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要想存住钱,必须要先改变思维,再改变行为。
思维是什么?这几年我跟很多年轻人都聊过天,发现他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是:把钱不当钱,完全没有70后和80后的那种透在骨子里的节俭。
我曾隐晦地问过他们为什么。
虽然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但大体上却又出奇的一致。
觉得自己以后能够赚大钱,趁着年轻就应该买买买,应该吃喝玩乐
享乐主义,贪图美食和旅游,对赚钱这件事提不起特别大的兴趣
逃避,利用酒精和性来满足自己枯燥乏味的生活,以期望和他人达到某种“精神共鸣”
这是我自己观察和聊天得出来的结论。
不过以上三点,算是明线了,一般人都能够猜得到原因,不过明线的背后,其实还有一条隐线。
以90后为起点,独生子女很多,包括00后,他们的生活从生下来就被父母过分溺爱,体会不到80年代此前的辛劳,也因为被溺爱的原因,对金钱的概念不是特别清晰,因此造成了一种自我高度膨胀的满足欲望。
我想要什么、想喝什么、想玩什么,今天就一定要去达成这个目标,如果不能达成,我会感觉心里有蚂蚁在爬,会浑身不痛快。
这是很多年轻人自身的毛病,以自我为中心,对物质的膨胀欲望很高,更注重眼前,较少考虑到未来,甚至干脆不考虑,逃避主义。
这代年轻人,是经历过经济腾飞高速增长的时代,于是很容易联想到,自己未来的生活应该是越来越好的,不过以这两年疫情黑天鹅的冲击,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如果兜里没钱,怎么度过黑天鹅?
在这样一个物质高度发达的时代,金钱不仅仅是一种自我实现目标的工具,它更是一种对冲风险、抵御风险的金融资产,年轻人不仅要把赚钱看的很重要,存钱其实也应该同等重要。
年轻人也应该学会既要开源,也要节流。
年轻人如何改变自己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呢?
有一个不错的思维工具可以借鉴的是,经济学思维。
换言之,年轻人只有足够理性、足够衡量消费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够把金钱的效率最大化。
举个一个简单的例子,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沉没成本的概念,大意说的是如果你去电影院买了一张电影票,看了半个小时,发现这电影很难看,但很多人大概率还是会接着看下去?
为什么?来都来了,票都买了,钱都花了,这电影哪怕是哭着,也得看完。
这是很多人的思维逻辑。
但沉没成本告诉我们,当你发现电影难看的时候,就应该提前一个小时离场,因为当你买票的那一刻,你已经付出了看电影的成本,如果看电影的收益达不到你的预期,最理性的选择应该是直接离开,而不是浪费这一个小时看一场影响自己心情的电影。
因而,在经济学的眼里,钱不仅仅是货币,“钱”还可以是时间、心情、各种喜怒哀乐的情绪。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当你彻底理解“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你大概率就会理性开销,对于钱的认识程度,又会更深一层。
今天你陪朋友去喝酒,放弃的就是今晚你学习的机会,而去喝酒的成本,就是你放弃了同时间做其他事情可能的成本。
过去我朋友也经常会叫我去酒吧闲坐、吃个饭,有时候和朋友聊聊会很有趣,但更多的时候,只是单纯无意义的玩游戏,有时候我会开玩笑说:“跟你们每周聚餐一两次,不仅开销大,我还得赔上自己写一两篇文章的收益,我亏大了。”
你看,这就是金钱的概念,这就是“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的概念。
我们假设,一个人一个月的开销是三千元,其中有两千元是必需开销,例如吃饭、房租、交通等等,还有一千元,是非必要开销,例如衣服、鞋子、更多的化妆品、吃喝玩乐等等。
一个月一千元,一年下来就是1.2万元,除开我们花钱的经济成本之外,我们还要计算每周花钱的时间成本。
手机上购物、酒吧餐厅里吃饭,按照一周两个小时来计算,一年52周,那就是一百多个小时,如果你把这一百多个小时和一年的1.2万元,拿去报考一个专业技能班,那么你的收益就会远远大于你所开销的无意义上。
这是即时满足和延迟满足的区别。
当然,我也会诚挚建议,适当的娱乐有助于我们发泄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年轻人如果没有愤怒、没有一些冲动,也不算年轻人了。
但这其中的度,应该是我们可以去主动掌握的。
即时满足的年轻人,不开心就会购物、暴饮暴食、喝醉等诸如此类的不健康习惯;而那些崇尚延迟满足的人,在面对此类情绪问题的时候,反而会通过健身、学习的方式让大脑产生足够的多巴胺开心起来,并且还能够进行自我增值,投资自己,一举两得。
浅层的欲望,是物质欲望,是即时满足;而高层的欲望,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欲望,尽管这可能需要多年,但带给我们的精神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
因此,年轻人应该掌握一些经济学思维,掌握一些理性消费习惯,知道成本和收益的概念,这是非常底层的东西,一旦你知道了这些,在面对电影看到一半该走不走?什么时候买衣服最合适?要不要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无意义的社交关系上等这些问题上时,你会有一个通用的模板,知道到底该如何选择,才是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例如,比起一两千的手机一年换一次,和五千的手机用四五年,类似于这样的选择,你就应该知道选后者。
在面对是不是应该过早地追求恋爱,以及人生只有恋爱这样的问题上,你就应该知道,以延迟满足的角度出发,年轻人最重要的事情,永远都应该是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收入的能力,而不是把时间全部拿去陪一个你自己都不知道未来是否会结婚过一生的伴侣身上。
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一个更实用的技巧是,当你想要花钱付款的时候,先停下脚步,在内心思考五秒钟,我现在买的这个东西,真的是我非卖不可的吗?还有其他的替代品吗?未来几年,我真的不会后悔吗?以及,我必须要买它的理由是什么?
当朋友邀约你参加饭局的时候,同样的,你也可以在内心问自己,上一次我们聚会是多久?这次是否有重要的事情要商谈?这次饭局非去不可吗?如果我不去,朋友能不能站在我的角度理解我?
以上,是从思维和行为的角度去分析,年轻人应该怎样存住钱,我的建议依然偏向于实用性和底层原理,年轻人趁着年轻,应该多投资自己,增值自己,这是最佳的理财方式。
除此之外,强制自己每月建立消费账户和储蓄账户,定投基金等等,都可以帮助我们培养一个良好的消费习惯。
但我要说的还不仅仅只是这些。
鉴于消费主义在21世纪的泛滥,很多普通的工薪阶层反而被消费这架马车所捆绑,不说即时满足了,就连透支未来这种借贷,只为了消费,只为了买昂贵的化妆品,这也是很多年轻人的不良消费习惯。
说到底,今天的年轻人对于物质的过度渴望,某种意义上其实标志着,今天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已经极度匮乏,因此才会在物质世界中寻找自我意义、寻找自我价值,以及身份认同感。
你穿的阿迪、我也穿的阿迪,这就是身份认同,在某种意义上,我跟你是一类人,我们有着相同的喜好,穿着同样品牌的衣物鞋子,这是消费文化背后的身份认同。
年轻人每周末渴望酒精带来的刺激,也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压力,这同样也是一种自我宣泄的途径。
而要想彻底改变,我们就应该从源头解决,既然我们需要身份认同,需要宣泄,我们能不能采取更为健康更为经济的方式?
例如,把每周喝醉,改为每周长跑,同样的大脑获得多巴胺,同样的宣泄途径,既节省了金钱,还健康了身体。
当你热衷于买品牌化妆品和名牌衣物的时候,考虑到你的收入能力,我们能不能换一种习惯?把你渴望通过物质获得的身份认同,改为内在的身份认同?例如,我喜欢村上春树,我对经济学很有兴趣,这其实也是一种集体,也是一种寻找身份认同的方式。
只不过,和大牌衣物相比,喜欢村上春树的人群显然要更少一些,但互联网的优势就是把人聚在一起,尤其擅长把相同爱好的人聚在一起。
当我们说年轻人存不住钱的时候,有时候并不是年轻人不知道这样很花钱,更多的时候,其实是年轻人找不到比花钱更有效更快捷来获得价值满足的方法。
一个坏习惯的改变,需要我们用一个好习惯去替代。
要想改掉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你必然需要找到新的习惯替代回路,你需要在周末找到替代和朋友一起喝酒的方式,例如和朋友一起运动。
你也需要找到替代购物的方式,例如买一些自我增值的书籍,并在闲暇的时候看完它。
当你感到心情郁闷焦虑想要美食一顿的时候,不妨试试冥想,在不花钱的情况下,一样可以解除你内心的不快和焦虑。
年轻人要想存住钱,必然需要学会一些新的好习惯,去替代消费主义的坏习惯。
更重要的是,你必须清楚,我为什么会陷入消费主义?尤其是,这件商品并非我必需品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你就需要知道,我买它,并不是因为我生活真的需要它,而是我的心理需要罢了。
只有找出你心理需求的根本原因,再用其他方式去替代安抚你的心理,哪怕是焦虑和宣泄,也并非需要通过买买买的方式来达成。
要改变花钱的习惯,你就必然需要找到一个不花钱的习惯,去替代。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