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录的,是我和一位在海淀六小强高中当了十几年老师的朋友的聊天。
她说的很多话都让我有不小的惊讶,揭开了那些甚嚣尘上的“鸡娃”信息下,被忽视、遮蔽的“盲区”。
以下我试着用她的第一人称来做记录。
配图依然来自我喜欢的剧集《我的天才女友》
*朋友口述,鱼鹰回忆、整理
一、
我带的每一届学生,几乎都有出现心理问题、患上抑郁症的。
在我心理能量足的时候,我很愿意帮助他们,给他们一些情感支撑。有些孩子毕业后也一直和我保持联系。
我观察什么样的孩子出现心理危机的概率更高呢?
有些家长在自己工作领域出人头地,理所当然觉得孩子也应该从小就出人头地。抑郁的很多是这样家庭的孩子。
这些孩子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是:我觉得我永远比不上我爸妈。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怎么就变成了一直在跟爸爸妈妈比较呢?你是你自己,你为什么要去比你爸爸、妈妈厉害?你跟同龄人比较就好了啊。
这些孩子没办法把父母当作单纯的父母去依恋。
父母有时候并不是语言上表达了对他们的什么期待,而是他们的行为——
他们可能回到家也没有在做父母,还是在做“精英”,延续着工作的状态,用管理工作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每一步都规划得很精确,不允许自己显露出缺陷和脆弱。
这时候你一个眼神就让孩子觉得:我不能差,不可以做不好。
父母每一步路都给你铺好了,对孩子本身就是一种压力。他们知道这意味着父母对他们有什么样的预期,当自己达不到,就在心里否定了自己。
二、
经常有朋友转发一些写海淀父母怎么疯狂鸡娃的文章、攻略给我,问我说:你们海淀都这样吗?
我总是跟他们说,不要去相信这些东西,少看,更不要学那些疯狂的父母。
有些虽然毕业于TOP名校,却极度缺乏人文素养的父母,把孩子的日程排得特别满,认为所有事情都跟解数学题一样可以按公式、按程序来——这样是害了孩子,他根本意识不到孩子丧失了什么。很多培训机构,教的都是一些被总结好的模型、解题拿分的套路,其实和鼓励思考、探索的教育理念相违背。
提前学有什么意义呢?但就因为有些人疯狂超前,又有机构助推,弄得所有人都被裹挟。
我能理解家长被裹挟着做的一些从众的选择。我孩子三年级以后,我也给报了数学课外班,最基础的班型,不跨级,不跨难度。
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我们可能很难完全超脱于这个东西,就做一个“普通”的父母、做一些“普通”的选择就好。按照孩子的实际水平,选择一个和他能力相匹配的班上上,一定不要疯狂加码,不要左右摇摆。
最糟糕的是那种,今天看到别人家孩子在学什么,去报一个,明天又觉得另一个好,又报,同一个科目让孩子上一大堆课外班,这是在折腾孩子,把孩子学傻了。
每次看到有些家长言之凿凿传授经验,自己家怎么怎么做,孩子就考上了六小强,我都想说:你这只是单一样本,凭什么肯定是你家长的哪个行为决定了最后的结果?
这个孩子考上了,起决定性作用的可能就是他的智商。没有哪个孩子本身智力达不到,靠上一堆补习班能考进来的。
三、
六小强学校一个年级有多少学生?单一个学校就可能上千。
但每次高考,人们只谈论有多少人考上了北大清华。其他孩子呢?有没有人想过他们?
即便在六小强,也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学霸,甚至你不能说“大部分”都是学霸。
有“校额到校”的学生,还有直升的学生,其实好的、一般的、成绩比较差的都有。
只看到有多少学生考上了清北,只看到最前面10%的人,其他90%呢?
家长的预期如果是对照顶尖那一百个人来的,肯定会失衡。
像你,人大毕业,你先生清华毕业,如果你们的孩子将来考起的是北方工业大学,你接不接受?
从现实的情况来说,这样的概率其实很高。即便在六小强的中学也是这样。
我观察我们教师的子女,最后从升学上,也是两极的。有特别好的,很多也非常一般。
一些家长恨不得去考教师证,自己在家教孩子,或者以为学校老师更方便在家“鸡娃”——其实,同时做妈妈和老师不是什么好事,教别人的孩子和教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一回事。
当老师容易有一个问题:不由自主地拿自己的孩子跟自己最好的学生比较,对孩子太苛刻了。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我们对孩子的接纳度,究竟有多少?也许还远远不及我们的父母。
你说我们那时候,如果考不上大学,要去打工,我们的父母会接纳我们吗?一样会的。现在扪心自问,我们可以接受吗?
这些年看到那些抑郁的学生,我对孩子未来最大的期望越来越变成:身心健康。
这是最最重要的。
一个孩子身心健康,相信自己,也懂得如何与别人相处;有好奇心,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知道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这样的孩子到了社会上,怎么都不会差。
写在最后:
很多家长可能和我一样,读过青少年抑郁症逐年增多的报道,也看过很多数据,但总觉得离自己很远,就算有,也不可能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高中老师却比我们更直接地面对,有更多具体的感受和冲击。
写这篇文章时,我才想起在B站看到过一个谈青少年抑郁问题的短片,拍摄者是三个人大附中的00后,片名叫《灯火之下》。
英文名更有意味:Under the Brilliance,可以翻译成“被辉煌、才华所遮蔽的”。
片子借一个患抑郁症的高中女孩纯子之口,表达抑郁患者的心声,深入到她真实的状态、遭遇的误解,以及治疗与反复的过程。
短片的三位主创,还做了一系列调查研究:走访抑郁症患者、咨询心理专家、发放问卷、分析数据。
当然,一线城市的家长“对这类精神疾病的了解更多,孩子的就诊率也较高“。而很多其他地区的家长,由于对“抑郁症”了解的匮乏、不理解,导致孩子延迟就诊,直到出现自杀倾向时才意识到严重性。
如今的教育内卷,浮躁偏执、被算法绑架、捆绑人们的注意力来交换金钱的社交媒体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真是个挑战。
我们这些父母,最重要的责任是——用温暖、包容、不匮乏爱与联结的家庭,给孩子提供缓冲。
不要让“鸡血”与过度焦虑,遮蔽了你的眼睛。
文章来源丨鱼鹰有宝宝(ID:thousand_and_one)
鱼鹰有宝宝(ID:thousand_and_one):儿童杂志前主编鱼鹰的自留地。专注于教育话题探讨、优质童书推荐。鱼鹰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家藏童书超过6000册,先生是清华大学工科博士、航天领域科研工作者。他们既是一对爱玩的学霸,也是两个见证了各自成长、热爱“夜谈”的好朋友。非常推荐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