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不仅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家长和老师不要为了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健康,影响身心发育未来后悔都来不及了。
当下中小学生的家长频频吐槽生娃容易养娃难,学生更难,要面临文化课和兴趣特长的双重内卷,还要适应素质教育下考试题型越来越灵活的新趋势。
以前学生只要学好9大学科就够了,现在除了教学大纲内的课程,还要适应美育教育和科技教育等新课程。以前放学后可以尽情玩游戏,现在还要带着任务看课外书,否则光靠课本上的知识,考试很难取得理想的分数。
中小学生8点前到校将成为历史,预计9月起执行
双减政策落地后,不同学校的执行效果参差不齐。有的老师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控制学生的课后作业量,尽量保证学生在学校内完成作业,这样即便课后延时放学比较晚,也不影响学生休息。
可有的老师在控制作业量方面缺乏经验,总是忍不住在延时期间加课,无疑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违背了课后延时的初衷。学生放学时间晚了,回家还要写作业。有的家长还给学生安排了1对1家教辅导老师,或者线上辅导,学生普遍睡眠时间更短了。
睡眠对于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睡眠不好不仅影响身体发育,还会导致大脑疲劳,记忆力减退,反而降低学习效率。
睡眠充足的学生用1节自习课的时间就能完成大部分作业,有的学生却因为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写作业效率低,就更占用休息时间,造成恶性循环。
为了缓解学生睡眠不足的问题,保证学生有健康的作息规律,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吃完早饭再上学,相关部门再次提出统一规范各地中小学上学时间,学生到校时间将不得早于8:20,预计9月新学期强制在全国各地执行。
学生推迟到校时间,家长态度呈两极分化,对老师影响大吗
此前全国中小学上学时间各不相同,多数集中在7点到7:30分之间。个别教育大省,为了抢更多的上课时间,甚至要求学生6点多就要到校,这样不仅有上早读课的时间,还能比其他省份多一节正课的时间。
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是学生头脑最清醒的时间,更利于知识记忆。但是现在大多数学生已经适应了熬夜的生活节奏,早上很难准时起床,家长也想让学生多睡一会儿。
本来推迟上学时间是好事,但是对于工薪族家长来说,就笑不起来了。如果家长是早9晚5的上班族,送完学生上学后,正好顺路上班。若是早8晚5的家长,送完孩子再上班肯定要迟到了。提前把学生送到校门口,不仅不能让学生多休息,反而增加了安全隐患。
除了家长比较辛苦以外,老师也是如此。学生上学时间延长,老师也不轻松,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每天都要比学生到校早,比学生离校晚。尤其是课后延时服务后,班主任老师的责任更重了,下班时间也更晚了,晚上还要熬夜备课完成其他事务性工作。
学生推迟到校时间,无疑也能让老师晚一些上班。学生别看学生只推迟了20分钟到校,老师也能实现早上8点上班的愿望了。要知道此前老师要7点前到学校,8点已经开始上第一节课了。老师休息得好,就会有更多的精力进行备课和作业分析,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
写在最后
此前就有部分地区中小学已经试行了该教育政策,推迟学生到校时间后,面临的新问题,除了家长上班来不及,需要让家里老人代劳或者找托管班以外。
还有一个问题便是,学生上学时间遇上早高峰,交通压力更大了。本来有的学生可以自己上学不用家长送,如今路上车水马龙,家长不放心学生自己上学,只能再次接送。
笔者认为,延迟上学时间,让学生早上有充足的时间自然醒和吃早饭,初衷自然是极好的,但是很容易助长学生熬夜的错误学习习惯。与其让学生熬夜,不如让学生早点睡觉,把没有完成的学习任务,放到早上进行。或许学习效率更好,早睡早起对身心健康也更有好处。
教育政策确实应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也不能有“拍脑门政策”,反复修改最后学生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今日话题:大家觉得中小学生几点上学最合适?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