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手,懂得忍耐,做到了“三不斗”

01

在日本,从江户时代开始,就有了忍者。他们主要从事一些特别机密的工作。工作中,需要隐姓埋名,不说什么话,不暴露身份。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言行越来越自由,并且人与人都是平等的。可是我们仍需选择性忍耐,在某些时候,让自己具备忍者的智慧和姿态。

有道是,忍常人所不能忍,方能成常人所不能成。

晚清大臣曾国藩,寒窗苦读多年,然后考进官场,从无名小卒到高官厚禄,期间有很多忍耐的故事。

比方说,他在翰林院的时候,上司赵楫下帖请同事们吃饭,借着饭局的名义捞钱。他看不惯,但是也不能明着反对。

还比方说,他在工作中,皮癣发作,坐立不安,但是上司赵楫不批假,他只能忍受着;坐着官轿出行,被第一级的官员挡路,他不但不生气,还低头认错。

曾国藩说过:“士有三不斗:勿与君子斗名,勿与小人斗利,勿与天地斗巧。”

在社会的夹层求生存,既要“咬定青松不放松”,还要委曲求全。

做人,欲往高处走,就要学一学曾国藩说的“三不斗”,格局大了,事业就顺了。

02

勿与君子斗名,一生默默前行。

通常,我们会认为,君子是很大度的人,是不在乎利益的人。但是君子多半会在乎自己的名节。

《说苑·杂言》里写道:“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孔雀如果失去了好看的羽毛,那么它就不是孔雀了。因此你和孔雀交往的时候,要给羽毛点赞,并且不触碰到羽毛。

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爱惜羽毛”的人,你应该避开他的“目标”,主动低头,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和他建立一样的“目标”。

三国时,诸葛亮过世之后,蜀国的丞相位置,留给了蒋琬。

督农杨敏在多个场合,说蒋琬做事糊涂,让他很没有面子。杨敏犯了错误,被关进了监狱,大家都觉得,蒋琬应该借机会碾压他。但是蒋琬却帮杨敏周旋,说好话,想办法搭救。

显然,是蒋琬保全了杨敏的名节和地位。另一方面,他也成为了有雅量的高人。

俗话说:“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如果你一直在乎名节,还争夺君子的名节,你就会四面树敌。虽然君子不会直接伤害你,但是少不了暗斗,这样的情况,在职场上,最频繁。

另外,还有一些伪君子,也很在乎名节。他们活得很虚伪,你只要看透就行,千万别说透,指出他们的缺点,都显得多余。因为他们不喜欢听批评的话。

03

勿与小人斗利,不必纠缠不清。

很喜欢这样一个观点:你与恶龙纠缠不清,时间长了,你也是恶龙。

你想要有所建树,就要避开那些小人。只有那些十恶不赦,还百般阻挠你的人,才不得不去应对。

《吕氏春秋》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吴王要抓住公子庆忌,但是庆忌逃脱了,去了卫国,留下了隐患。

刺客要离主动请缨,要帮吴王解除隐患。于是,他让吴王把妻子孩子全部加害了,造成“家破人亡、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假象。

要离来到庆忌身边,哭诉吴王的罪行,博得了信任。

当要离和庆忌走得很近的时候,要离拿出利剑,刚要动手,就被庆忌制服了。庆忌三次把要离丢到水里,以此来羞辱他。

不得不说,要离为了自己的“事业”,费尽周折,连家庭也舍去了,但是他的做法,显然是一个悲剧。

诗人陆游点评要离,说:“一樽强醉南楼月,感慨长吟恐过悲。”

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尺度,不能走极端。对于大王,要忠心耿耿,对于家庭,要有仁德,对于不自量力的事情,要及时警醒。

《菜根谭》有言:“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

很多小人,只是从你的角度看,是小人,从另一个角度看,他是有优点的,甚至值得我们学习。不能一概而论,盲目争斗。

帮助那些还有一点点道义的小人,反而是功德一件。总是争斗不停,害人害己,需要避免。

04

勿与天地斗巧,学会顺其自然。

在《吕氏春秋》里,有这样的建议:到了十一月的时候,如果推行夏天的命令,就会雷声大作,会发生干旱;推行秋天的命令,瓜果就不会成熟;推行春天的命令,虫子就会乱飞,庄稼没有收成。

冬天来了,最好是下雪,这样的话,瑞雪兆丰年,否则虫子会特别活跃,来年的种植业,难以为继。冬天雷声不断,人们会很害怕,坐在家里,也不安宁。

在农村,节令就是命令。到了什么节气,就做什么事情,不然的话,会耽误农事。

跟天地、时间都斗,你就是做了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注定会失败。

同理,人生也有规律,你不能盲目去折腾。比方说,小时候要读书,而不是去打工;成年人要工作,而不是退休;老人要退休,而不是干苦力。

顺着事情发展的规律,推一把,就是顺势而为。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5

曾国藩说的“三不斗”,不是让你放弃一切,一直忍着,而是巧妙地躲避争执和伤害,学会不计较,不把自己放在各种混乱的局面里。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很多,注定无法捋顺。因此你要捋顺自己的心情,要改变自己的策略。

有道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不计较烂人烂事,不违背自然规律,你就能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

欲往高处走,蛮干不如巧干。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