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食博大精深,再来一百部《舌尖上的中国》都不够看的。
不过,美食虽好,被馋得口水直流三千尺却解不了馋,真的难受。
就没有那种,近在咫尺、唾手可得、随时随地像家一样温暖并对八方食客敞开胸怀的好地方吗?
当然有——
《嗨,大学!》
这部由b站出品,号称是全网首档校园人文美食纪录片,每个关键词都赚足了眼球。
先说说存在本身即美好的“大学校园生活”。
有无数个字眼,可以轻松勾起一个人的大学回忆——室友、同乡、自习、考试周、食堂、文化节、校园情侣甚至异地恋……
一点一滴,在当时总显得稀疏平常,回味起来才觉得意犹未尽。
一年有近10个月同吃同住的室友,理所当然是贯穿整个大学生活的重要人物。
不过,中国人讲究个“以食会友”,舍友情有多深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能不能吃到一块儿。
如果四个人都恰好来自相近的地区,或者有相同的民族,那饮食习惯肯定是极为相似了。
但这档子好事可不是哪儿都有,除了中央民族大学——一个按民族分宿舍的“奇葩”高校。
这四个同为蒙古族的小伙子同住一个宿舍,可谓是“志同道合”。
别人喝一点点、喝COCO、喝喜茶的时候,他们拿出保温杯,冲着家乡特色的咸奶茶。
平时聚餐,也会绞尽脑汁找来“蒙餐”慰藉自己的家乡胃。
学校食堂满足不了他们,好在还有校门口的“塔林小馆”,寒来暑往,喂饱了一届又一届“蒙新”,在遥远的北京,填补着他们思乡的心。
但,人类的味蕾并不相通,上述宿舍组成放眼全国都是少之又少。
更常见的,是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学子汇聚在一个宿舍,为对方的“饮食癖好”啧啧称奇。
且不说酸辣咸甜的偏好各不相同,各地的特产“食材”就足以让没吃过的人们“闻风丧胆”。
被福建同学奉为人间极品的“土笋冻”(听起来很素雅吧其实里面有小虫虫!),在北方同学的眼中,就难以下咽。
(给个表情大家自己体会)
好在,总有一种美食可以治愈所有人——小火锅。
吃不到一块儿又想一块儿吃?小火锅就是完美的选择。
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喜欢的锅底和涮煮的蔬菜,氤氲的雾气腾上来,大家的话匣子也会被慢慢打开。
一顿饭吃得热火朝天,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亲近了不少,怎么想都是聚餐增进感情的上上选。
而除了果腹,大部分时候,吃还是缓解压力的不二之选。
大学时代最令人不忍回视的时光,一定非“考试周”莫属了吧。
传闻称,“大学一天学24个小时,一个星期学7天,一个学期学2周”,而这两周,无疑就是高强度高难度高密度的“考试周”。
要想熬过考试周的精神压力,就不得不好好款待一番自己的身体。
“煎熬”虽苦,但“煎”和“熬”却能成就很多美食。
赶作业、复习的时候手里停不下的小零食,就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好像嘴一停,脑袋也跟着不转了。
如果说其他学科的考试都是努努力就能扛过去的小试炼,医学生,就是一群令人敬仰的存在了——
不间断的周考月考,背不完的专业书,“病人不会按重点生病”的江湖黑话,让医学生从来没有享受过“划重点复习”的高级待遇。
他们,是更需要美食慰藉的过劳灵魂。
这家叫做“柳叶刀”(就是手术刀,也是医学界殿堂级杂志的名字)的烧烤店,可以说是附近高校临近期末时,医学生的专属据点了(aka医学生的5A级打卡景点)。
走进店铺,四面八方灌入耳朵的都是陌生至极的医学专业术语——要想掺入这帮话题门槛如此之高的群体,就需要一份经得起“学术推算”的烧烤。
“为了减少亚硝酸盐,烤串不可提前腌制。”
“为了杜绝多环芳烃,拒绝使用地沟油。”
说来说去,就是只有严谨而考究的工艺制作出的烧烤,才能治愈医学生在“考试月”里被虐的千疮百孔的心。
有人靠吃缓解压力,就还有人靠吃汲取快乐。
“吃播”是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职业了,但计算机系的女神搞吃播,听起来就有点意思了。
这个小姐姐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系,当年看《微微一笑很倾城》上了头,真的选了这个专业入读之后,才发现“一入侯门深似海”。
也只有做吃播才能让她获得简单的快乐和满足感。
和计算机较劲太难,做个吃播up主,至少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关于吃,每个人都能滔滔不绝地讲上一大段。而大学的美食文化,却是其中少有的,能引起大多数人共鸣,不分地界甚至国界的“集体记忆”。
无论是各个高校的“招牌名菜”,还是由学长学姐代代传承下来的校园周边“解馋地图”;
无论是艰难适应最终爱上中国美食文化的留学生,还是逐渐从“地方胃”养成融会贯通的“中国胃”的各地学子。
“吃”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也是一个最具烟火气息,最温柔暖心的话题。
由b站出品的《嗨,大学!》,虽然形式上是一种新的尝试,乍一看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但字句考究的文案,各有千秋的配音,还有时不时“鸡汤”一下的“素人学生故事”,就像塔林小馆里七哥的拿手菜——奶豆腐。
看似平平无奇,捧在手心暖暖的,吃进嘴里甜甜的。
P.S. 最后再赞一次文案和配音!!!
P.P.S. 这不是演习!有口福的北京居民快快收藏这份便宜又好吃的(梦回)学生党打卡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