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全国民航年中工作会议上,局长宋志勇表示,两年来成熟可用机长减少215人,占比1.1%;机务人员流失9298人,流失比例14%。机务人员流失比机长还严重。
正好,笔者有过一段机务工作经历,对机务的工作环境和状况比较了解,这里简单分享一下。所谓机务,简单来说就是对飞机进行检修工作,保证和恢复航空器的完好状态,使其处于规定的适航状态。机务又划分为航线维修和定检维修。航线维修主要是在机场完成,属于一线机务工作,也是民航中最苦最累的工作。
机务工作,尤其是一线机务,有几个特点。首先是学习成本很高。需要经过大量学习和严格培训,除了掌握检修技术知识外,还有各种安全规定、操作规程。而且对英语有较高的要求,很多飞机手册都是英文原版的,不熟练掌握专业术语基本玩不转。
其次是工作时间长。飞机每天飞完后都要进行常规的飞行后检查,以确保第二天的飞行安全。不“排故”的话,也要耗时一个小时左右,所以机务值夜班通常会工作到凌晨,接完最后一架飞机。如果遇到故障需要排除,彻夜加班也是正常。
第三是工作压力大、责任重。飞行安全无小事,飞行前和飞行后检查,每一步都要签字确认。签字就意味着责任,不出事当然什么都好,而一旦出现飞行事故或者事故征候,相关第一手检修资料文本都会第一时间封存待查。在问题调查清楚做出结论之前,最近参与过这架飞机检修的机务人员都会提心吊胆,生怕自己工作有什么疏漏。
除此之外,夏天的高温、冬天的严寒,或是遇上恶劣天气,都要正常保障飞机。机务工作如此辛苦,那他们的收入应该不错吧?
根据2018年的一项摸底调查,北京地区资深机务的工资比不上同等资历的汽车维修技师。同样是入行6-8年,高级机务人员薪酬税后均值是9700元,而汽车维修技师则可以达到11000元,但前者比后者专业性要高得多。
面对这种落差,很难有人能够淡定面对,机务人员流失严重,甚至“青黄不接”就不足为怪了。2009年一线航空机务维修人员的“人机比”(平均每架飞机的机务人员数量)是31.8,2021年低于15.6,十多年下降了一半。当然,这其中也有工作流程改进、效率提升可以减配的因素,但机务人员流失不容忽视。
造成机务人员待遇不高的逻辑是,收入并不是由成本决定,而是由需求决定。飞机固然看起来“高大上”,但修飞机不如修汽车,很大原因在于汽修需求更大。而且汽修市场与汽修人员市场是两个市场,前者自由竞争、修车需求方分散;后者同样自由竞争,汽修厂对汽修人员的需求也分散,汽修人员对工资的决定有很大的议价空间。所以为了吸引、留住高级成熟的维修人员,提高薪酬待遇就是最简单直接有效的办法。
而航空公司这边,情况却恰恰相反,它一定程度上是买方垄断市场,市场集中度较高。机务市场与机务人员市场是同一个市场,也就是说修飞机的需求方与对机务人员的需求方是同一个。这样的话,机务人员的工资议价空间就很小。
需求方是几大航空公司,理论上也有竞争。不过,2021年11月,民航局颁布《航空公司机务维修人员薪酬推荐体系》,其中规定机务总薪酬包括了基本工资、错时激励、环境补贴、绩效考核这四项,并明确了各项的详细划分和计算方法,不可谓不细致。
这个通知文件的目的,是提升机务维修人员职业满意度,增强一线机务维修人员获得感幸福感。这当然是好心好事,但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另一个事实,那就是机务人员的工资待遇是民航局规定的,而不完全是各家航空公司自行决定的。
也就是说,航空机务人员在工资待遇的问题上,并没有太多议价空间。这点上,汽车维修人员恰好相反,并没有一个“汽车局”来指导照顾他们,其工资完全取决于和雇主的协商谈判。
这就像改革开放之初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句话其实反映了当时的真实情况,其中道理跟今天的民航机务人员和汽车维修人员一样。导弹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固然重要,但真相是从业人员也往往不能议价。
受疫情影响,航空公司整体连年亏损,各项成本都要控制和压缩,民航机务人员待遇的提高,恐怕不是几个文件就能解决的。吸引人才、提高待遇的最佳路径,也许还是增加市场竞争,让航空公司自主定价,虽然买家是少数,但买家之间有竞争,机务人员才有议价空间。
(作者系经济学者)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张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