他真正穿上制服,站在路面时,却发现这个工作并不简单。“夏天晒冬天冷,站时间长了整个腿就像不是自己的一样,再加上不停地劝阻交通违法者,向其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嗓子疼痛、嘶哑都是常态。”随着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刘昭旭慢慢开始适应了这份辛苦的工作,每天早班坚持提前20分钟到队,上晚高峰勤务时流量不恢复正常不下勤,他用严格自律、坚守执着,为其他交通辅警作出表率。
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认真履行职责,打磨执勤姿态成为刘昭旭的日常主旋律。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或请同事帮助、或对着镜子纠正自己的执勤动作,用汗水浇筑教科书般的执勤姿态。哪怕是在岗上执勤,他也不放松每一分钟,从执勤的一举一动,到服务的一言一行,他都当做打磨指挥动作和业务素质的机会,在交通指挥时要眼勤、耳勤、手勤、嘴勤、腿勤、脑勤,这“六勤”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尤其是在路口车流量大时,同时做到耳眼共用,一心二用就已经十分困难了,但刘昭旭不惧艰难、迎难而上,努力锤炼本领,最终做到在指挥时行云流水,如臂使指。
纠正违法 传播安全理念
最初,如何有效劝阻违法者是摆在刘昭旭面前的一道“难题”。“刚上路纠正违法时,只是简单地告知其违法行为,但如何根据不同的违法者,有针对地开展宣传教育,却不知如何下手。”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现在刘昭旭在劝阻交通违法时已经能够很好地把握“尺度”了。“让市民知道你的出发点是为了保障他的安全,这样他们才不会产生抵触情绪,在聊天中就能很快接受交通安全常识。如果拦下违法者,简单地指出违法行为,违法者不容易接受,也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态度和方法真的很关键。”每次纠正违法时,刘昭旭都首先通过一个标准的敬礼拉近与违法者的距离,再采取聊天的方法,用朴实的话语,打动违法者的心,让违法者能够认识到违法行为的危害性,从而自觉避免再次发生违法行为。
履职尽责 热心服务市民
“站在路口就是为了帮助市民解决各种出行难题,告诉老人公交站在哪里,提示孩子家长儿童医院怎么走,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刘昭旭认真贯彻“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因围堤道与贵州路交口路况比较复杂,周边毗邻医院、小区、学校、幼儿园、菜市场,特别是许多老人早晨前往佟楼文化公园晨练,遇绿灯放行时,老人们加快脚步通过马路,每遇到这种情形,刘昭旭都会第一时间上前搀扶,防止老人因着急过马路而滑倒摔伤,帮助老人平安通过路口。“现在周边许多老人都已经认识了我们,而且有的老人的孩子们见到我们,也会主动和我们打招呼。”自己的付出得到市民的认可,刘昭旭觉得很开心。
由于中环贵州岗距离天津市第一儿童医院比较近,平时接到的求助也较多,特别是遇到有些家长因孩子骨折、高烧、碰伤等情况心急如焚求助时,刘昭旭都会在保障通行安全的前提下,对这些车辆进行照顾放行,同时提示这些车辆驾驶人如何尽快赶到医院而不走冤枉路。
其实像刘昭旭这样的辅警还有很多,他们是警营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也和交警一样用真情服务人民,他们很平凡,做的也都是普通的小事儿,但正是这些小事儿才与市民息息相关,并赢得市民的称赞与肯定。
责任编辑 | 冯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