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将孩子比作上天赐予父母的礼物,可荒诞的是,在一些家庭中,很多父母最终都活成了孩子最厌恶的人。】
前段时间和几个妈妈凑在一块聊天。
谈到当代孩子心理问题频发的话题时,A妈感慨了一句:现在的孩子可不好管,管得松了成绩上不去,管得严了又怕孩子一言不合就跳楼,老母亲怎么就那么难!
B妈听后点头如捣蒜:可不是,我们小时候被父母拿着棍子打都不会想着寻死,现在的孩子可好,一点点小事情就爬窗户写遗书的,心理真是太脆弱了!
巧了,刚聊完这个话题没几天,我就在网上刷到一个视频。
湖北一名男孩因为在开学前没写完暑假作业而爬上楼顶哭泣,他所在的楼层是7楼,所处的位置是平台围墙边缘,男孩当时情绪很不稳定,随时都有坠楼的危险。
事发后,消防人员及时赶到并和男孩的家人轮流与之进行劝说,这场交谈持续了约一个小时,最终,在众人的努力下,一个年轻的生命被挽救了回来。
(图片来自九派新闻)
在很多人眼中,没有完成暑假作业于学生而言固然是一件要紧的事情,但它绝非要紧到能让一个孩子做出轻生之举,按照这样的逻辑继续展开,原因便只有一个,那就是这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果不其然,很多人在评论区这样留言:
如此差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考试考砸了会怎么办?将来融入社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又要怎么办?
站在父母的角度,亦有人怒斥男孩的行为是一种不孝,仅仅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这样的小事就跳楼,他有没有想过父母的感受?
不可否认,孩子的个性从出生起便有强弱之分,但在其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塑造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
为人父母,比起指责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或许行为背后的真相更值得我们去探寻和思考。
真相1:家长的精神焦虑成了“压垮骆驼的稻草”
内卷时代,很多人都知道“电影院效应”。
在一间电影院里,原本大家都安安静静地坐着看电影,此时前排有个人突然站了起来。
这一举动让后排的观众也不得不站起来观影,没办法,谁都不想被前面的人遮挡住视线,于是一排,两排,三排,最终慢慢站起来的人越来越多……
事实上,站起来观看电影的体验感并没有坐下来好,人们额外的付出就只能得到跟原来一样甚至更差的体验。
在家庭教育中,每一个被焦虑情绪裹挟的父母都是“电影院效应”中的观影人,只要前排的人不肯坐下来,后排的人就会站到电影结束,因为谁也不甘心花钱买票却看不到电影。
这种情绪投射到亲子关系上,孩子无疑就成了受害者。
因为焦虑,父母对孩子的需求会越来越高,这种高需求和高期待也无形中对孩子形成了一种压迫感,让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当压力日积月累,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相信很多人都还对“上海14岁女孩留遗书跳楼”一事印象深刻。
“若有来生,绝不见面。”这是一位14岁女孩遗书中的一句话,决绝的八个字比任何控诉都催人心碎。
我们总将孩子比作上天赐予父母的礼物,可荒诞的是,在一些家庭中,很多父母最终都活成了孩子最厌恶的人。
控制,专断,辱骂,质疑……当家长因焦虑而源源不断地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那么孩子内心的伤痛和委屈也会慢慢突破极限,从而自信心崩塌,做事情失去理智。
真相2:无效的亲子沟通让孩子变得沉默
父母精疲力尽,孩子满腹委屈,在现实生活中,这是很多亲子关系的常态。
大家都明白亲子之间的沟通能够解决诸多难题,但能够做到有效沟通的人并不多。
前段时间我在电梯间里遇到了一对母子,和很多家长一样,妈妈不肯放过任何了解孩子的机会,两人一进电梯就进入了问答模式。
“今天作业在学校都写完了吗?”
“嗯。”
“老师有没有布置什么课外作业?”
“没有。”
“昨天光顾着踢球,今天回去要抓紧时间练字了,马上都三年级了,不能再那么贪玩了。”
儿子抬起头,张张嘴巴想说些什么,奈何被妈妈一瞥,最终耷拉下脑袋,不情不愿地“嗯”了一声。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闺蜜和她女儿的沟通方式。
闺蜜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二年级,闺蜜去学校接完孩子后也会在路上和女儿聊天,只不过聊天内容大多与学习无关:
“妞妞,我今天在商场买了一条新裙子,等下回家我穿给你看吧!”
“奶奶这几天生病没法做饭,我们回去研究一下菜谱,一起做给她吃好不好?”
“周末你想去哪里玩呢?妈妈提前买好票!”
因为聊的都是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因此母女俩总有说不完的贴心话,闺蜜很少询问女儿学校里的事情,但由于自己会主动和女儿分享工作感悟,女儿倒也很愿意与妈妈聊一聊自己的校园生活。
你看,同样是亲子间的聊天,无效的沟通只会让孩子变得沉默,让气氛变得冷凝,有效的沟通则使双方都收获满满,孩子也会在和父母的良性互动中形成积极阳光的性格和稳定的情绪。
亲子沟通的核心应当是让双方获得愉悦感、收获感和满足感,一旦脱离了快乐的核心,沟通最终只会转化成一种双向的压力,父母在压力中愈发焦虑,孩子在压力中对抗父母。
真相3:粗暴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失去自救能力
当一个人置身于黑暗中,能够让他成功自救的往往是来自家人的精神力量。
但很可惜,在中国式的亲子关系中,很多父母都没能传递给孩子这样的能量。
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曾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现实生活中,“简单粗暴”是很多父母和孩子相处时惯用的一种方式,当矛盾发生时,一些父母会通过对孩子使用暴力来维护自己的权威,而相较于肢体暴力,语言暴力的杀伤力也毫不逊色。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父母的语言暴力,对孩子有多大的伤害?
网友@未见青山老的回答十分戳心。
回忆起原生家庭,他能想到的只有父母带着粗口的指责和咬牙切齿、凶神恶的表情,置身于这样的家庭氛围中,他的自信心被一点一点摧毁,最终麻木地向这个世界道歉:对不起啊,我就是个垃圾。
美国教育学家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提到:
“当我们反击孩子的行动时,我们自己却用不尊重孩子的行为想教给孩子尊重别人。在反击孩子的行动过程中,我们一心要通过责备、羞辱和痛苦让孩子为其行为‘付出代价’,我们没有考虑这对孩子的长期影响。”
的确,语言是一把双刃剑,于孩子而言,父母的温言软语是滋润孩子心灵的雨露和阳光,表面上轻柔和煦,实际却能够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样的力量就像是一只手电筒,可以帮助孩子在跌落谷底时拥有走出阴霾的勇气。
相反,语言暴力犹如一把割裂亲子关系的刀,父母简单粗暴的呵斥、质疑和嘲讽都会加速摧毁孩子的自信,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最终也会变得脆如薄纸,一戳就破,从而失去对抗负面情绪的自救能力。
一个孩子,当他在困境中不懂得如何疏导坏情绪,更没有来自良好亲子关系的支撑,整个人就很容易因找不到宣泄口而变得恐惧,无助,崩溃,歇斯底里,最终发展成用最极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英国心理治疗师菲利帕-佩里说:亲子教养的核心,在于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如果把人比作植物,关系就是土壤,关系支持和滋养着孩子,让孩子得以成长。
我们总说父爱如山,母恩似海,山的厚重和海的广袤亦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所展现出的胸襟与格局。
只有父母成为孩子可以依靠的山海,孩子才会拥有稳定的情绪和强大的内心,才会在开心时主动与父母分享喜悦,在遇到困惑时毫无顾忌地向父母寻求帮助。
所以,面对孩子脆弱的内心和过激的行为,父母的反应不应当是愤怒与斥责,而是需要检视内心,自我反省,在亲子相处的过程中对孩子多一点尊重,多一些理解,多一份信任。
世界上最糟糕的亲子关系不是相互抱怨,而是相互摧毁,愿我们都能够远离深渊。
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