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影儿
图/来源于网络
我是在一个炎热的下午遇见那个正蹲在地上用抹布擦栏杆的老人的,就在那一瞬间,我的心不自觉地颤了一下,脑袋里飞过万千思绪,但却又好像毫无头绪。
因为有事要办,我没有过多停留,只是匆匆瞥了一眼身材瘦弱的老人便驾车离去。
重庆的6月,35度的天气,年轻人无事都尽量不出门,而她却要蹲在烈日下擦栏杆,我不禁心酸起来。
不知道她的家庭有何变故,竟然让一个老人做如此辛苦的工作,也不知道她的孩子看见了是否会难受。
带着这些疑惑,第2天我又忍不住去了那个公园,小转了一会儿发现那个老人正坐在凉亭里休息。
我走过去跟她打招呼,装作不经意的样子与她聊天,老人很健谈,她告诉我说她之所以出来做清洁工,就是为了不给儿子增添负担。
她和老伴都没有退休金,存款全给儿子首付婚房了,没钱花的时候他们也试着问儿子要过,但每一次都要鼓很大的勇气才开得了口。
为了不让儿媳嫌弃,不让儿子为难,他们就决定出来工作,她在公园做清洁工,而她的老伴儿则在小区里面当保安。
她笑着对我说:“我们这个年龄能找到工作都不错了,能挣一点钱就不用问儿子要钱。”
在那一刻,我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压着一样无比沉重。
他们只是社会中的个例,还是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人老了,最心酸的事情不是腿脚不便,竟是硬着头皮问子女要钱。
养育子女时的甘之如饴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我给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
父母养育孩子并不容易,网上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父母一辈子都怕子女,怀孕的时候怕畸形,生下来以后怕不健康,大一点了怕学习不好,成人以后怕前途不佳,过了25岁又怕ta结不了婚,结婚生子以后又跟着操心下一代。”
从嗷嗷待哺的孩子到独立的成人,父母的付出可以说是不计其数的。
可父母从来没有抱怨过,他们享受这份操心,一直拿孩子当甜蜜的负担。
罗素曾说:“对孩子来说父母慈爱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
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父母更爱孩子的人,他们对子女的付出是不计回报的,在必要的时候,他们可以为了孩子而牺牲一切。
不管吃多少苦,不管受多少累,不管操多少心,只要是为了孩子,父母都无怨无悔。
这就是父母之爱的伟大之处。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河,大山可以让人依靠,河水能给人慰藉。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一直享受着大山与河水的爱抚,时间长了就将其当成了理所当然。
父母也不计较,自认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甚至还总担心自己有哪里做得不好。
年老体弱时的小心翼翼
曾在书上看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在你面前变得小心翼翼,并且事事看你脸色,那是因为他们老了。”
多么心酸而又现实的一句话,多么富有讽刺意义的情景。
小时候我们只是少不更事的孩子,既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又没有赚钱的本事,完全依赖于父母。
可那个时候的我们从不觉得自己亏欠父母,也不懂感恩,甚至总是在父母面前撒娇、发脾气、闯祸。
父母从来没有嫌弃过我们,而我们也总是理直气壮地享受这份爱。
现在父母老了,轮到我们照顾他们了,他们却似乎没有了我们当初的那份底气,而是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平心而论,照顾老人远不如照顾一个刚出生的孩子辛苦,即使腿脚不便,绝大部分老人都是意识清醒的,不会像婴儿一样又哭又闹,一晚上醒好几次。
可即便如此,父母也总是收起了所有的脾气,埋藏了所有的心酸,用一种无限卑微的状态与子女相处。
人老了,最心酸的事情是明明有孩子,却还怕老无所依
老人年纪大了,在儿女面前做小伏低,看人脸色,甚至用讨好的方式与儿女相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安全感。
从心理学上来讲,一个人只有在求人办事,需要依靠他人的时候才会表现出讨好和卑微的一面。
父母年轻时候可以依靠自己,年纪大了,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听使唤,他们开始需要依靠子女,而这就是他们人生当中最大的转折点。
他们不再像从前那般强硬,而是变得无比软弱;他们不敢理直气壮要求儿女做什么,而总是小心翼翼。
父母没有安全感,是因为害怕被儿女抛弃,他们担心子女不管他们,所以不敢惹对方不高兴。
回想子女小时候的顽皮和不管不顾,结局还真是讽刺。
为人子女,最悲哀的事情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百年孤独》里有这样一段话:“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像隔着什么,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
父母健在时,我们总觉得死亡离我们很远;父母不在了,我们才感慨时间的飞逝和生命的脆弱。
可那个时候一切都晚了。
朱自清在《背影》中描述了一个老父亲朴实而纯真的爱,年纪大了,身体发福,他行动大不如从前,可他还是爬过栅栏,迈着蹒跚的步伐去给儿子买橘子。
在别人看来,这或许只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可从父亲角度出发,他是在用尽全力表达最后一次爱意。
父亲在信中写下“离大去之期不远矣”的话语惹哭了许多读者,朱自清感慨于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父亲,读者感慨于自己是否能在有生之年回报父母之恩。
我们总觉得时间还长,却忽略了父母老去的速度,等到良心发现,终于想回报父母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
这是人生当中最悲惨的事情,也是上天对子女最大的惩罚。
人人都会为人子女,人人都会成为父母,不做父母,不知父母恩,这就是后知后觉的可怕之处。
为人子女要时刻保持感恩之心,多想想年迈的父母,多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主动给予,而不是等着父母来要,多给他们安全感,不要让他们在惶恐不安中度完余生。
父母,是你仅有的父母,去了就再也没有的父母。
我是影儿,一个专注于情感领域的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