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毛茸茸小爪子
谈及青少年霸凌事件,许多人想到的可能是校园内外同龄人之间的霸凌现象。但其实,成年人对青少年实行霸凌,甚至施暴,也时有发生。
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件小学家长对一名9岁小学生校园内施暴的事件。
今年5月26日上午,宜宾某私立学校三年级一班女生小伊(化名)的母亲王某、外婆罗某琼将罗女士9岁的儿子小遥(化名)从三楼教室拖拽至一楼,并采用扇耳光、击打头部的伤害行为对小遥实施暴力,致其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并产生心理阴影。
据报道中描述,事发的原因是因为被打的男孩之前撞了施暴家长的女儿,虽然事后被打男孩和家长都向对方道了歉,但没想还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虽然有关机构已经介入调查并已处罚施暴家长,但被打男孩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已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每每听闻这样的新闻,心中总是惊讶、愤怒,然后陷入沉思。
现在,校园霸凌、甚至成人对青少年施暴的事件层出不穷。前有“拿刀捅死自己女儿男同学的父亲被判死刑”,后有“两大人对9岁孩童施暴打成轻伤”。
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免受其他同龄人甚至是成年人的霸凌或施暴?当孩子可能遭遇了霸凌时,我们又该如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呢?
首先,我们要保持对孩子的及时关注,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
这里不仅仅是指要和老师保持联系,掌握孩子的学业情况,也不是要求家长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而是家长应该对孩子每天的基本情绪、日常行程有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因为如果孩子一旦出现异于平常的状况,家长就要警醒,这可能是孩子遭遇了校园霸凌的信号。
比如孩子的身体表面无缘无故出现瘀痕、抓伤等伤痕,个人的物品经常无故丢失或破损,突然厌学甚至装病逃学,情绪异常,不愿与人交往,甚至拒绝谈论任何学校或同学之间的事情等等。
孩子如果出现了以上这些情况,甚至更严重的情绪变化、自我伤害的行为,家长该如何与孩子沟通,了解真实的情况呢?
在与孩子讨论类似校园霸凌等问题时,家长需要一些技巧。
第一、家长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家长得知孩子可能受到时,感到愤怒是很正常的。但是家长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保持理性,不要在孩子面前爆发。因为这会再次吓到孩子,让他很难坦诚地跟你诉说自己遇到的难题,甚至让他陷入自责和无助的情绪。
第二、在与孩子沟通时,要用观察、描述的谈话方式开启话题。
你可以把你平常观察到的孩子异常之处描述给孩子,引导他说出问题和原因。
比如你可以这样说:“妈妈发现,这周每天早上你好像都特别不想去上学,你还经常都说肚子痛想请假,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第三、在开始沟通后,要保持平等、开放的沟通氛围,学会倾听,理解并共情。
平等、开放的沟通氛围,更有利于孩子放松心情,以真实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在平时,父母可以尝试每天和孩子分享各自开心与不开心的事情,以及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通过这样的讲述,可以帮助孩子增强适应性和共情能力。同时,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能理解自己的。
只有让孩子有了这样的感知,才能引导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经历,向大人寻求帮助。
当孩子一旦开始讲述自己的事情,要学会闭上嘴,静静地倾听孩子的讲述。从孩子的讲述背后去理解、发现事情原委。不要急着下定义,插嘴,堵上了孩子倾诉的欲望。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不愿意开口讲述,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画画或者写作,让孩子描述一天的经历,帮助他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了解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情。
第四、肯定孩子的情绪,告诉孩子保护他是你的责任。
这一点,是当孩子有可能被成年人霸凌,或者施暴时尤为重要。
如果孩子被欺负,甚至是被一个权威的成人欺负时,他可能会觉得这件事很羞耻,是自己的错误造成的。这时你可以跟孩子一起探讨问题可能的原因,并且保证你会站在他这一边。
当一个人的情绪被旁人接纳,是最能产生安全感的时刻。尤其当孩子向父母释放情绪时,家长一定要接纳,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产生安全感,将真实想法表达出来。
比如可以这样说:“很多人都觉得被人欺负是件丢脸的事情,所以他们不愿意承认。而且他们可能担心如果说出来,事情会变得更糟。妈妈觉得这种感觉可以理解,但确定你没有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是我的责任。”
家长可以通过肯定孩子,鼓励他分享出自己的经历,同时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在经历这类事件后的情绪反应,比如羞耻、恐惧,告诉孩子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是可以被理解的,他有产生这些情绪的权利。
通过以上的一些技巧,了解到一些真实情况后,家长应及时与学校反映情况,让学校重视,并与学校一起想办法解决此类问题。如有必要,家长甚至应该考虑使用法律等武器保护孩子。
如果家长与孩子沟通起不了作用,就要尝试借助外界的力量解决问题,比如考虑带孩子去见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及时主动地与老师沟通等,寻求新的解决办法。
孩子遭遇了校园霸凌,理所应当会得到家长的重视。但是,如果孩子是霸凌者,家长其实更加需要重视与反思。
比如之前《少年的你》中,那个施恶最后被反噬的少女恶霸魏莱。她是可恨的,但她也是一个彻底的悲剧人物。
当她哭着求陈念不要报警时,她说因为复读,她的爸爸已经一年没有理她了。
而她的妈妈在警察上门沟通时,竟认为是被欺负的孩子内心太脆弱,自己的孩子没什么大错,且女儿的前程不能因此受到影响。
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魏莱成为欺凌者,其父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少年的你》中有一句台词是这样说的:我们就变成大人了。但是,从来没有一节课教过我们,如何变成大人。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当成人批评、指责孩子为什么会有霸凌他人的行为,事后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在平时孩子的成长中作为父母有没有缺位,有没有给孩子正向积极的引导。
校园霸凌绝不仅仅是个别特例,家长在引起重视的同时,也更应明白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陪伴与引导。孩子的安全成长,也需要家长的时刻关注与呵护。
保护孩子是成人的责任,但无论是被霸凌者,还是施暴者,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家长都应学会理解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处境,从孩子的立场关心、帮助孩子。
愿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温暖、有爱的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