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镇痛分娩,即人们俗称的“无痛分娩”,它可以缓解相当程度的产痛。
“大多数用了镇痛分娩的产妇都说这是人类之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的医生陈莹莹说。
而长期以来,镇痛分娩在国内普及受限。改变发生于2018年,国家卫健委从全国选出医院,开展分娩镇痛诊疗试点工作,要求到2020年,试点医院椎管内分娩镇痛率达到40%以上。
目前国内镇痛分娩率已有大幅提升,但仍然面临许多问题。麻醉医生人手不够,社会对于镇痛分娩还存在误解,接受度不高。
近日,浙江省医疗保障局、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助力“浙有善育”促进优生优育工作的通知》,规定将镇痛分娩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这意味着,产妇可以通过镇痛分娩减少自己的痛苦,经济上的压力也得到了减轻。
镇痛分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人们在慢慢接受,生产之痛是可以缓解的,它不是天经地义。
模拟产妇镇痛分娩。受访者供图
【1】减轻分娩之痛
7月7日中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儿医院11楼,前一天刚刚生产的乔女士侧躺在病床上,看起来精神还不错。她挂着吊针,怀里的婴儿正汲汲吸取母乳。
这不是她第一次生产,她已经是一个3岁男孩的母亲。2019年,生第一胎时,尽管使用了镇痛分娩,仍远比这次更加艰难。
下午4点多,她开始发作,直到晚上10点,她才宫开三指。宫缩的时候,她觉得疼痛像是从脊髓里发出,透过骨头。她背部疼得发烫,“恨不得拿头去撞墙。”
早在产检的时候,她就听医生介绍有镇痛分娩的方式,可以大大减轻生产时的疼痛。“都知道生孩子很痛,既然有这个技术,在经济条件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肯定是希望自己更舒服一点。”
她同意镇痛分娩。宫开三指后,医生将麻药注进脊背。她几乎是立刻就感觉到一股凉意蔓延,疼痛减轻了七八分。
之后,她感受到的是一种钝痛。腹部在收缩,似乎要把孩子挤出来。这种疼痛可以忍受,她甚至还能下床走路。
此前的疼痛消耗了她大量的精力,打完麻药后,她舒服了一些,没多久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7点醒来,吃过早饭,休息一会。上午10点,顺利分娩。如果没有镇痛分娩,她不知道这十几个小时的疼痛该如何捱过去。
乔女士第一次生子正是镇痛分娩在全国试点推广的开始。
2018年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在全国范围遴选一定数量的医院,开展分娩镇痛诊疗试点工作。同时要求,2020年试点医院椎管内分娩镇痛率达到40%以上。
2019年3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名单的通知》,共有913家医院入选。其中就包括乔女士分娩时所在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近日,浙江省医疗保障局、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助力“浙有善育”促进优生优育工作的通知》,规定将镇痛分娩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
据第一财经报道,已有多地分娩镇痛纳入医保。这意味着,推广镇痛分娩的经济障碍也在减少。
在浙江之前,今年3月8日起,江西调整了分娩镇痛技术涉及的两个项目医保支付类别,“术后镇痛”项目正式纳入医保报销,“麻醉中监测”项目医保支付比例提高。
1月17日起,包括分娩镇痛在内的48项医疗服务项目正式纳入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根据媒体报道,在纳入医疗支付之前,原分娩镇痛价格为2000元,全部自费。如今,分娩镇痛单价下降至1800元,根据职保住院待遇及分类自负政策,产妇实际支付只要几百元。
2021年12月底贵州省医疗保障局下发《关于制定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通知》,分娩镇痛纳入贵州省医保报销范畴,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文件明确和规范了椎管内分娩镇痛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最高限价,县级医院1050元,其计价单位是2小时,超两小时,按每小时200元加收,最多不超过6个小时。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产科主任李家福。摄影:九派新闻记者王佳箐
【2】难以为继的推广
镇痛分娩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技术。
1847年,辛普森首次利用乙醚为一位骨盆畸形的产妇进行了镇痛分娩。1853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生产时曾用氯仿镇痛,加快了分娩镇痛技术在英国的发展。1880年,克里克维兹将笑气用于分娩镇痛,因效果明显而曾风靡一时。
到上世纪90年代末,英国产妇的无痛分娩率已高达90%以上,美国已超过80%,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无痛分娩率也已达到或超过50%。
而在中国,镇痛分娩的使用率长期达不到1%。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产科主任李家福,他作为纪录片《生门》中的主角为人熟知。这部纪录片拍摄于2013、2014年,他说,在那时,华东地区的镇痛分娩率只有0.5%。“0.5%是什么概念,你想打镇痛得找熟人,几乎所有医院都是不打镇痛分娩的。”李家福说。
既然技术早已成熟,为什么一直没有得以推广?
镇痛分娩非常依赖麻醉医生,产妇开始打镇痛,麻醉医生需要全程监控,观察产妇的状态,对药物剂量进行调节。而在国内,许多医院都存在麻醉医生的岗位缺口。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医生陈莹莹说,国内麻醉医生工作强度高,“我们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猝死率非常高。麻醉医生的死亡率比手术中去世的患者还高。”陈莹莹说,“我们要面对的是外科所有科室,也许刚处理完一个凶险性前置胎盘导致大出血的病人,马上又要去骨科处理一个多发性骨折的患者。”
“夜晚危重病人抢救对我们来说,已经压力很大了,在这种高强度下,还要抽出一部分人来做镇痛分娩,相当于我们夜班的强度又增加了。”陈莹莹说。
在实施镇痛分娩的过程中,至少需要两个人在一旁全程检测。与半个多小时即可结束的剖宫产相比,做分娩镇痛甚至可以长达十几个小时。
“这样的工作强度下,回报是多少呢?没有。”陈莹莹说,“甚至可能会有纠纷。”她解释道,硬膜外麻醉对麻醉医生的要求比较高,实施镇痛分娩一般需要三年以上的主治医师。
陈莹莹说,产妇的硬膜外镇痛对麻醉剂量的要求是很低浓度的,因为它要保证两个安全,一个是母亲,第二个是胎儿。除此之外,实施镇痛分娩还涉及到多学科,比如产妇出现血压改变,或者休克的情况,首先要排除是麻醉的原因,还是产妇自己就有一些原发病,或是妊娠导致的,“它对麻醉医生的要求比较高。”
除此之外,社会上没有镇痛分娩的意识。很多人觉得女人生孩子时的疼痛天经地义,“别人都这么生下来了,为什么你不能?”陈莹莹说,“不仅是有老百姓这样觉得,有些不了解分娩疼痛的医务人员也会这样觉得。不仅男人这样说,有的女人也会这么说。”在这样的环境下,镇痛分娩得不到政策支持,百姓接受度也不高,变成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医生陈莹莹。受访者供图
【3】改变
在采访中,李家福和陈莹莹不约而同地提到榆林产妇跳楼事件,他们都认为这个事件对于推广镇痛分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家才知道,原来分娩这么痛,痛得都要跳楼了。”
2017年8月31日,在陕西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妇产科,孕妇马茸茸从5楼分娩中心坠下,因伤势过重,经医护人员抢救无效身亡。
据央视新闻报道,马茸茸生产在即,因为难以忍受的疼痛,要求剖腹产,却遭到拒绝。之后,她自行走出分娩中心,从5楼备用手术室的窗户一跃而下。
李家福说,孕妇对于生产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15%的孕妇可以耐受,45%-60%的产妇会痛得死去活来,15%的产妇无法忍受,甚至可能会失去理智。”有经过分娩之后的妈妈形容,分娩之痛像腰被反复折断,像腹部被无数次捶打。
李家福也曾体验过模拟分娩疼痛,刚到第三级,他就连连摆手,说受不了了,停止了模拟体验。据媒体当时的报道,李家福说:“太难受了,感觉肠子都要被挤出来了。”他曾无数次给产妇加油:再忍一会疼,宝宝就出来了,但真没想到顺产竟然这么疼。
同样在2017年,李家福的女儿生产。刚开始宫缩,“她跟我说,老爸,我疼得受不了了,你再不用麻醉,我就剖腹产。”麻醉一打,女儿的疼痛就减轻了不少,“早上7点打麻醉,中午1点生。她觉得还好,一边玩手机一边生的。”李家福说,“所以从我们国家大多数人来看,推广镇痛分娩势在必行。”
现在医院普遍使用的椎管内麻醉可以将十级的疼痛降到三四级,甚至更低,“大多数用了镇痛分娩的产妇都说这是人类之光。”陈莹莹说。
当产妇进入分娩活跃期,即宫口开到三指,同时宫缩规律时,产妇对相关风险知情并签名同意后,麻醉医生就可以开始实行分娩镇痛。他们会在产妇的背上打一针,通过一条细细的管子接上镇痛泵,之后持续泵注镇痛药物。
镇痛分娩所使用的麻醉药物浓度很低,通常只有剖宫产手术所使用麻醉剂量的十分之一,对于孕妇和胎儿的损害微乎其微。注入麻醉药物可能会引起产妇部分身体感觉到运动神经阻滞,但并不影响产妇走路、吃饭,以及在分娩时用力。
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为例,据媒体报道,2016年,该医院开始推广使用非药物镇痛分娩,通过导乐陪伴、家属陪护、播放音乐、对产妇按摩及针灸等方式,减轻产妇疼痛感。2017年,医院正式启动镇痛分娩,通过硬膜外麻醉减轻产妇的疼痛。
推广仍有一系列的阻碍。根据光明网记者2019年3月18日从武汉市麻醉质控中心得到的数据,31家市级质控单位开展分娩镇痛的例数为4709例,分娩镇痛率为24.85%,不足三成。
改变开始于2018年,国家卫健委决定在全国范围遴选一定数量的医院,开展分娩镇痛诊疗试点工作。2019年,全国范围内选出913家医院作为试点,并要求试点医院在2020年椎管内分娩镇痛率达到40%以上。
2018年,李家福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分娩镇痛在湖北省未列入经物价部门审核的单独收费项目,只能挂靠其他项目收费。
与半个多小时即可结束的剖宫产相比,做分娩镇痛甚至可以长达十几个小时,低廉的收费并没有使麻醉医生的价值得到体现,这也是镇痛分娩普及受限的原因之一。如今,镇痛分娩改为可单独收费,由物价局统一定价。
医院也在加强宣传工作。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的走廊里,也可见分娩镇痛的科普海报,解释分娩镇痛的好处和影响。
“对于要阴道分娩的孕妇,我们医院会有一个产科麻醉联合门诊,对产妇做动员和筛查,看她们是否愿意和适合使用镇痛分娩。”陈莹莹说。在产房,24小时有一名麻醉医生和一名麻醉护士值班,专门负责镇痛分娩的麻醉工作。
李家福正在手术。医院供图
【4】麻醉医师进产房
目前,我国镇痛分娩的使用率已经得到大幅提升。李家福提供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数据,5月的镇痛分娩率为5月为81.9%,6月为93.2%。
“除了一些来不及上镇痛的产妇,比如她一到医院,就在急诊科生了。或是上镇痛需要的检查结果还没出来就生了。又或是有禁忌症,比如她的脊柱畸形,不能打麻醉,其他的产妇基本都可以使用镇痛分娩。”李家福说。
但镇痛分娩在国内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甲医院的镇痛分娩率有所提升,而许多县级医院、乡镇卫生所使用镇痛分娩的比例还很低。
伴随着镇痛分娩普及而来的,还有纠纷。大部分的产妇都愿意通过镇痛分娩,减少自己的痛苦,但李家福遇到过产妇的婆婆不愿意用镇痛分娩的情况。
不久前,中南医院就有一个产妇镇痛分娩之后,婆婆不认账了,说“你为什么不跟我说就打了”,闹着要医院退钱。医生说,用镇痛分娩只需要经过产妇的同意,不需要婆婆签字,她还闹到医院行政楼。“这可以看出产妇在家的经济地位,也侧面说明,还是有一部分是经济比较困难的。”
“最好能够把分娩镇痛纳入医保报销的范围,再提高报销的定额,让部分经济困难的病人用镇痛分娩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李家福说。“普及镇痛分娩还要解决两类人,一种是用不起的人,一种是婆婆不让用的。”
李家福介绍,目前医疗有四个变化: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诊断精准化、治疗舒适化。“第四条非常重要。”李家福说,现在国家提倡生三胎,“如果产妇生第一胎就疼得死去活来,怎么还愿意生二胎三胎?”
他补充,对于产房也有三个衡量标准:一是陪伴分娩,允许产妇的父母、丈夫、姐妹进产房陪同分娩。二是允许自由体位分娩,可以不总是躺在床上,还想听听音乐、起来走动。三是麻醉医师进产房。“无论从文明的程度,还是治疗舒适化的程度,还是产房的现代化来看,都应该有麻醉医师进产房。”李家福说,“麻醉医生能够对每一个人,只要你有需求,我就给你镇痛分娩。”
九派新闻记者 王佳箐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