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仅需要物质条件,还要有充沛的心理营养。
只有这样,他才能拥有健全的人格、温良的品行、正确的认知以及温暖的心灵。
作者 | 可乐妈
前段时间,看了一档名为《成长守护者》的栏目。
里面有个男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男孩名叫小杨,今年刚满15岁。
然而,在这个本应该坐在教室里奋笔疾书的年纪,小杨却作为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在了看守所里。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在此之前,小杨曾在几名同伴的鼓动下,将性侵的魔爪伸向了一名刚上初一的女孩。
整个过程中,女孩多次拒绝,并试图反抗。
可小杨不仅没有停下,反而手持一把尖刀,胁迫着女孩,继续对她进行暴力侵害。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杨犯罪的成因,法官将目光转向了他的家庭。
这才了解到,小杨自幼和妈妈、姥爷姥姥生活在一起。
妈妈开着一家小店,每天起早贪黑,经常忙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家,对小杨的关心和照顾都非常有限。
而年迈的姥爷、姥姥平日里也只知道关心孩子的身体。
当问起小杨的交友状况和内心世界时,他们几乎一无所知。
其中有一个细节,给法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小杨被关进看守所后,他的家人最关心的依旧是孩子每天吃了什么,有没有吃饱、穿暖,有没有受欺负。
对于小杨到底犯了什么罪、犯罪的成因是什么,他们却显得并不在意。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李玫瑾教授曾提出的一个理论——心理抚养。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父母往往只重视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高体重如何,以及学习成绩是否优秀。
却疏于了解、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可事实上,父母参与孩子的成长,对孩子进行情感抚育,教他做人做事。
比单纯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要重要得多。
缺少心理抚养的孩子
内心充满匮乏感
知乎上有个问题:“如何能治愈童年的创伤?”
其中一位答主的经历令人心酸:
答主的父母原本是农村人,为了挣钱,带着孩子走南闯北做起了生意。
答主每天一睁眼,父母就已经出门了,只剩他一个人躺在狭小的出租屋内,望着天花板上的污渍发呆。
到了晚上,父母总是在他睡熟后才回家。
不仅如此,因为工作和房租等缘故,答主关于童年的大部分记忆就是在不停地搬家。
在孤独和动荡中长大的他,性格冷淡孤僻,不知道如何跟别人交往,被同学欺负了,也没人给他撑腰……
最终,在初二那年被诊断为重度抑郁,休学了。
母亲办完手续,回到家,一边嚎啕大哭一边用力捶打他:
“我跟你爹一天到晚好吃好喝地供着你,还有什么可不满足的……”
那一刻,答主欲哭无泪,他写道:
“我最大的缺憾,就是父母双全,却活得像个孤儿。”
在李玫瑾教授看来,亲自抚养和稳定抚养,都是心理抚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亲自抚养,指在孩子小时候,由父母亲自照顾,而非交给家里的老人、亲戚等;
稳定抚养,则是不管贫穷还是富裕,孩子都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不用经常搬家、转学。
正是这些,为孩子幼小的心灵灌注下营养。
童年时,没有获得过足够心理营养的孩子,内心都有个黑洞,不断吸食着孩子的快乐与生命力。
七年前,贵州省毕节市曾发生过这样一起惨剧:
2015年6月9日晚,毕节市一个村里子,四兄妹相约喝农药自杀。
他们中最大的才14岁,最小的只有5岁。
这四兄妹是当地的留守儿童,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外出打工。
平日里,虽然有楼房可住,有食物可吃,但却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
后来,警方找到了长子写的遗书,大意是:
“谢谢你们的好意,我知道你们对我的好,但是我该走了。
我曾经发誓活不过15岁,死亡是我多年的梦想,今天清零了!”
谈到这起案件时,李玫瑾教授说:
“很多父母只想着挣钱盖房子,让孩子住上漂亮的楼房,给孩子买很多玩具,却不知道这些物质填补不了孩子内心的空洞。
缺爱的心灵就像荒漠,心理贫困有时比经济贫困更让人绝望。”
实际上,现在的孩子最大的问题不是缺衣少食,而是深入骨髓的孤独。
如果父母只顾着赚钱,疏于陪伴和关爱,孩子难免会跌入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深渊,撞得头破血流。
忽略情感抚育
孩子的青春期会格外艰难
李玫瑾教授在《心理抚养》一书中解释说,依恋,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心理脐带。
“当孩子依恋一个人时,这个人说什么他都愿意听,他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他的要求。
这种依恋不仅仅是孩子需要,真正的意义是让抚养人积累教育的心理资本,获得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
但非常遗憾的是,不少父母在孩子童年时没能给予他足够的耐心、细心和宽容,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依恋,却奢望孩子能有一个顺从、平稳的青春期。
结局,注定是可悲的。
一位台湾作家曾写过一个关于朋友女儿的故事:
女孩小时候,不仅乖巧懂事,而且极具绘画天赋,能在很短时间内,把一瓶清酒上的字和樱花临摹得栩栩如生。
作家看出了女孩对绘画的喜爱,建议朋友送女儿去拜师学艺。
可朋友却置之不理,从没重视过女儿的情感需求。
十年后,当作家再次见到女孩时,她已经完全变了一副模样:
纹身、抽烟,刚成年就跟男友同居。
和男友凑在一起窃窃私语、有说有笑,但对父母却露出很不屑的神情。
作家感叹道:
“父母的教育功效和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期限’的。”
无独有偶。
纪录片《守护解放西》中,也讲述过一个类似的案例:
13岁的男孩小郑,整天和一群抽烟、纹身,满口谎言的不良少年混在一起。
有一天,许久没见到儿子的小郑爸爸突然收到消息,说儿子和几个人住在酒店里,身上还带着刀,不知道要干什么。
爸爸担心自己一个人应付不了,便向派出所的民警求助。
可没想到,当小郑得知是爸爸报的警后,竟然当着民警的面对爸爸骂骂咧咧。
于是,爸爸提出要将小郑再次送去特训学校。
小郑对此十分抗拒,拉扯间,他的情绪彻底崩溃了,怒吼一声:
“老子杀了你一家!”
随后,便一次次冲向自己的父亲,猛击对方的头部,用力之猛,哪怕隔着屏幕都能听见拳头捶打皮肉的闷响声。
直到被民警按倒在地,小郑依旧在不依不饶地朝爸爸吐口水。
后来,民警了解到:
小郑之所以如此不尊重,乃至痛恨自己的爸爸,其实是因为每次一犯错,爸爸都会将他送到一所以体罚、关禁闭为主要手段管教孩子的机构里。
在特训学校的经历给小郑留下了痛苦的心理阴影,更让小郑认定了爸爸的冷漠、无情。
忽略情感抚养,亲子之间就会缺乏依恋。
等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父母就会彻底失去对孩子的影响力和约束力。
这时候,无论父母说什么、做什么,都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陪伴是最好的爱
1937年,哈佛大学开启了一项史上最长的研究,叫“格兰特研究”。
通过对一代人的跟踪随访,试图探寻“人生的幸福感究竟从何而来”这一终极命题。
最终发现,答案其实很简单:
从生命中重要的人身上获得爱,并付出爱,在爱中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连接,就是一个人开启幸福之门的密码。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无条件的爱与信赖。
3岁前,再苦再难,也要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
很多父母认为三岁前的孩子不懂事,也没有记忆,大可以交给别人带,自己出去挣钱,等孩子大一点再接到身边就是了。
但实际上,这一时期的孩子对父母的需求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精神分析学家勒内曾跟踪记录过一群无法被妈妈长期照顾的婴儿。
这些婴儿的妈妈在生下他们三个月后,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将他们交给育婴园的护士照料,结果发现:
婴儿要么变得反应迟钝、面无表情,要么变得敏感惊恐。
勒内发现,这是因为护士们平时工作繁忙,每人平均要照顾7个婴儿。
因此,没办法给婴儿足够的爱和陪伴。
而一个孩子早期心理营养的来源,不光是奶水与食物,还是能经常看到父母的脸、听到父母的声音,被父母拥抱和安抚。
就像作家刘墉说的:
“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有义务多抱抱、亲亲他,陪他说话,让孩子觉得世界很欢迎他。”
3-6岁,用理解和尊重,滋养孩子的好性格
美国一位犯罪心理学家曾说,一个人绝不可能在35岁的某一天突然由一个正常人转变邪恶的人。
大量案例都表明:
那些残忍、冷漠、狠毒的罪犯,童年时大多有过无助、缺乏关爱的经历。
2003年,沈阳警方根据举报,抓捕了一名28岁的男青年王某。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震惊了:眼前这个不足一米六的瘦弱男子,竟然在八年内连续作案三十多起,杀害了四十多人。
小时候,王某的父亲好赌,赌输了就拿妻子和两个孩子撒气。
妻子实在受不了,就跟他离婚了。
后来,王某被父亲扔到了爷爷奶奶家,可老人也并不想管王某,对他非打即骂。
为此,王某13岁才上小学,念了一年多就辍学了。
无爱的经历让王某变得心狠手辣,最终,走上了抢劫、强奸、杀人的道路。
一个从小没被爱过的人,自然不会懂得爱别人;一个从小没有感受过快乐的人,也自然不会有阳光健康的心态。
只有当一个孩子的情感需求被看见、被尊重,他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懂得自爱与爱人。
6岁以后,做好自己的事,用榜样的力量指引孩子
前段时间,央视高分纪录片《人生第二次》收官,里面一个叫黄妹芳的妈妈赢得了无数观众的点赞。
42岁的她是一名流水线女工,虽然生活艰难,却坚持把儿子带在身边。
她白天认真工作,晚上照着视频学习文化知识,一步步从高中毕业,到大专,再到成为山东大学的本科生。
周末的时候,她还会带着儿子去做社工。
在黄妹芳的影响下,儿子小小年纪,却懂事好学又积极乐观。
可见,家穷不可怕,父母没文化也不可怕。
只要父母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农民就踏实种地,是工人就努力劳作,是医生就救死扶伤,孩子照样能够长得明媚而强大。
毕竟,最好的教育,不是给孩子源源不断的金钱,而是活成孩子心中的灯塔。
有句话说得好,心中无缺才叫富,被人需要才叫贵。
其实,孩子真正需要的富养,不是父母为自己攒下多少钱,创下多大的家业。
而是父母能够日复一日地陪伴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尊重自己、影响自己,成为自己生命里的贵人,往自己的心头播下一颗种子。
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在漫长而平凡的岁月中,开出一朵花,长成一棵树。
与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