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陵水县宣布将全面取消中小学校行政级别的信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发布会上,该县相关负责人称:我们在全省率先全面取消中小学校行政级别,让学校的管理层回归教育本位,专心钻研教育业务,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
1)
了解国内基础教育现状的人都知道,很多公办中小学领导都是有行政级别的。这个行政级别与学校的行政建制有关。比如副县级建制的高中,校长的行政级别就是副县级,副校长的行政级别就是正科级。
一般来讲,地级市直属中小学,行政建制比较高,部分高中校长的行政级别能达到正县级。以某三线城市为例,该市直属高中有9所,其中3所是正县级建制,6所是副县级建制。也就是说,市直属高中的领导层中,至少有3个正县级干部。
县区直属中小学,行政建制会低一些。县区管理的中小学,校长的行政级别通常在正科级及以下,极少数能达到县级。也有许多中小学校长没有行政级别,他们主要是乡村中小学的主要负责人。
按照现在的体制,行政级别越高,得到的资源就越多,而这种人为地划分等级,非常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
事实上,在此之前,就有一些地区取消了中小学校的行政级别。几年前济南5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取消中小学校及其干部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职级制,中小学校长不再有处长、副处长等行政级别。
时间再往前推十几年,河北廊坊在全国率先取消了中小学校的行政级别。当年,该市600所学校的行政级别全部被撤销,900多位校长的人事档案从组织部门转交到教育部门,80多名副处级干部、100多名正科级干部和200多名副科级干部走上职业化岗位。
为什么要取消中小学校的行政级别?绝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是:这样才能让教育回归本位。
确实,由于行政级别的存在,公办中小学校行政味道很浓,一些缺乏专业知识、缺乏教育前沿领域长远谋划的行政干部把持着学校的建设,“外行管内行”“学校行政化”大范围存在。这导致教育逐渐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既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也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成长。而取消中小学校行政级别,就是要把校长从“官员”体系中剥离出来,把教师从不合理、且与教学无关的行政性事务负担中解放出来,让教师静心教书,教育回归本位。
3)
虽然部分地区取消了中小学校长的行政级别,实行职级制管理,但一些地区推行的校长职业化、专业化改革却成效甚微,为什么呢?
第一,校长仍由相关部门任命
以前有行政级别的时候,校长由组织部门任命,现在没有行政级别,校长由教育部门任命。无论是组织部门任命,还是教育部门任命,本质上都是上级任命下级,校长的行政背景仍然没有消除,校长依旧是对上级部门负责,而不是对师生、对学校的发展负责。
第二,学校的现代治理改革并不彻底
按照现代化的治理方式,中小学校不仅有独立的家长委员会,也有负责学校教育事务管理、教师评价的教师委员会。然而在很多公办中小学,没有教师委员会,甚至连家长委员会也没有。有些学校即便有教师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也只是摆设,没有实际作用,学校的内部事务还是校长说了算,学校的资源还是由行政主导。
4)
取消中小学校行政级别,可以全面推广吗?很难!
首先,政策上有阻力
公办中小学校是事业单位,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不同层级的事业单位是有相应的行政级别的,倘若地方贸然取消公办中小学校行政级别,会给自己带来政策上的风险,同时增大了管理上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地区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其次,部分地区的试验效果不明显
取消中小学校行政级别,是为了把现在的行政治校,转为教育家治校,但因为各地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学校的内部治理,以及评价机制等等,均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管理方式不更新,实验效果不明显,导致其他地区不看好这种形式的改革。
话说回来,教育体制的创新,离不开整个社会体制的创新。在社会体制不变的情况下,贸然取消中小学校行政级别,可能会降低学校地位,减少学校的资源。因此,我们一定要慎重推进改革措施。
本期话题:你所在的地区,公办中小学校有行政级别吗?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轶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