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的故事里,藏着走出精神内耗的秘诀

今天,“二舅”刷屏了。在一段11分钟的视频里,up主“衣戈猜想”讲述了自己二舅一生的经历。网友表示视频“后劲很大”,许多人说自己被治愈了。正如作者的自述一样,“四肢健全,上过大学,又生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理应度过一个比二舅更为饱满的人生”。这也是作者认为自己的“精神内耗”被治愈了的原因。

众多网友口中的“精神内耗”,再一次引发关注。

什么是精神内耗?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一天没做什么,但常常感到心理疲倦——

比如,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反复纠结别人的看法,越想情绪越低落……

比如,面对更优秀的同事,心理会非常不平衡,然后给自己施加更多压力……

比如,一件事情没做好,就觉得自己很失败,一无是处……

这种思想的拉扯,就像消耗体力一样在消耗精神,所以这种疲倦不是体力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如何走出精神内耗?“二舅”的故事里,就藏着走出精神内耗的秘诀。

1、学会接纳平凡的自己

精神内耗者通常对自己有很高的期待,力求完美,一旦不能如愿,就会陷入内耗状态。其实,完美主义往往是“从0到1”的最大阻碍,我们要记住,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该怎么做呢?

首先不要给自己过多的预设。一件事情开始执行就是一种成功,在执行的过程中,再慢慢调整优化,先易后难,从60分一点点修正到80分、90分,不追求100分。

不要再自我暗示“别人能做到我肯定也能做到”了,接纳“做不到的自己”,做事前不如在心中默念这句:

全力以赴就好,哪怕不成功也没关系,找到不足之处就是胜利。

2、学会把“自己”与“他人”分开

《被讨厌的勇气》中,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一个概念:课题分离。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分清楚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别人的情感,什么是自己的情感。

比如,你怎样做一件事情是你的事,不论对错,能够自己去承担后果就够了;别人的想法是别人的事,你无须按着TA的想法去做,更不用过度在意TA的看法。

3、做好自己能掌控的事情就够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史蒂芬柯维博士提出了影响圈、关注圈、控制圈的概念。

控制圈是我们能够直接控制的,比如我们的思想,语言,行为等等。影响圈是我们通过自己的言行可以影响的,比如他人的看法,事情的结果等等。关注圈是我们关心的事情, 但暂时还影响不了。

比如,偏心的上司、无能的下属、不合理的制度……这些事情我们不能控制,如果过分关注这些,我们只会变得心浮气躁。

但那些高效能人士,更关注自己能控制和影响的事情,做好这些事情,来提升自己,从而扩大自己能够掌控和影响的范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4、扭转信念,不纠缠过去

心理学家埃利斯有一个著名的情绪ABC理论,A指事实,C指感受,B则是信念。

即:产生什么样的感受,不是取决于事实本身,而是取决于你的信念。

比如,一次任务的失败,被上司臭骂一顿,有些人可能觉得,在领导这里恐怕前途已尽了。但其实,这只是你的信念,而不是领导的想法。因为一次工作失败,并不一定导致你升职无望。事实上以后的工作机会,你完全可以做好,一样会加分。

所以,不断后悔已经发生的事情,只会让自己处于精神内耗,不如尝试转换信念,着眼未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史铁生在一篇文章中写到:

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这三个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前面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如果不能在超越自我局限的无尽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么史铁生的不能跑与刘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都是沮丧与痛苦的根源。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郑楚翘 编辑:郑楚翘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