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228天
在《不为清单:事成不是因为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中,精读君提到,逆向思考,运用清单思维,列出“不为清单”,我们更有条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不为清单”之所以有效,一个原因是,为和不为具有不对称性。做一件事,未必能提高成功概率;不去做会导致失败之事,却能切实提高成功概率。
这种不对称性很常见。其中一个典型表现就是负面偏见:相比正面信息,人们对负面信息更敏感、更容易过度反应。
负面偏见有什么具体表现?怎样应对?关于这些问题,读友们可以参考精读君通识词典词条《1741:负面偏见》。全文附后,期待你能读有所得。
精读君
《1741:负面偏见》
前置思考
请回顾禀赋效应中关于损失厌恶的一段材料,并思考:这给你什么启发?
损失厌恶指的是:大多数人对损失和获得敏感程度不对称,面对损失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快乐感。
假设有这样一个赌博游戏,投一枚均匀硬币,正面为赢,反面为输。如果赢了可以获得50000元,输了失去50000元。请问你是否愿意赌一把?
A、愿意
B、不愿意
从整体上来说,这个赌局输赢概率相同,绝对公平。但大量类似实验结果证明,多数人不愿意玩这个游戏。
原因在于人们对“失”比对“得”敏感。想到可能会输掉50000元,这种不舒服程度,超过想到有同样可能赢来50000元快乐。
研究发现,如果想要平衡100元可能损失,你需要得到最少收益一般在200元左右,是损失2倍。
也就是说如上赌局,输失去50000元,赢一般要设在100000元以上,多数人才会愿意玩这个游戏。因此,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增加100元所带来效用,小于失去100元所带来效用。
心理学家卡尼曼等曾经设计一个很有意思实验,通过买卖价格来解释“禀赋效应”。
他们让第一组(卖方)被试者,每人先得到一个咖啡杯子,然后回答他们愿意出售所得杯子最低价格。
第二组(买方)事先没有杯子,要回答愿意出多少钱买这个杯子。
第三组(选择者)可以选择是接受一个杯子,还是一笔钱(他们选择表明那笔钱和得到杯子一样吸引人)。
我们会觉得他们给出价格,应该没有多大区别,但结果却是:卖方$7.12,选择者$3.12,买方$2.87。
卖方给杯子定价,大概是选择者和买方定价两倍,这个2:1比例,曾被很多实验反复验证。也就是说,人们认为同一个东西价值并不相等,即放弃痛苦,要比得到同样东西获得快乐更强烈。
Q1:什么是负面偏见?
A:
1、负面偏见(Negativity bias),也称为消极偏见,指的是:
相比正面信息,人们对负面信息更敏感、更容易过度反应。
例如,前置思考中提到投均匀硬币赌博游戏,输赢概率相同,绝对公平,赌注得失均是5万元,但多数人不愿意玩。
原因就在于,多数人存在损失厌恶,也就是损失规避心理,面对损失感,要显著超过相同数额获得快乐感。相同数额,对失比得更敏感,就是负面偏见一种表现。
2、信息权重不同。
不同信息权重不同,有些信息更为重要,有些信息更为次要。这个道理容易理解,也不难接受。
问题在于,信息权重赋予是否准确、适当。低估重要信息、高估次要信息,就容易产生错判,进而导致错误决策。
在这个过程中,最难应对的是,没有识别到自己错估。以负面偏见为例,当事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系统性偏见,容易高估负面信息权重、过于敏感、过度反应。
例如,“一朝被蛇咬”,这种负面经验让人过分恐惧,导致“十年怕井绳”。这种过度反应可能导致当事人无法合理冒险,错失本可以把握机遇。
今天的词条,精读君简介负面偏见,供读友们参考,减少信息处理偏差。
Q2:怎样理解负面偏见?
A:
1、考查历史。
研究负面和正面信息不同处理偏好,始于心理学家、2002年诺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
1983年他提出“损失厌恶”概念来描述其研究发现:我们痛惜损失多于享受利好。例如,丢失100元失落感总要大于额外捡到100元幸福感。
如上图解所示,X轴是最终得到结果、实质产出;Y 轴是人们心中对于结果“认知价值”。
从A到B或者是A到C,x轴变动相同(也就是实质产出变动相同),但人们对于这样变动结果认知价值,却有很大认知落差,A到C(y轴)变动,大于A到B(y轴)变动。
大量实验得出这个倍数差,大约是2倍。前置思考中提到,如果想要平衡100元可能损失,你需要得到最少收益一般在200元左右,是损失2倍。也就是说,额外捡到200元幸福感才能抵消丢失100元失落感。
后来心理学家们在卡尼曼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发现卡尼曼发现存在于更多领域,进而提出负面偏见概念。其中,有两个重要研究都发表于2001年。
第一个研究论文是《“坏”比“好”更强大》,作者是心理学家罗伊·鲍米斯特、埃伦·布拉茨拉夫斯基、凯瑟琳·福斯和卡特里恩·芬肯奥尔。
他们汇总相关研究得出结论:“我们发现,在日常事件、重大生活事件(例如创伤)、亲密关系结局、社交网络模式、人际交往和学习过程中,坏事件影响力大于好事件。”
第二个研究论文是《负面偏见、负面主导和感染》,作者是心理学家保罗·罗津和爱德华·罗伊兹曼。
他们认为:“与正面事件相比,负面事件更突出,更有力,在事件组合中更占优势,而且一般来说效力更强。”
我们来看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由罗津团队举出。例如,目击一只蟑螂通常会使我们对美食弃之不顾;如果你不爱吃芹菜、香菜等食物,很难通过掺点东西来抵消厌恶感。
也就是说,一点儿负面因素就能让人们完全不关心事物整体是好坏。就像酒与污水定律,一匙污水毁掉一桶酒,一粒老鼠屎坏掉一锅汤。
第二个例子由鲍迈斯特团队举出。长期以来,心理学期刊和教科书,讨论心理问题篇幅是探讨快乐幸福2倍以上。
原因在于,心理学研究者为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需要研究尽可能强的效应,好让真理从误差方差阴影中闪现,并反映在测量结果中。”由于“坏”比“好”强大,早期心理学家就会倾向于研究人类生活中存在问题一面。
诸如此类,负面偏见在各个领域普遍存在,吸引与其重要性不相匹配、过高注意力。
2、探索归因。
负面偏见典型表现是,因为负面经验或者对负面事件恐惧,影响远大于中性经验,甚至积极经验。因此,人类倾向于以避免负面经验方式行事,并且更容易回忆过去负面经验并受到其影响。
也就是说,我们会更容易回忆起负面事件和评论,而不是正面事件和评论,并且负面事件和评论,对我们影响也会更深。
不仅个体如此,社会层面也是如此。读友们如果留心会发现,媒体报道中负面事件更多,受到关注更多,容易让人错判发生概率,产生错误决策。
例如,在易得性偏差中,精读君提到,媒体经常报道“扶老人反被讹事件”,导致很多人不敢去扶老人。
实际上“反被讹”概率很小,正因为概率小,又是负面事件,才更容易被报道。更常见的是“扶老人不被讹”,算不上多大正面事件,接近中性事件,概率大,过于平常,就不会被报道,因为报道者深知,报道后也没人看。
既然容易犯错,为什么负性偏见如此普遍,又如此根深蒂固?
例如,在生活中,相较构建正面评价而言,多数人会费更多精力来避免负面评价;在情感中,相较回味美好一刻,多数人会消耗更多时间来化解负性情绪。
事实上,即便理解负性偏见,多数人本能上还是会对负面信息过于敏感、过度反应。对此,心理学家探索归因,做了不少实验。
例如,1998年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伊藤团队向33名参与者展示图片,并测量他们脑电活动以研究其反应。
其中一些图片情感中立(插座、盘子等),一些图片情感正面(人们正在享受过山车等),一些图片情感负面(枪指着相机、残缺的脸等)。
研究结果显示,当参与者看到负面图片时,与看到正面图片相比,脑部会有更多事件相关电位或者活动。
类似的,2001年一项研究中,研究者欧曼、伦德奎斯特等,在以中性面孔为背景条件下呈现各种情绪面孔。研究结果显示,如下图解所示,对威胁面孔识别更快、更准确。
还有其它研究显示,哪怕一个只有6个月大婴儿,也容易在人群中辨识出一张愤怒脸孔,但要他们找出一张高兴脸孔就要困难许多。
读友们如果留心观察也可能发现,即便人群中有再多笑脸,我们也会第一时间把目光聚焦在怒容之上。
神经心理学家里克·汉森指出,协助我们辨识面部表情器官,位于大脑区域中杏仁核部分。杏仁核中三分之二神经元都是专为负面消息而配备,以便我们能快速回应,并将之存放于长时记忆中。
这一机制正是我们“战斗还是逃跑”这一应激反应根据所在:它是一种快速运用记忆来分析威胁求生本能。相比之下,好消息要整整12秒钟才能从临时记忆转换为长时记忆。
也就是说,诸如此类研究都显示,我们对于负面刺激更加重视、反应更快。心理学家认为,可以基于演化视角来理解,这种负面偏见对于维持人类存活具有重大价值。
“生”每天都得持续做到,“死”只要一次就完成。正面信息如果错过,可能会遗憾后悔,但不会有性命之忧;但威胁生存负面信息只要有一次没处理到位,可能就无法存活。
两相比较,也就不难理解,负面偏见是生物本能认知倾向,即便很多负面信息并没有那么重要,威胁并不大,生物也容易过于敏感、反应过度。
例如,看到一个类蛇棍状物,本能人就会跳开,至于是真蛇还是假蛇,跳开后会掉入陷阱还是安全着地,暂且不管。
在人类发展早期,负面偏见对于人类存活和繁衍意义重大;到了现代社会,由于情境发生变化,虽然负面偏见仍然富有价值,但价值降低,如果应对不当,可能反受其害。
3、识别应对。
负面偏见表现在很多方面,读友们稍加留心不难发现。
例如,与那些强调成长广告相比,我们更偏好那些唤醒恐惧广告;与强调真善美人物报道相比,我们更偏好那些好人变坏等戏剧性负面报道;与强调国际关系复杂言论相比,我们更偏好简单强调冲突对抗言论......
事实上,“天生我丧”、“负能量癖”这些形容,体现的正是负面偏见普遍性。
在语言中,负面偏见表现也很典型。例如,英文中含有负面意涵词汇约占三分之二,具体到用以描述人的词汇时,这一比例更达到74%。以痛苦和快乐为例,痛苦同义词有很多,远大于快乐同义词数量。
诸如此类,负面偏见普遍存在,影响显著,需要审慎应对。
先识别,才能管理。应对负面偏见,我们首先要加强对负面信息和正面信息处理不对称性识别,看看自己是否对负面信息过分敏感、过度反应。
例如,日常生活中,每天经历很多事,有好事,也有坏事,也有不好不坏的事,如果觉得自己经常碰到坏事,就要提醒自己,是否受负面偏见影响,过分重视坏事,忽略其它事。
例如,人际关系中,朋友之间互相帮忙,是否有一方得到多次帮忙却觉得理所当然,有一次拒绝就很生气,这可能也是陷入负面偏见,过分重视拒绝,忽略接受次数。
例如,表现反馈中,写文章发到网络中,喜欢读者可能只点赞,甚至什么都不做,不喜欢读者可能发负面评论;作者如果陷入负面偏见,只注意评论,尤其是其中负面评论,就可能对文章质量产生错判。
加强识别后,我们就可以针对性应对。以亲密关系为例,意识到负面印象影响显著,就要尽可能减少负面事件发生次数。因为负面偏见会导致,做1件错事要N件好事才能弥补。
这里的N随情境而异。前述提到卡尼曼损失厌恶研究中,涉及金钱,平衡负面偏见需要2倍金额;在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对婚姻关系研究中,想要持续幸福,双方正面互动要是负面互动5倍。
不管N是大是小,理解“坏事”需要支付N倍代价后,我们就会更加审慎。当然,我们对于犯错的人也要适度宽容,由于负面偏见,我们可能会对他们过于苛责。
个人如此,商业也如此。例如,吉百利旗下印度子公司2003年10月,正值巧克力销售旺季,却遭遇到危机事件。孟买有些消费者投诉在吉百利巧克力棒中发现虫子,印度政府宣布展开调查,媒体大量报道,吉百利销量骤降。
吉百利调查后发现,问题在于零售商储存不当,而这些零售商与吉百利并无隶属关系。吉百利高管深知负面偏见,意识到这一个好消息无法克服负面报道影响。
于是,吉百利启动“信赖计划”,多措并举以求抵消消费者负面印象。
引入垫有锡纸“清洁、密封”巧克力包装,为零售商提供储藏巧克力金属容器和冷柜,再大力宣传这些举措,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印度全国巡回推介,发布视频和新闻稿,赞助电视儿童猜谜节目,并以11种语言在报纸上刊登广告。
同时斥巨资请在消费调查中可信度最高之一的影星阿米塔·巴强做电视广告。在广告中,巴强参观吉百利工厂,考察新包装,并向他孙女保证说糖果安全可靠。
多管齐下攻势最终压倒负面舆论,吉百利销售也止跌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非常复杂,我们既会产生负面偏见,也会产生乐观偏见,容易忽略负面信息,过于乐观、过度自信。
截然相反两类偏见,都很普遍,影响都很显著,都需要我们加强识别。有趣的是,两类偏见在同一个人身上都会出现,只不过不同情境下倾向不同。
例如,其中一个变量是时间,有些人对于近期事件,更容易产生负面偏见,过分关注负面事件,感觉倒霉;对于远期事件,更容易产生乐观偏见,淡忘负面事件,感觉幸福。
诸如此类,我们要加强识别,看看自己认知偏差究竟偏向何处,再针对性调控,避免显著失衡。
例如,在投资领域,巴菲特说“在别人恐惧时贪婪”,也是在利用负面偏见创造价值。当多数人因为负面偏见,对于市场回调和下跌过度敏感和过度反应时,巴菲特遵循自身投资原则判断资产价格被低估、是买入时机时,就会表现出“贪婪”,逆多数人做法而动。
类似的,橡树资本霍华德·马克斯在2008年金融市场崩盘最后15个星期内,每星期在不良债权上投资约5亿美元,连投15星期。当时很多人认为世界末日已经到来,但霍华德说“很明显,每个人都很恐慌,但总的来说,这是买入绝佳时机。”因为这次冷静操作,橡树资本赚取到数十亿美元利润。
在词条的最后,精读君要提醒的是,加权处理。
事物重要性不同,既然“坏”通常比“好”更强大,在处理负面信息和正面信息时,我们也要根据权重来分配处理资源。不对称因素,具有不对称机制,也要不对称处理。
后置思考:
①你观察到哪些负面偏见现象?
②你怎样判断自己偏见偏哪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