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达不到60%,大学专业立刻停办,安徽新举措引来众多吐槽

就业率达不到60%,大学专业立刻停办,安徽的新举措为何引来众多吐槽?只是从表面看,就业率的准确度一直遭受质疑;透过表面看,新措施执行虽然有两大困难,但总比没有要好。接下来,就听缪老师给你掰扯几句。

一、迷雾重重

大学的就业率仿佛是个谜,没几个人能说清它的计算方式,更没几个人能说清它的准确度。我来说几句实在话,哪些大学毕业生会被计为“已落实就业”呢?第一类,找到工作单位的;第二类,确定深造去处的;第三类,确定出国去向的;第四类,考公考编上岸的;第五类,灵活就业的。看上去很似乎很明确,但其实第一类和第五类都多少有点“水分”。

第一类的水分在哪里?有些学校为了让就业数字看上去更“美观大方”,不惜要求学生提供三方协议再发放证书,尽管这种做法被三令五申坚决禁止。校有政策,生有对策,为了顺利拿证,很多学生弄虚作假,老师学生心照不宣,各取所需。

第五类的水分在哪里?“灵活就业”这四个字本来就足够灵活,什么样的所谓“就业方式”都能装到这个筐里面。号称要创业的、开了网店卖货的、有个自媒体账号的,甚至有个游戏账号都可以被认为是“电竞选手”,以上这些都可以算作是“灵活就业”。

一年又一年,哪所高校的哪个专业,就业落实率掉到了90%以下?恐怕两只手、两只脚都数得过来吧?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对大学就业率数据抱有怀疑的态度,是不是再正常不过了?

二、根深蒂固

就业率数据的“模糊”,让“停止招生”的措施看起来那么虚无缥缈,更何况文件中的说法是“连续3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60%的专业暂停招生”。在很多人看起来,不管哪一所大学,在就业率计算方式不变的情况下,都很难连续3年就业落实率低于60%,这样的措施形同虚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除了就业率的计算,想要“动一动”大学的专业还有一重困难,那就是大学内部结构的“根深蒂固”。大学新开设一个专业绝非易事,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招收学生全都要跟上,没有三年五载的积累,一个专业很难得到认可,更别提想要在学术界占据一席之地,一个专业至少要有几十年的沉淀。

让一个专业暂停招生,老师和学生怎么办?学院和领导怎么办?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实实在在的问题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三、一元复始

有一副对联叫做“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上联说的是“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下联说的是“天地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了”。尽管把就业率与专业的存亡挂钩,多少显得有些“遥远”,但我依然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长久以来,被称为“象牙塔”的高校似乎是一片隔绝在社会之外的“净土”,这里存在着一套不为外人所知、所理解的行事规则,这套规则周而复始运行了很多年,很少有什么改变。俗话说得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从外部给一些压力,引发高校话事人的一些思考,改变一些“墨守成规”和“因循守旧”,鼓励一些“大胆创新”和“独辟蹊径”,应该是好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四、寻章摘句

这个“就业不行就停办”的说法,来自于安徽省的《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这一份《通知》中明确提到“连续3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60%的专业暂停招生”。

我要重点说明的是,这一份《通知》是长达万字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省内高等教育建设2025年之前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就业率与专业的存亡相捆绑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不要为了一句寥寥十余字的话,去喷一份长达万字的文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安徽近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放眼全国的省会,有几个比合肥能打?京东方也好,科大讯飞也罢,都在引领安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众多科研院所在背后助推,让整个安徽的产业结构创新显得如此欣欣向荣。如果高等教育的脚步跟得再紧一些,安徽的未来不可限量。

“连续3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60%的专业暂停招生”,你认为这项措施是空中楼阁还是颇有意义?对安徽的高等教育,你怎么看?来评论区聊聊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你就像风一样经过这里,愿你停留的片刻温暖舒心。原创不易,期待你的点赞和转发。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