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筱恬
新学期伊始,校园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没想到医院也迎来了学生就诊的高峰。
最近这段时间,在上海、南京、武汉、杭州、天津等全国多个城市,“学习困难门诊”悄然走红,很多医院出现了一号难求的情况。在求诊的孩子当中,小学高年级到初中阶段占了大多数。
看着新闻里“学习困难”诊室门前人头攒动的画面,忍不住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做爸妈的不重视子女的学业呢?面对那个成绩上不去的孩子,家长们真是操碎了心。
孩子成绩差的背后,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中,有这样两个孩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是校校。他是个聪明的男孩,从小就伶牙俐齿、活泼好动。但上了小学以后,学习始终是个问题。
他上课总是走神,根本坐不住。至于成绩也一直不理想,常年在及格线上下徘徊。
到五年级时,很多在低年级学过的汉字,校校依然还不会写,这与他超高的智商极不匹配。
面对着急的父母,校校满不在乎,很直接地说:“我不喜欢学习。”这让大人气急败坏。
与校校相比,男孩群晓更加让人心疼。
他非常好强,学习从来不需要家长监督,还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然而,他却学得特别吃力,掌握新知识始终比别人慢。别人看一遍就能记住的内容,他背诵好几遍都不行。
眼看着自己跟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群晓开始了“自虐”模式。他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写作业,甚至抓狂到在胳膊上刻字,只为希望自己能快点记住。
尽管如此,群晓的成绩却一直没有起色。终于有一天,他情绪崩溃,大哭着问妈妈:
“为什么我这么慢?为什么我总是赶不上别人?”
校校和群晓,看似是两个极端,实际上却是同一类孩子——原来,他们都是天生的阅读障碍症患者。
事实上,在孩子学习困难这一表象的背后,往往潜藏着智力、行为、心理、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问题。
这其中,读写障碍、智力障碍、多动症患者等先天主观因素,是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学习困难门诊”收治的重点。
但,还有更多所谓的“差生”,其实是后天客观因素所造成的,并非真的学习跟不上。
家长及时分清、对症下药,才能减少无谓的焦虑,做到有的放矢。
有一种学习困难,叫“孩子到了青春期”
几天前,在家族群里看到了哥嫂无奈的吐槽:
“玩游戏上瘾,做作业拖拉……好好学习怎就这么难?”
原来,自从升入初中以后,小侄子的学业就开始大幅退步。原本能排到班级中上游的成绩,如今直线下降,直接掉到了末尾。
尤其让哥嫂闹心的,是小侄子的态度。
每次问他老师当天教了什么、有没有听懂,永远是不耐烦的敷衍;
每次做作业,总是磨蹭拖拉,各种偷懒,让人牙痒痒;
还有很多次,班主任私底下向哥嫂反映,小侄子在课堂上专注力差、思想不集中,频频开小差。
更让人担忧的是,他甚至还迷上了手机游戏,总是千方百计想玩……
眼看着儿子在学习上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成绩正断崖式的一落千丈,哥嫂心急如焚。他俩决定挂一个“学习困难门诊”的号,抽空带小侄子去看病。
其实,哥嫂的烦恼并非个例。据统计,目前儿童青少年学习困难已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发生率达到了20%。
但这些孩子都生病了吗?答案却是否定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主任朱大倩指出:“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被家长认为是‘学习困难’,但其实只是正常的青春期表现。”
朱医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曾有一位妈妈,带着她上初中的儿子前来就诊,原因是儿子开始在学习上不配合。
男孩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家长布置什么作业就做什么。相反的,他有了自己的主张,喜欢跟大人顶嘴,并总是不做作业。
儿子的改变,让这位妈妈很不习惯。她把这一切当成是孩子学习上出现了困难。
为此,朱医生的团队对这个男孩进行了注意力及学习能力等一系列测试,并要求家长对孩子行为进行评分。最后发现,男孩注意力、学习力都处在正常范畴,但他妈妈却给他打出了一个很低的分数。
事实上,小侄子的情况同样如此。有不少所谓的“学习困难”,实际只是一种“家长觉得”而已,真正原因是青春期叛逆。
这种叛逆不是病,而是孩子为摆脱大人控制所进行的反抗,其本质是青少年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和家长养育模式不匹配所造成的矛盾。
原来,学习困难表象的背后,是那个飞速长大的孩子对自我权利的争取和诉求。
读懂了这一切,才能打开孩子的心,找到青春期阶段学生提高成绩的密码。
发现孩子学习困难,智慧的家长这样做
曾在某个教育论坛上看过一位网友的求助贴。
她的女儿一向成绩优异,未曾想到了初二却遭遇了“学习困难”,不仅学业退步、出现早恋的苗头,甚至性格也大变样,从原本贴心乖巧的小棉袄变成了拒绝沟通、冷漠疏远的叛逆少女。
为此,网友和家人尝试了很多办法,却都效果甚微。
苦口婆心的谈话,直到说得口干舌燥,女儿却始终漠然以对,根本听不进去;
直接没收手机、强制性限制娱乐活动,女儿却愈发抵触,导致亲子关系日益紧张;
也曾尝试过以身作则、在家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奈何网友工作繁忙,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眼看着女儿离那个理想中的模样越来越遥远,这位网友急得夜不能寐,内心充满了焦虑和无奈。
这位家长的心情,相信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感同身受。毕竟,养育路上最大的遗憾,并不是“我的孩子不行”,而是“我的孩子原本明明可以”!
可我们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把孩子重新拉回正轨,在学习上有所突破呢?
事实上,遇到这样的情况,真正的疗愈手段并不是求诊问药。与上“学习困难门诊”挂号就医相比,家庭教育方式的改变,才是最有效的王道。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