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8日,天津突发本土奥密克戎新冠肺炎疫情。截至12日,天津大学已完成两次核酸检测,数万人的校园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没有慌乱,这座有着126年历史的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依然井然有序地运转着。照常泡图书馆,照常做实验,可能除了做核酸检测,对于学生来说最大的不同就是多了门院士领衔开讲的精品课——“科技赋能 同心战疫”空中课堂。
云中课堂 院士领衔主讲
疫情爆发,各项紧急预案随之启动,管理服务、保障计划、防疫措施为天大在校生铸起了强大的保护罩。“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疫情期间这个任务不能放松。”天津大学校党委第一时间研究决定,虽然考试因为疫情推迟了,但学习不能松懈,组织学校名师开设“科技赋能 同心战疫”空中课堂,不仅讲学术前沿,也要讲好青年在新时代的使命担当,让师生共同上好这堂抗疫思政课。
1月10日晚,天津大学首场“科技赋能 同心战疫”空中课堂在线开讲。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副校长元英进率先开讲,从专业角度对“合成生物学及应用”进行解读,1400余名师生一起云端“听讲”,还有不少其他高校的师生纷纷前来“刷屏”“点赞”。
“这次课要面对全校不同院系的学生,专业的‘度‘需要好好把握。”虽然合成生物学已经讲了无数次,但元院士备课仍相当认真,还请了非化工专业的同事提前听课提意见。
“当我在为新增病例焦虑的时刻,听了元英进院士的空中讲堂,看到了那么多前沿的科学技术,一下激发了我继续努力前进的动力。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天津市及学校的号召,在科学防疫的同时,认真学习自己专业知识,争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贡献,展现一个天大人的责任与担当。”化工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穆凯代斯·太外库力感言。
云中互动,在疫情大考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课程思政 讲好信念担当
战疫云课堂第二讲迎来了天大的明星“海燕”。水下滑翔机是实现海洋广域长时和精细化连续观测与探测的有效工具。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王树新带领团队潜心20年研制的“海燕”系列水下滑翔机已创造下潜深度10619米的世界纪录;实现最长连续运行301天,最远航程历程达5506公里的记录。这次云中课堂,王树新从“海燕”的研究意义讲起,生动而鲜活地向师生们讲解了“海燕”的各项“绝活”和其背后的技术创新,并结合团队的科研过程和师生分享了如何将课堂所学与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寻找科研方向的心得。
“海燕”的外壳为什么是“黄色”?“海燕”如何实现组网联动?“海燕”如何解决长期航行附着物的问题?讲座后各种各样的问题刷了一屏又一屏,王树新教授一一作答,直到会议时间结束。他叮嘱同学们,做科研要认准目标并持之以恒,不能因是否有项目或者盲目追逐热点而改变。
王老师的讲座,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海洋安全的重要性与科技创新的天大力量。疫情阻隔不了知识的传播与精神的传递,不论是坚持精益求精的科研团队,还是面对津城疫情坚守赶赴前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9级本科生陈煜同学说。
云中相聚,在疫情大考中,增强了学生担当的信念。
疫情大考 书写满意答卷
疫情来临,天津大学药学院的张雁教授第一时间返回学校,他挂念自己的学生。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做完核算检测的学生们都已经回来照常学习工作,实验室还是原来的样子。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楼,灯光依旧。
天津大学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的同学李成迪是个视频达人,疫情爆发以来,他用视频记录了天大的抗疫故事,其中有两个点赞量很高,一个是《天津挺住*天大加油》一个是《孤勇者——致敬抗疫英雄》视频中两个镜头让人过目不忘:当疫情降临,学校和老师用专业与担当为天大学子构筑坚不可摧的保护罩。当黎明到来,医护人员迎着朝阳化身金甲战士保卫校园安康。
1月10日天津大学官微发布了一条推文《@天大人,各就其位,齐心抗疫》,物资充足,老师、志愿者给力,学生安心读书科研的一组照片引起了家长热烈的评论,纷纷点赞加油,表示“还是在学校里好”。
天津大学这所工科强校在疫情大考面前既有挺身而出的万丈豪情,也有科学应对的从容淡定,书写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抗疫答卷。(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