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孩子,一见到生人,就会躲到家人身后;上课时,从不敢举手发言;看到小朋友在一起玩,明明很想加入,却不敢过去……
这类孩子的父母,通常会认为自家孩子胆子小,怕这怕那的,一点出息也没有,并为此忧心忡忡。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孩子胆小这个话题。
孩子表现出害怕,就意味着孩子是个“胆小鬼”吗?
通常,我们都会认为孩子表现出害怕、恐惧的情绪,就说明孩子胆子小。其实,害怕、恐惧只是胆小的一种表现。孩子会感到害怕,说明孩子开始长大了,懂得规避危险了。
俗话说:“不知者无畏。”当孩子还比较小时,由于认知能力弱,他还不知道有些事情会带来危险,再加上强烈的好奇心,会驱使他们不断地去探索新事物。
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的认知能力也越来越强。这时,孩子会对事物有新的理解,也开始意识到某些事物的危险性。
比如,亮亮还在读幼儿园时,很喜欢狗。在路上远远地看到有人牵着狗,都会追过去逗狗狗玩。但是,在亮亮上小学时,开始变得害怕狗。一看到迎面有狗朝他走来,他就会立马往回跑着躲开。这是因为他开始意识到,狗是会咬人的。
所以,孩子感到害怕、恐惧,意味着孩子开始长大了,能预知事情的危险程度,并学会适时地避开危险。这时,家长千万不要看到孩子表现害怕,就立马给他贴上“胆小鬼”的标签。
恐惧其实是人人都有的一种情绪,不同阶段的孩子会对不同的事物产生恐惧。正常情况下,孩子的大部分恐惧,会随着年龄和认知的增长逐渐消散。但当孩子被家长贴上“胆小”的标签,孩子就会从内心认定,自己就如家长说的那样胆小,继而越来越会表现出胆小的行为。
不同阶段的孩子都在害怕什么?
前面我们说到,恐惧是人的一种情绪。对于不同阶段的孩子来说,他所恐惧的事物也不一样。根据引起恐惧的成因不同,我们将恐惧分为了5种类型。
第一种:本能的恐惧。
有照顾过小宝宝的家长会发现,婴儿期的宝宝,常常会被尖锐刺耳的声音吓哭。婴儿最初的这种恐惧,是来自机体本能的反应。一般是由于听觉、肤觉、肌体觉等刺激引起的。
第二种:知觉体验引起的恐惧。
4个月左右的宝宝,开始出现与知觉发展相关联的恐惧。比如,有些孩子原本很喜欢洗头洗澡。但是,在一次洗头时,妈妈不小心将水滴到了小宝宝的眼睛里,小宝宝受到刺激后开始大哭。从那之后,小宝宝开始对洗头表现出恐惧。这种恐惧,就是由宝宝不愉快的知觉体验引起的。
第三种:对陌生人的恐惧。
孩子在6个月左右,大多已跟家人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依恋关系。这时,孩子会开始表现出怕生情绪。一般情况下,孩子由家人抱着时,怕生情绪相对没那么强烈。但当家人不在身边时,孩子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怕生情绪。
第四种:预测性的恐惧。
孩子在2岁左右,由于想象力的发展,开始有了预测性的恐惧。比如,孩子开始会怕狗、怕有坏人、怕有怪兽等。
第五种:压力导致的恐惧。
压力,会让人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生活中,不仅大人会有压力,当孩子在生活、学习中不符合大人或自己的预期时,也会产生压力。
如何帮助孩子化解恐惧?
许多家长在看到孩子对某件事表现出恐惧时,就会想通过鼓励孩子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克服恐惧。他们会对孩子说:“这有什么好怕的。你看别的小朋友都能做到,相信你也可以的。加油!”
其实,家长的这种鼓励,会让孩子觉得害怕是不应该有的感受,进而产生自卑的心理。
可见,当孩子表现出害怕时,家长错误的处理方式,不仅不会让孩子变得勇敢,反而会导致孩子朝着越来越胆小的方向发展。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化解恐惧呢?
这时候,我们可以尝试一种心理学常用的方法——行为渐隐法,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消除心中的恐惧。
美国心理学家琼斯就成功运用这一方法,帮助一个两岁的孩子消除了对有毛动物的恐惧。
我们来看看琼斯是如何运用这个方法的。
为了帮助孩子克服对带毛动物的恐惧,琼斯会在这个孩子每次跟小朋友玩得高兴时,就给孩子看一只兔子。刚开始先是远距离地给孩子看。然后,再慢慢地、一天天将兔子与孩子的距离拉近。
尽管刚开始时孩子仍然会表现出很怕兔子。但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孩子对兔子的恐惧一天比一天减弱。到了第45次时,他已经可以做到将兔子抱在怀里抚摸了。
孩子的胆小,有的可能是天生的,有的则可能是大人错误的教养方式造成的。但不管孩子的胆小是如何形成的,父母都不要轻易地给孩子贴上“胆小鬼”的标签。也不要试图用鼓励的语言,就想让孩子变得勇敢,而是要通过正向的、逐步地引导,来帮助孩子逐渐克服心中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