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延迟退休到65岁,单位50岁就辞退你,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先讲一件真事:

196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雇员年龄歧视法案”(ADEA)。这项法案要求,企业和雇主不得对40岁以上的雇员产生任何歧视。

美国国会认定,年龄较大的雇员在工作中或是失业后重新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国会通过了这项法案,该法案适用于雇员20人及以上的企业。

这是1967年,美国就在做的事情。

这份雇员年龄歧视法案,包含了哪些对于雇员的保护呢?

此法案规定,雇主因为年龄问题而拒绝雇佣求职者或解雇在职人员的行为都是非法的。不仅如此,该法案还规定,雇主因为年龄问题在赔偿金、雇佣条款、雇用权利方面其实雇员,也都是非法的。

其中一个很关键点的信息就在于,雇主不得在发布招聘信息时,把年龄规定包括在内,除非年龄规定是“实际职业必须资格”。

而这个所谓的“实际职业必须资格”,在绝大多数职业中并没有这个要求,换言之,美国绝大多数企业招聘,都不得把年龄限制在招聘信息中。

如果把这个标准套入到国内,我估计90%的企业招聘信息都是非法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他们的的确确都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然了,对比的目的不是为了显摆,而是为了改变以及给出一个大致的方向。因此,我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未来也必然要出台相应的规定,来保护高龄员工的权益。

在美国,这项法案的实行标准也有着一套严格的规定和流程。假设员工认为企业违反了“雇员年龄歧视法案”,那么该员工就可以对雇主采取相应的行动。

“均等机会工作委员会”(EEOC)可受害的雇员或求职者介入调查,并执行法案。法案执行后,受到歧视的雇员则可以获得企业的赔偿金,雇主也会被要求给受到歧视的雇员提供工作机会或晋升机会。

不仅如此,美国衍生出的其他法案,还会保护举报员工的安全,以防止被上司恶意报复。

这就是美国完善到不能再完善的《劳工法》,以及与之配套衍生的一系列法案。

这个法案能够给我们什么警示?

如果延迟退休到65岁,单位50岁就辞退我,那时候找不到工作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回答的话,可能会比较“无情”。经济学会告诉你,市场的选择和淘汰是必然的,优胜劣汰和竞争优势是必然的,而年龄也是竞争优势之一。

因此,经济学会告诉你,那你就去找适合50岁的人干的工作,例如看大门、保洁、清洁工等等。

但是,社会不仅仅只是经济学的全部组成方式。

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最优解,我们还要看到个体的生活以及未来的组成方式。对一个高龄员工来说,你让他从单位里离开去看大门,去保洁,去当清洁工,这不是不行,但会不会对当事人产生较大的心理冲击和经济压力呢?

这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事情。

因此,类似的“雇员年龄歧视法案”,我认为就非常有必要。

这一点不仅仅适用于高龄员工,同样也适用于35+的中年员工。

现在我们很难看到高龄员工,那是因为延迟退休还未正式出台。但未来一旦延迟退休,势必会造成较恶劣的影响。

而35+的职场困境,也被说了几十年了。

别说未来高龄员工难了,在今天中年员工就已经很难了。对大多数35岁+的员工来说,一旦被辞退被失业,所遭受的打击是前所未有的。

毕竟职场中的大拿也好,高手也罢,终归还算少数。因此,对于中年和高龄员工的保护就显得非常必要,这是有必要出台的“硬性规定”,而不是凭着自我企业良心去约束,因为良心这东西,是根据大环境来恒定的。

如果大家都靠企业自觉,靠社会舆论谴责,那是没有什么实际性作用的。就如同过去没有双休日,没有八小时工作制一样,在不同的大环境下,我们的要求以及企业的“自觉性”都不一样。

我们不可能拿过去的标准,来要求今天的企业,企业需要学会与时俱进,职员同样也要学会与时俱进。今天的年龄歧视就应该被改变,而不是还像上个世纪一样,认为这理所应当,认为这合情合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很喜欢罗翔说的一句话,他说:“法律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

而不触犯法,那只能说明你的最低道德水准没有问题,仅此而已。在禁止年龄歧视这件事上,如果也用法律来约束企业的“最低道德要求”的话,会不会能够改变这一局面呢?

当然了,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还需要照顾到企业的人力成本、经营成本等问题,不能以偏概全,一意孤行。

只要先让企业的成本降下来,再来思考法律对此的硬性规定,方才有另外一条路径。

当然了,在我过去的时间里,我和很多人也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大多认为这个方法不可行,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员工之间的能力竞争等等,这些问题也被我们放在了台面上来讨论。

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在那些发达国家中来看,我们就可以知道,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和员工的年龄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我们最多只能说这是关联性,而非因果性。

美国1967年颁布“雇员年龄歧视法案”,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美国的发达和公司的竞争力。因此,我们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思考方式应该是“怎么去达成?”而不是“我们做不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还是那句话,对比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方向和差距,而不是制造悬殊感。

而这个问题的唯一解决之道,纵观可以借鉴的所有国家,唯一的方式就是硬性规定去禁止并处罚企业这么做。

还是那句话,我们应该去思考的是“怎么做”,而不是去思考“做不到”。

END.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