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不缺人才,你爱干就干,不爱干就滚,有的是人才”。是不是很熟悉这句话?拿着8小时的工资,干着12小时的活。
每到下班就开会,老板有一大堆的废话要说。一请假就黑脸,“你要是想干就干,不想干就走,那么多借口请假干嘛”?这就是部分老板的回答。
还记得北大毕业的天才生张益唐说的一句话吗?“我宁可留在美国洗碗,我也不愿意回到咱们这个国家”。这句话一出,瞬间引起了大众的议论。
都在问:为什么中国留不下高端人才?
到底是因为中国留不住人才,还是人才的晋升之路被堵了?
例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多次申请国内院士被拒绝,至今都没有成为国内院士,这是为什么?
世界著名科学家李爱珍,我国研究半导体的工程,4次落选中科院院士,随后成为美国院士,这是为什么?
归根结底,亲戚太多了,关系背景占了一半。怎么说呢?就好像一个公司一共有29个人,其中有27个人是自家人。你进一个公司全都是亲戚,根本就让年轻人没有立足之地,待遇也不好,科研路基本就被堵死了。
人才道路到底是什么?
就这么说吧,一个认真搞学术的人什么都不擅长,在别人眼中就很木讷、不开窍。而不认真搞学术的人善于交际应酬,搞关系,让人非常地舒服,智商高,情商也高。
你认为老板喜欢哪一种?哪个领导不喜欢拍马屁呢?笨一点不要紧,主要是会说话。并且他们认为有才的人不好无关甚至会威胁到他们的地位。因此就出现了逆淘汰,“骗子坐高堂,大师去流浪”。
别说这种现象,一点都没有。屠呦呦,李爱珍为什么进不了?是因为不会打好关系吗?
没错,而在国外不同,既能挣钱,又能安静地搞科研,从来不会搞什么巴结这一套,但是在国内呢?首先要巴结好领导,你才能搞好研究。
甚至还出现了道德绑架,看见哪位科学家用点好东西,他们就说什么不是无私奉献吗?怎么现在就开始铺张浪费了?不是应该朴实吗?
而明星开着十几万的车,买着十几万的包包。下面的评论全是“哇哦,我好喜欢她,太有钱了吧”、“不愧是我喜欢的明星之一,怎么那么有钱”,不要觉得这些话不真实,其实特别的真实。
我国留不住高端人才,从经济来看就略显不足。美国给的钱给得多,中国给得少,自然会觉得美国更重视高端人才。
事实上不仅是我们国家,就连美国也不一定能留得住高端人才。美国人认为什么是高端人才呢?能把“政、商、法、经、媒、娱”玩转的才是高端人才。而以我们国家的视角,什么是高端人才呢?“天文地理,生化环材”等。
严格来说,我国不是留不住高端人才,而是留不住还在爆发期的高端人才。我们招的人才常常都是那些有功成名就的高端人才,而对于一些没有成就的人往往就会忽略。
是的没错,就像你找工作一样有些会写上可无经验,有些会写上3~5年的经验。
有一种人才外流叫习惯性外流。
80年代搞科研:没有钱。
一些科学家为了谋生只好出国,因为在国内就是在白费时间,还不如出国获取更高的知识。
一旦出国你找到工作了,你会考虑回来工作吗?
其实并不会,更何况很多领域国内都没有多少岗位让你选择了,比如半导体等。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出国就不回来的原因。不出去人怎么办呢?混吃等死吗?要是待遇再好一点,怎么会留不住呢?
人才流失的原因?
国家不重视他们有能力有贡献,但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华为曾经一度表示:想要留住人才就要给出他们满意的薪资,连他对薪资都不满意,那么他又怎么会留下来呢?
不得不承认他们在这方面确实舍得花钱,只要在华为做出卓越贡献的,他们的薪资比普通人高得多。
就这么说吧,现在很多清华、北大的学生大部分都去了美国,甚至他们选择在美国定居。要知道这些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为我国所用,是非常心酸的。
现在呢,我们就要从中改变一些方向,让自己国家的人才安心地输出技术,让国外的人才心甘情愿地加入。当然不要说什么一步到位,现在我们要做的不只是看到高端人才的付出,也要改善他们的环境。
只要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了,做大做强。那么人才自然就来了,也不会白白流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