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43楼编辑部 精神一米七
原创首发:妈妈网育儿(ID:mmwyuer)
最近暑假,正值高温,又到了玩水旺季。
但这项清凉、快乐的夏日必备活动,背后却有不少危机:
暑假以来,学生、孩子溺亡事件频频发生,这数字看得人触目惊心。
关于溺水的安全教育时常都有强调,很多学校都会发防溺水的通知提醒,但是年年都会发生这样痛心的悲剧。
很多时候不是家长不上心,或是把千叮万嘱的话当耳边风。
意外之所以成为意外,是因为它真的“出其不意”。危险,往往就潜伏在意想不到的细节中。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好好扒一扒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溺水危机。
1
泳衣颜色没选对,
很可能会致命
防溺水,有一个细节经常被家长忽略,那就是泳衣的颜色。
大家可以仔细看看下面这张图:
一个穿蓝色短裤的男孩潜到泳池底部,结果瞬间“隐形”。
泳池的环境与蓝色、暗色的泳衣几乎融为一体,万一孩子真的溺水了,家长其实很难辨认出孩子的位置!
那穿什么颜色的泳衣会比较显眼呢?
美国一家从事水上安全、培训和风险评估的公司,对此进行过一项测试——
将14件不同颜色的泳衣浸入深色或浅色的游泳池和湖泊中,然后观察哪种颜色的泳衣更容易被看见。结果发现:
浅色池底:
荧光橙色和荧光粉色最容易被看见,而浅蓝色和白色几乎和泳池颜色化为一体。
其他颜色较深的泳衣也能被看到,但万一水不够清澈,或是有阴影遮挡时,其实能见度也比较差。
深色池底(类似于深色湖泊、海洋环境):
荧光橙、荧光绿和荧光黄是最明显的,其他颜色几乎都受深色背景影响,视觉上颜色产生了变化,能见度一般。
湖泊、开放水域:
能见度表现最好的还是荧光色,分别为荧光黄、荧光绿和荧光橙色。
在水中沉到0.6米左右时,其他颜色几乎都看不见。
(当然啦,这个结果还会受其他客观因素影响,如湖底颜色,水的能见度,光线强弱,水流等)
总的来说,给孩子穿泳衣,最好选择明亮、鲜艳、对比强烈的颜色,尤其是荧光色。
如果没有类似的泳衣,那么买颜色鲜艳的泳帽也是可以的,尽量确保孩子身上有能见度高的配色存在。
还有一点要记住的是,尽管鲜艳的泳衣可以提高能见度,如果没有家长的有效看管,那么孩子穿什么泳衣,都是白折腾!
当孩子游泳时,咱们要提起十二分精神,积极紧跟孩子的动向,不要顾着玩手机了!
孩子们在溺水时候的表现,和家长刻板印象中的溺水,其实是完全相反的。如果不留心看管,很容易错过挽救孩子生命的机会。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咱们一起接着往下看。
2
真正的溺水
并不像你想的那样
有人或许会有疑问:溺水还能有什么表现?一看孩子呼救、挣扎、反复拍打水面,不就能知道TA正在面临危险了吗?
局长给大家看看这么一个案例:
芬兰一名男孩跟着家长一同到游泳馆游泳,期间他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误从泳池儿童区游至成人区,从而遭遇溺水。
他挣扎了整整4分钟,路过的大人却全都对此“熟视无睹”……
幸运的是,最终小男孩还是被一旁的女士发现溺水,及时送医后便得救了。
男孩在众目睽睽下拼死挣扎,其他大人却冷眼旁观,这真的是因为他们冷血吗?
事实上,他们可能真的察觉不到男孩在溺水,而真正的溺水并不像你想的那样!
电视剧里,我们常看到溺水是这个样子的↓↓↓
溺水者张皇失措,总是伸着胳膊上下乱挥,大喊大叫……
实际上真正的溺水非常安静,看上去跟玩水差不多。
大多数人在溺水时,其实会因为紧张而变得肌肉僵硬,再加上手臂忙着划水,根本不可能伸出水面;
鼻子、嘴巴也时浮时沉,喉咙呛到水后,想呼救也很难发出声音,甚至会缺氧,一般不超过5分钟就会失去意识,最多10分钟就会死亡。
局长总结了儿童溺水的6大特征,大家可以结合下面文字进行对照:
● 头沉入水,嘴巴在水上面,呼吸急促或大口喘气。
● 头向后倾斜,嘴巴开开合合,双眼紧闭。
● 头发散落在额头或者眼睛上。
● 身体垂直,双腿直立,看上去好安静。
● 像爬楼梯似的,但无法探出水面。
● 宝宝戏水一般会发出玩闹的声音,如果发现孩子突然安静,家长应当引起注意。
若发现孩子没有任何动静时,要及时拉一拉孩子,看他是否正常。
3
洗手间
是儿童溺水高发区
据统计,4岁以下的宝宝发生溺水的主要场所并不是在户外,而是在家里。
水桶、浴缸、脸盆、水缸、马桶等,都是儿童溺水的重灾区。
要知道,只需要几厘米深的水,就可以造成孩子溺亡;对于婴幼儿来说,如果不慎跌入水桶、浴缸,只要水面能盖过口鼻,就很有可能引起溺亡。
所以,平时在家里,家长也不能放松警惕:
▲ 家里的水桶和浴缸使用完后,务必及时清空掉积水。
▲不能单独留孩子在洗手间,特别是洗澡的时候。
4
夏季如何防溺水,
如何自救/救别人?
避免悲剧发生最好的方法,就是防患于未然,防溺水教育真的可以算是每位家长、孩子的必修课。
好啦,今天的科普就分享到这里,愿所有孩子都能平安健康。
文本作者:43楼编辑部 精神一米七。关注妈妈网育儿(ID:mmwyuer),500万妈妈都在看的母婴公众号,每天分享实用的育儿知识,让你成为更好的妈妈。转载请联系妈妈网育儿(ID:mmwyuer)。
本期编辑:精神一米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