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快乐!
开学不到两周,我中秋假期的心还没收回来,我就看到会员群里的这条提问↓
NO.1
两大热门班:“早培”和“少年班”到底是什么?
“你鸡娃,我鸡娃,长大一起上北大?”这句话已经过时了,前几个月北京中考的震惊程度,让很多孩子还没上初中的爸妈,早早就开始了焦虑。要说到北京两大热门班,鸡娃代表们绝对不可能不知道,那就是人大附中的早培班(以下简称“早培”)和北京八中的少儿班、素质班(也就是“八少八素”),这两项超常儿童教育选拔,(此处必须划重点,是超常,不是平常,一会儿细说)。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家长和孩子们,报考人数之多,录取率之低,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也不为过。虽然这几年,称为“一只脚踏进名校”的早培班和少年班一直在改变政策,也不再像过去一样不可撼动。但很多父母依然觉得:只要进入早培班和少年班,那么对于以后上名校,是不用愁的事情,很多家长都挤破了脑袋,想看看孩子是不是“天赋选手”。
2022年7月16日,人大附中公布了人大附中早培班的招生简章,包括招生对象、学制说明、报名方式、资格审核等信息。
早培班的招生对象为:
1、具有北京市户籍的海淀区五年级学生(2021-2022学年)。
2、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品德优良、智力超常,具有特殊才能和创新潜质,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明显超出同龄人。它需要学生:先用4年左右时间完成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以及早培班特设课程,允许学生跳级或降级、转入或转出。符合国家政策且具有北京市高中升学资格的早培班学生,经学校综合评价优秀的可直升人大附中高中部。连筛查,初试、复试等都是有严格标准,考察的内容更是广泛。北京八中,也在7月15公布了招生简章,八少八素更偏向于先天的智力筛选,考察内容更加复杂。
NO.2
正经说,早培和少年班到底考什么?
早培不是单一的考某个学科,而是贯穿了“语综”“理综”“科学”“综合考”这样综合性学科考查,海选的试题考语综有考到一带一路,考到拷到冬奥会和节气,考十二生肖,考东西汉,考张骞出使西域等,甚至考到全英文报道这样国际素养的问题。其中的试题:
1、文综题:2022242000四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国家体育场盛大开幕。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进行倒计时,中国式浪漫惊艳了世界,本次冬奥会历时 16天。冬奥会期间,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 )
A. 我国各地白昼渐短,夜晚渐长
B.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逐渐提前
C.我国民间习俗“数九”的开端
D.华北地区的小麦颗粒逐步饱满。
2、数学题,考了行程问题、工程问题、不等式 比和比例、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数论、概率、操作题。
复试的试题能考到我国的航天事业,火星探测以及当下的时事问题。少年班,则针对语数英三门学科,孩子们都进行了学习和测试。语文方面,主要学习和测试了文言文、阅读和写作;数学方面,主要学习了小数乘除法,矩阵的运算,乘方、开方,角度的计算,度数的表示方法,以及不规则图形角的度数计算等;英语方面,主要是听力和阅读。考试形式和难度类似PET,整个考试内容比早培更难的多。
NO.3
早培和少年班,值得每个人都去努力吗?
孔子说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今天,依然正确。说人话,超常儿童,天赋选手或许适合特殊通道。啥是超常儿童?我找到了科普中国的解释↓
(特殊才能,画个重点)天赋,是拦不住的。绝对不是背几首唐诗,多刷几晚的题就能变身成超常儿童甚至天才儿童的。是强大的生理基础,和复杂的社会化加持,变成的综合结果。
是因为超常,才需要少年班。而不是因为有了少年班,才照着标准培养超常儿童。如果一般爸妈,逼着一般孩子,对着早培班和少年班去照本宣科,机械努力,迎合标准,并不能促进孩子身心的发展,反而会导致孩子丧失对知识的新鲜感,当其他人比自己优秀时,会容易否定自己,有焦虑感,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方向。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他们是这么做的:被试者是一对出生46周的同卵双胞胎A和B。格赛尔先让A每天进行10分钟的爬楼梯训练,B不进行这种训练。
六个星期后,A爬五层楼梯只需26秒,而B却需45秒。从第7周开始,格赛尔对B进行连续两周的爬楼梯训练。那么请问,到第八周的时候,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
大多数认为,应该是练了8个星期的A,比只练了2个星期的B好。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B,他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A还要好。更为关键的是,A从此对爬楼梯失去了兴趣,而B反而越爬越兴奋,兴趣十足。
这个案例得出了一个关键的点:教育学习要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拔苗助长也好,过度训练也罢,父母自作聪明可能会适得其反。我偶尔也会对照万亿兄弟,观察和提醒自己,过度训练在孩子的发展规律和天赋兴趣方面,不值一提。过度的迎合天才班级的设定,只会破坏孩子的天赋兴趣和内在力量。
NO.4
早培、少年班,是神话还是骗局?
我采访了几个初代少年班的孩子,结局各不相同,仅供大家思考:
A. 有一位天才少女,别人上初中的年龄她就上了大学,A少年班毕业后进入了学校,成为了一名让孩子喜欢的、有趣的园丁,自己的孩子也已经成了初中生。但觉得“孩子是普通人,自由快乐的长大就够了。”
这位少年班孩子,已经人到中年,毕业后就安定且坚定的把自己的优秀,放在了学生身上。
B. 正在早培入读的孩子,通过考试选拔进入。虽然学业会累,偶尔也会看到同学们碾压的天才项目,但越来越接纳“自己是个普通孩子,有自己的特点就够了”。
长期被过度教育,孩子会看不到一个真实的自己,长期的超前教育让自己比别人更早懂得更多,容易形成自我过度肯定的情况,一旦遇到周围很多人比自己更优秀的时候,容易患“三低”-----低效率,低效果,低情绪!很可能变成了越学越累的死循环,甚至走上绝路。让孩子是个孩子,尊重规律,适度支持。天才神话自古就有,从伤仲永,江郎才尽,到少年英才的陨落,太多奇迹都变成了悲剧。家长最难的是“度”。
提前准备≠超前教育≠孩子优秀。
做足准备,不是意味着超前教育,而是“把力气使在点子上”!如果还在像军备竞赛一样养娃,毁孩子,更伤爹妈!孩子不是工具人,不是父母证明自己的舞台,不是勋章和作品,把过多的KPI给予短线的发展,不如更多的关注长期的品格、能力、优势。教育,往往慢就是快,少就是多。
避坑比揠苗还重要。看见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特质,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接纳,回报你的一定不是平庸,是一个自己会发光的孩子。孩子的“天才”是拦不住的,也无法按着头培养。接纳孩子的特点和平凡,放下期待,允许孩子平凡,允许孩子“不和别人比”,比如何教孩子开挂和优秀,更难。
那么多的天才少年,也许值得赞扬,但不一定值得所有父母当教科书学习。发自内心的尊重、接纳、支持孩子的结果,不一定是“让孩子成功”,是让孩子“成为自己定义的人”。
好的教育案例和故事,应该是“启迪”,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借鉴,而不是另一种程度的焦虑,另一种程度的教条。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罗马。孩子热爱、快乐、自如、享受、创造… 比获得“标准定义的成功”更重要。最后,送上一个少年班长大的妈妈,送给大家的话。
(这段话,真稳准狠。)
允许孩子,按自己的节奏成长,能力范围内尽量支持和陪伴,已经是了不起的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