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年过三八,我已经很少熬夜了,昨天(严谨点说是今天),我竟然熬到半夜两点钟,看完一部纪录片,它就是《了不起的妈妈》。
一集不到30分钟,讲了世界不同地区华人妈妈教育孩子的故事,从美国洛杉矶、新加坡,到北京海淀、昆明大理。
每个妈妈的教育方式,都值得我们深思!
01
孩子要走的路,是父母规划好的
6岁的茉莉,生活在洛杉矶。爸爸毕业于耶鲁,是一名律所合伙人;妈妈是吉林人,读了两个教育硕士,其中之一是在牛津大学读的。
茉莉很小就开始学花样滑冰,这是妈妈给她选的路。在美国,很多亚裔孩子都学花样滑冰,因为亚洲人的体型更适合花滑和体操。
茉莉的妈妈说,她们家都是搞学习的,她觉得让茉莉走体育这条路,进入奥运会,是她最大的骄傲。
为了让茉莉更好训练,她辞去了全职中文教师的工作,专心带茉莉。
茉莉一周训练6天,一次120分钟,一分钟2美元,外出参加比赛教练的指导费用和食宿另算。
茉莉的花滑教练,是1985年美国花滑锦标赛的冠军,她完全按照培养专业运动员的方式训练茉莉,搭建团队,教练们各司其职,形体动作、编舞、冰下训练等等。
除了花滑,茉莉还学编程,拍广告出镜等等,6岁的女孩,每天日程满满地上学、训练、比赛……
茉莉的路,是妈妈深思熟虑后给她选的,资源也都是她力所能及范围内的最佳。
17岁的中国台湾男孩杨博丞(小胖),是跟茉莉完全不同的境况。
小胖的妈妈是内蒙人,在台北经营一家小面馆,小胖的爸爸退休后也在面馆帮忙,靠一个月4000块的退休金和面馆的收入,维持家庭的开销。
尽管家境没有那么富裕,小胖的妈妈依然竭尽所能满足他的兴趣爱好,带他学画画,学角力,角力还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小胖在一所职业学校读高三,妈妈好几次跟她聊以后想做什么,小胖都没有明确回答,而是一直看着手机玩着游戏。
小胖说,他也不知道未来能做什么,干脆就不去想,过好现在就行了。
受到疫情的冲击,小胖家的面馆生意惨淡,妈妈就犹豫着,还要不要继续经营面馆。
也许是体会到妈妈的压力,小胖似乎变得懂事了,他帮妈妈研制新产品,想让家里的生意变好。
小胖也开始思索起自己的未来,他想着参加角力比赛,拿到金牌就可以保送上好点的大学。
最初小胖去职业学校读商科,妈妈觉得正好可以弥补她不会理财的缺陷;小胖对味道很敏锐,他也有做菜这方面的天赋。
这是她眼里小胖未来的两个方向。
不管是茉莉还是小胖,还是纪录片里子承母业学音乐的新加坡8岁女孩Sasa,他们未来的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妈妈的眼界。大概,这就是孩子最初的起跑线吧!
02
奖牌,锦上添花还是压力来源?
纪录片里每个孩子的成长,几乎都逃不开奖牌和比赛。
6岁的茉莉,第一次参加比赛以倒数第一名告终,妈妈很严厉地跟她复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妈妈跟身边的人说茉莉的成绩,最后一名。
茉莉小声嘟囔,你能不能不要告诉everyone?
妈妈反而过来开解茉莉,大家都会看到成绩,名次不重要。
在纪录片最后,茉莉在参加的另一场比赛中拿到了银牌,妈妈脸上的笑容很灿烂,茉莉脸上的笑容也很灿烂。
这个结尾很符合我们喜欢的皆大欢喜,有努力就会有收获。
但我想,如果没有这枚银牌,妈妈和茉莉,会不会怀疑这条路是否正确呢?
对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未来的路还有很长。
同样,对17岁的小胖,他也在为奖牌努力。他想通过拿金牌,获得比他现在考试能去的更好的教育机会。
8岁的Sasa,她的妈妈从小学钢琴,给Sasa规划的也是音乐道路。
学钢琴当音乐基础,主攻二胡,在小六分流时以特长生身份进入艺术学业并重的IB体系名校SOTA。
Sasa的日程安排也非常满,上午上学,下午参加各种特长班,武术、钢琴、二胡、民族舞,妈妈还给她报了国内的作文网课,希望她能学业艺术两不误。
妈妈让Sasa参加新加坡的二胡奖学金计划,通过这个考试之后,不仅可以减免学二胡和考级的费用,还能有更多上台表演的机会。
Sasa的二胡老师,并不太同意让Sasa现在参加考试,她觉得Sasa现在能力还没到,参加考试会干扰她的训练计划。
不过妈妈还是让Sasa参加了几次考试,都没有通过。
妈妈安慰她说,你去参加考试,勇敢的拉二胡给别人听,已经很厉害了,考不过没关系,又不要钱,考官又不认识你,怕什么。
不能否认,竞赛和考试,会给孩子的学业带来直接的帮助,比如升学,比如树立目标帮助训练。
但比赛就有输赢,考试就有通过和不通过,孩子是否真的做好了输的准备,是否能真的应对人生中的这些挫折呢?
03
前半程靠父母,后半程靠自己
每个孩子要走的路,基本上都是家长决定的。
上海的小田,是小学摇号的第一届小学生。在此之前的3年时间里,他和妈妈都在为民办小学面试做准备。
整整3年,别的孩子都在追跑打闹,小田在学文化知识,面试流程,刷各种试题。
当小学摇号的消息传来,小田的妈妈大哭了一场,过去的3年似乎是个笑话。
小田进了家门口的菜小,妈妈一边张罗帮他转学,一边继续日复一日的鸡娃。妈妈回家唯一的事情,就是鸡小田。
辅导作业,做题,讲题,拉大提琴,做思想工作……
纪录片里的孩子,年龄分成2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小学阶段10岁左右,一个是高中阶段的十七八岁。
像小田,Sasa,茉莉都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各种日程安排,都是靠妈妈,爸爸,甚至外公外婆护送完成的。
接送课外班,兴趣班,陪上课,陪作业,每一步的成绩,都离不开全家的努力。
但到了十七八岁,父母能做的明显就少了很多。
就像17岁的小胖,妈妈苦口婆心讲道理,小胖依然我行我素,只有当他自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才会真的行动起来。
还有17岁的彬彬龙,父母离婚了,他跟妈妈生活。妈妈是中国人,在昆明经营一家社区咖啡馆,带着彬彬龙,还有跟第二任丈夫的女儿可可一起生活。
彬彬龙的爸爸是巴基斯坦人,以前彬彬龙在国际学校读书,爸爸负担他的学费。
后来因为疫情,爸爸负担不起他的学费,妈妈支撑了一年也难以为继,无奈做出退学的决定。
彬彬龙在家待了2个月,妈妈给他找了一所职业学校,彬彬龙去了一个礼拜就要退学,跟妈妈的关系降到冰点,每天在家玩游戏。
妈妈看着每天打游戏的儿子,内心的焦虑可想而知。
可每次妈妈跟彬彬龙讨论未来的时候,彬彬龙都很烦,甚至戴耳机玩游戏来逃避妈妈的唠叨叨。
最后,他去了妈妈的咖啡馆实习,找了家日语机构学日语,想去日本半工半读,算是给了自己的未来一个交代。
我是觉得,彬彬龙做出的改变,不是因为妈妈苦口婆心的劝说,而是他内心想改变的渴望。
给孩子的未来做好规划,是每个妈妈都会竭尽全力去做的事情。
在前半程,孩子能不能上道,靠的是父母的坚持和家人的帮助,但后半程到底能不能走下去,最终靠的还是孩子自己。
就像Sasa说的,妈妈想让她做的,不是她的梦想。对她这个年龄的孩子而言,她的梦想大概就是玩得开心。
但她还小啊,生活上她离不开父母的帮助,梦想的引导上就更需要了。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让孩子沿着我们能给孩子的最好的路去走。
等他长大了,有能力也有意愿自己做规划的时候,再把主导权交还给孩子,这才是为人父母真正的使命!
更多走心分享,关注▼▼▼@柚妈充电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