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高考、考研的人都会明白,教育资源是无比珍贵的。
比如2022年高考人数过千万人,只有42%左右的考生上本科大学;比如2022年考研人数457万人,录取率在30%左右,而考上的学生却不去报到,就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尤其考研生,要经过初试、复试,被录取不去报到真的令人气愤。
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招生名额是一个学生,一个名额就是一个教育资源,一个名额可能就是一个人一生命运的转折点,录而不上,真是浪费资源啊,然而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开学报到,就被32名研究生放“鸽子”,此事也引起大家的讨论,借此,谈谈我的想法。
01
中国政法大学被32名研究生放“鸽子”
据中国政法大学校方公布:有32名研究生没有按规定时间到校报到,放弃入学资格,其中内地硕士研究生15名、内地博士生7名、港澳台地区研究生4名、外国来华留学生研究生6名,涉及院校有法律硕士学院、法学院、数据法治研究院、国际法学院等多个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的公示一出,引起众多网友的热议。
很多网友表示:“32人放弃入学,这就是32个求学机会啊,就这样被32人给浪费了,太可惜了”,也有网友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权利,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
我对此事挺吃惊,因为有7名博士生没有报到,放弃入学资格,要知道,博士生比研究生还要难考,可他们却白白浪费7个名额啊。
不过,我更不理解国内15名硕士研究生为啥放弃211高校中国政法大学,那可是政法高校啊,而大家辛辛苦苦地备战考上研究生,却放弃,真的让人想不通啊。
02
考生被录取而不读,不是个例,已是普遍现象
对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中国政法大学表示:“尊重学生的选择”。
可是,32名学生被录取而不读,确实浪费了中国政法大学的招生名额,但这种情况不止中国政法大学存在。
比如2021年安徽师范大学有105名本科新生放弃入学资格,福州大学有119名本科学生放弃入学资格。
比如2019年211高校苏州大学有68名研究生放弃入学,2020年211高校太原理工大学有49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有38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等等,每年不同的大学都有本科生或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这已是普遍现象了。
这种考上而不读的现象真的好吗?我想大多数人不支持吧。
就像武汉一211高校罗教授所说:“从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他们可能并没有错,但这种行为浪费了学校设立的数10个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名额,对同期其他的考生是不公平的”。
确实如此,考研不像高考,它经过初试和复试(笔试+面试)两轮环节,如果通过了初试,而不想进行复试,提前打声招呼就好,没必要去复试了,即便复试过了,公布了录取名单,在公布期间你也可以打个招呼,这样学校可以进行补录,不至于浪费招生名额,而等到开学报到却不入学,真的是浪费了教育资源啊。
03
不“罚”不知珍惜,对录而不读的人应该给予处罚
我们试想一下,若是高考录取,一所211大学有50名新生放弃入学,全国100多所,就有5000人,若是本科院校,将会有几万人啊。
相比本科生,研究生多少好一点,一所大学可能有30人放弃入学,那在全国重点大学也将有一万人吧。
几万人放弃入学,那就是几万个招生名额啊,就是对同期考生的不公平,就是对学校设立名额教育资源的浪费,明知是浪费,为何还会出现如此情况?归根到底就是没有“罚”。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罚”过才知珍惜啊。
比如对放弃入学资格的研究生,直接列入诚信档案,并且规定两年不能参加研究生考试,我想肯定没人考上研究生而放弃入学吧,即便你放弃,那代价也令他痛心。
当然,“罚”不是目的,只是让大家明白教育资源的重要,只是让大家更好地规划升学考试。
因为研究生考试,有些专业的学费确实比较高,比如普通硕士研究生学费在8000元左右,而有的专业学费在5万元到10万元不等,所以大家报考专业要慎重考虑,合理规划才好。
04
关于高考和考研,高中老师有话说
高考和考研都是升学考试,都是比较公平的考试,对考生来说是一次人生改变的机会。
考上说明我们的学习能力强,可不去报到那真的是浪费招生名额啊,因为不论是高考还是考研,每所大学的招生都是有计划的,你占了一个名额,势必就会有一个考生不能如愿。
特别是考研,经过初试、复试,并且学校也会对录取的名单有个公示期,如果想放弃,那真的有机会去表明理由,却没必要非得等到开学,这就是赤裸裸地浪费招生资源啊,我也希望对考上而不读的人有一定的“处罚”。
我们生而为人,要对社会、学校、父母及所有人有敬畏之心,对自己的学业不能太随意,你说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