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这3种后天环境,决定了孩子是否会得抑郁、双相

本文字数约:6779 字

阅读时间约:8 分钟

本文章节:

01、这3种后天环境,决定孩子是否会得精神障碍

02、孩子的成长环境一样,为何性格和心理不同?

03、想让孩子加快康复?父母先改变这个环境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上个月底,我国卫健委公布了今年的主题为——营造良好环境,共筑心理健康

这个主题突出了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心里感触非常深。因为我们在临床深度心理干预中,尤其通过大量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的实践发现:

后天环境不但对心理健康有重大影响,甚至可以说,后天环境是大部分精神障碍的主要病因。

为什么这么说呢?后天环境的作用真的有那么大吗?

为什么有的人成长环境没多大区别,但心理健康水平就差那么远呢?

由于我们的读者有很多都是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出现精神心理问题,所以以下主要分析后天环境对孩子精神心理的重大影响。

又或者说,为什么后天环境是导致孩子罹患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等的主要根源?

01、这3种后天环境,决定孩子是否会得精神障碍

“后天环境”这个词很广泛,一个人出生后接触的所有事物、事件,都可以说是后天环境。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可以把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后天环境分为3类:

小环境,指的是家庭。对于青少年、儿童或还没独立的学生群体来说,主要指他们出生、成长的原生家庭,组成的人员包括父母、兄弟姐妹、老人,或者跟孩子一起住的亲戚,甚至包括保姆。

中环境,指的是校园,但不只是孩子们所上的学校,还包括课外班、兴趣班、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学校周边等等。

而大环境,指的是社会环境,除了我们在真实世界里接触到的社会之外,还包括互联网。现在是“数字星球”时代,在某种程度上,网络信息对孩子的影响有可能比现实世界更大。

其实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如果孩子的家庭氛围不好,或者在学校遇到欺凌,在网上看到一些不良信息等等,这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可当谈到后天环境对精神障碍的影响时,很多人的答案就不那么确定了。

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界认为,像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常见的精神障碍,迄今为止病因还不明。

虽然精神心理从业人员基本上有个共识,认为这些疾病与先天的生物学因素和后天环境都有关系,但到底哪个是主,哪个是次?哪个是根本因素,哪个是诱发因素?精神医学界和心理学界是有一定分歧的。

大部分精神科医生倾向于认为,先天的生物学因素是主要的病因,比如遗传因素;后天经历只是诱发,是增大了发病风险而已。因为他们认为很多患者没有经历过特别负性的事件,就算经历过,但得病的也只是少部分人,所以归根到底还是先天因素不同。

可大部分心理学从业人员认为,后天环境、尤其是心理社会因素才是主要病因,并衍生了各种心理学流派、理论来解释为什么后天经历会导致心理问题和疾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是,绝大部分心理学流派都停留在人的外显记忆层面,也就是在患者记得的经历里面去找原因,患者有很多经历已经不记得了,所以往往也说不清,到底是后天环境里的具体哪些事导致患者得病。

而且因为精神障碍是医学概念,精神医学界的意见显得更权威,更容易被大众看见和接受。所以我们现在到网上一搜,比如抑郁症、双相障碍,尤其是精神分裂症,铺天盖地的信息都说这与先天因素、遗传因素有关,而且有很多出自大医院权威专家之口。

而得了这些精神障碍的患者中,有很多人即使接受了精神科规范治疗,也仍然给身边人留下一种这样的印象——症状反反复复,总是无法彻底恢复正常,甚至长期吃药、接受治疗,似乎一直都好不了。再结合主流精神科大夫的说法,很多人就会归结为这个病有先天因素,而先天因素是难以逆转的。

所以很多患者父母非常绝望,他们看不到孩子康复的希望,有的还陷入了深深的自责,认为是自己把不好的基因给了孩子。

可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至少我们从多学科诊疗的角度(MDT)来看,我们并不这么认为。从我们大量的临床心理干预实践来看,以及从医学中“精神应激”的理论来看,像抑郁症、双相障碍、焦虑症、强迫症、成瘾疾病这些常见的精神障碍,它们的主要病因都是后天环境,是心理社会因素。(明显由躯体疾病继发的除外,比如脑卒中、精神发育迟滞、甲亢甲低导致的精神障碍)

比如我们的临床心理干预实践发现,尤其是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的实践发现,上面这些精神障碍的主要病因是个体后天形成的病理性记忆。

而这些病理性记忆又有两个特点。

第一,有的记忆储存在患者的外显记忆层面,也就是患者还能想起来,比如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我有什么感受。但有的只储存在内隐记忆层面,患者根本想不起来了,尤其是幼年到青少年时期的很多事件。

比如他们小时候遭遇过一些令其非常难过、并产生了扭曲认知的事件,被父母打骂、老师严厉批评等等,后来随着时光推移,他们不记得了。但这些事件有可能仍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个特点,是病理性记忆也分为正性和负性。正性的病理性记忆,最常见的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度夸奖、表扬,或者孩子从事某些不良行为时产生的兴奋感。我们把这称为“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而负性的病理性记忆,除了现在被精神医学界和心理学界所熟知的重大精神创伤外,还有我们常常说的叠加性小心理创伤。这些创伤事件不一定非常重大,反而更有可能每一件都不大,容易被大人忽略,比如孩子被父母、老师骂“笨”“蠢”,被同学欺骗,甚至可能是看了一些恐怖、血腥的书籍或影视作品,都有可能成为叠加性心理创伤。

我们在临床中利用深度催眠,可以进入到患者的内隐记忆层面,精准化地找到症状背后的病理性记忆。比如患者总是莫名地焦虑、胸闷,那背后到底有哪些叠加性心理创伤?患者有成瘾行为,或者某段时间突然情绪高涨,盲目乐观、兴奋,表现为轻躁狂发作或者躁狂发作,背后又有哪些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当主要的病理性记忆得到修复后,患者的对应症状会大幅度缓解,甚至消除。

其实,我们以上来自于临床心理干预的发现,看似很颠覆、甚至令人难以置信,但其实与精神医学里的“应激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从病理性记忆的角度去理解的话,更加深入、精准。

所谓的精神应激(stress),也被翻译为“压力”,指的是个体产生了负性情绪,处于焦虑、害怕、生气、悲伤等状态。

而精神应激来自于“应激源”,其实就是后天环境中的事件。比如重大的应激事件,容易导致个体处于急性应激状态;而一连串的挫折、不如意事件,则容易导致慢性应激状态。

当我们处于应激状态时,如果我们难以理性、科学的面对和应对,也缺乏别人科学的引导的话,就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和扭曲的认知,形成重大心理创伤,或者叠加性心理创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急性重大应激容易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而长期遭受轻度到中度的应激而难以改变的话,个体就容易罹患抑郁症、双相障碍、焦虑症等。

当然,如果个体有较好的抗压能力、较高的逆商,又或者家庭成员、同伴能给予较好的支持和引导的话,即使遭遇应激事件,短期内出现应激状态,但后续也不一定会形成心理创伤,并免于罹患PTSD或上述精神障碍。

那可能有人会问,何医生,你的意思是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和成瘾等疾病,跟遗传一点关系都没有?全都是后天环境因素导致的?

希望大家不要这么理解,我们认为后天环境、尤其是心理社会因素是主要的病因,但不是全部。由于常见的精神障碍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度,所以确实不能排除遗传因素的影响。

不过,在这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科研人员发现,精神障碍的遗传,其实是表观遗传学因素。

我们以前写过文章解释这个“表观遗传学因素”。简要地说,表观遗传因素其实也是后天环境导致的,比如个体生活的气候环境、饮食作息、心理压力程度等等,都可能造成基因表达的变化,然后这种变化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但同样地,如果下一代生活的后天环境与父母的不同,他们本来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基因表达,也会发生改变。好的可以变坏,坏的也可以变好。

所以归根到底,如果一定要说到遗传因素,在精神障碍中主要指表观遗传学因素,强调的仍然是后天的环境因素。

02、孩子的成长环境一样,为何性格和心理不同?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人还是有疑问:

如果说精神障碍主要是后天环境导致的,那有些孩子出生在同一个家庭,上同一个学校,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都一样,为啥性格会完全不同,有的得病,有的不得病呢?

这种例子在临床中很多,有的患者有哥哥、姐姐,老大整体上心理健康,甚至一直很优秀,成熟、理性;但老二罹患了抑郁症、双相障碍,性格敏感、易怒。

很多父母百思不得其解,两个人明明是从一个娘胎里出来的,教育方式都一样,怎么差别就那么大呢?

其实,很多人看到的、所谓的“后天环境一样”,是很表面的,更多是指物理环境的一样,比如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上的同一个学校。可如果深入到家庭教育方式、心理活动层面来说的,同一个家庭里兄弟姐妹之间的感受会非常不一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如出生的顺序,也就是孩子在家庭中的年龄排序,还有性别的不同,这意味着他们在不同时期里、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和角色是不同的。

比如很多父母总会说“你是老大,要让着弟弟、妹妹”;又或者老大独享了几年父母的充分关爱,心身基本健康,可老二、老三接连出生了,这时老二就很容易受到一定程度的忽略,心理状态往往会与老大、老三都不一样,兄弟姐妹之间容易争夺父母的注意力,严重的会形成“同胞竞争障碍”。

而且,同一家庭里的孩子,上学后遇到的老师、同学也不同,校园经历不同,接触的社会信息也不完全相同。我们国家近十多年来发展迅猛,两个孩子哪怕只差几岁,接触到的信息和事物可能都有巨大差别,对心理造成的影响当然也不同。

即使是基因相同的单卵双胞胎,物理年龄上的差距很小,又往往在同一学校、同一班级上学,看起来后天环境总归一样了吧,但其实还是有可能存在很大差别。

比如最常见的,虽然双胞胎兄弟俩出生时间只差十来分钟,但大人仍然会分哥哥、弟弟,对待他们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

到了学校里,双胞胎本来就容易引起大家关注,然后老师、同学也会把他们区分成哥哥、弟弟,并且不自觉地拿他们的相貌、成绩、行为、性格等作对比。

有时候周围的人只是无意地开个玩笑,“你们是双胞胎,你还是哥哥,怎么成绩就不如弟弟呢?”这也会在无形中给两人尤其哥哥带来心理压力,有可能形成一些叠加性心理创伤。

那到了社会环境上,即使是双胞胎,两人际遇不同,工作经历和情感经历不同,差别就更加大了。

也就是说,在某个程度上,并不存在两个人的后天环境完全一模一样的情况,父母、师长、同伴对待我们的细微差别,这个社会上的各种信息,都会对每个人组成不同的环境因素,产生不同的影响。

所以希望父母们不要盲目地拿自己家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如果要对比,也应该对比自己家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的成长环境具体有什么不同,然后更加注意从环境入手去改变。

03、想让孩子加快康复?父母先改变这个环境

既然,家庭环境、求学环境、社会环境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否会罹患精神障碍有决定性的影响,那哪个环境的影响最大?最值得当父母的重点关注?

网上有句话,可能当父母的都听出耳茧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这句话虽然是老套了些,但确实反映了父母、原生家庭对孩子的重要影响。对于孩子来说,无论是社会环境、求学环境,抑或是大环境、中环境带来的影响,其实都与“原生家庭”这个小环境有很大关系。

而在这个小环境里,最重要的是两个关系:父母之间的夫妻关系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接诊过的很多青少年患者,他们从小目睹父母经常吵架、怄气、互相贬低和辱骂,有的父母还大打出手,给孩子留下巨大的心理伤害。

而且很多患者在1、2岁时,甚至在比这更早的婴儿时期,就曾遭受过父母在无意中造成的心理伤害。

比如孩子不按照父母要求去做的时候,父母就拉长了脸,批评训斥。如果反复发生的话,很容易对孩子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久而久之形成一些性格弱点,比如敏感内向、胆小怕事等等。

那到了求学环境,虽然我们无法完全左右老师、同学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可当孩子遇到人际关系矛盾,甚至遭遇校园欺凌的时候,父母的不同应对方式也会对孩子的精神心理健康、性格产生明显的影响。

有的父母自身缺乏自我反省意识和能力,也不懂引导孩子理性地自我反省、综合性归因。只要孩子在外遇到矛盾了,父母要么盲目责备孩子,要么都把责任归咎于学校、老师、同学。这样的孩子也很容易缺乏自我反省意识和能力,归因模式出现问题,进而影响精神心理健康,罹患精神障碍的风险很大。

在社会大环境下也如此。为什么很多人对同一个社会事件或际遇的反应有所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对待社会的态度、观点和归因方式不同。

如果父母总是抱怨、指责社会,从负面角度理解社会现象,孩子在潜移默化下,也会特别容易受到社会环境中负性因素的影响,难以很好地适应社会,并也习惯性地把责任都推给外界和社会。

所以,求学环境、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客观影响固然不小,但更重要的是,孩子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客观环境影响。如果心态是相对理性、积极、平和的,那受到的负面影响就较小,反之就越大。而这种心态的差别,往往就来自于父母的养育方式和原生家庭环境。

有不少父母可能还是想不明白:

何医生,你说我们的教育方式给孩子造成了叠加性心理创伤,这是导致他们患病的重要原因。可我小时候也受了很多父母的打骂,心理创伤更大,怎么我就没得抑郁症?

希望这部分父母深入想一想,我们出生、成长时的时代背景,与现在孩子的有多大的不同!

很多父母的小时候家庭贫困,连生存、安全的需求都还没得到满足,心理上的需求就会降低。而且当时信息闭塞,我们对于家庭教育的认知主要来自于周围人的说法,而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说,“爸妈打你,是为你好!”

那时我们还有兄弟姐妹互相安慰,身边小伙伴也都没少挨父母打,一对比,大家都差不多。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很容易将当时遭受的打骂合理化。

可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非常多,很快就发现网上都说父母要尊重、理解孩子,很多同学的父母既开明又民主,那为什么我的父母总是打骂我、否定我?为什么我的父母不是“别人家的父母”?

而且因为那时生活条件艰苦,很多父母为了改变命运,奋斗的动力特别强。当有了远大的目标,我们遭受的心理压力就容易转化为动力,而且我们长大后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过去遭受的苦难就更容易合理化了。

可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物质丰富,家长也没有意识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精神层面的人生目标,他们缺乏真正的动力。当家长再一味逼迫孩子必须努力时,很容易形成心理创伤。

还有,希望父母们不要掉以轻心,有的家长现在没得抑郁症,但不代表以后都不会得。很多成功人士在患病之前,都不曾想过自己会深陷抑郁,有的最终自杀身亡,震惊职场!

其实,很多父母发现孩子患病、而且难以康复后,他们已经濒临崩溃,甚至已经达到了焦虑症、抑郁症的地步。

就算这部分父母没得抑郁症,也不代表没有其它的精神心理障碍。我们在临床心理干预中发现,很多父母有人格异常,甚至达到了人格障碍的地步。

比如有的父母过分追求完美、对家人吹毛求疵,有强迫型人格改变;或者敏感多疑,非常偏执、自以为是,甚至目中无人,有严重的偏执型人格障碍。如果这些家长再不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家庭环境得不到改善,孩子将更难走向康复。

希望父母们尽快意识到自己的重大责任,既然孩子因为环境而得病,我们就从环境方面入手,尤其是尽快改善“家庭”这个“小环境”。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如果孩子得了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成瘾疾病等等,父母要尽快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改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这相当于有效的自我家庭治疗,甚至比一般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效果更好。

当亲子关系明显改善后,我们再引导孩子更理性、成熟地面对求学环境、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尽量降低负面因素带来的心理伤害。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的话,孩子的康复会更加顺利、稳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说到这里,我也想提醒广大青少年患者。可能很多患者看到这里会非常沮丧、生气,甚至愤怒,认为自己得病都是外界环境导致的,尤其是父母的错误教育方式导致的,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其实这种认识也是不理性的。其实原生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往往是一代传一代的,给孩子带来很多心理创伤的父母,他们在小时候也遭受过很多叠加性心理创伤。父母的性格、情绪、教育方式的问题,也与他们的经历有关。

如果我们深入地看到这一点之后,还一味地认为自己是个受害者,只希望父母、环境改变,而自己不愿改变、甚至选择直接躺平的话,这不但对我们的康复无益,而且我们也要为此负责任。

我们已经有自主意识了,又生于“数字星球”时代,对比起父母那一代人,我们对信息的搜索、吸取能力特别强,更容易突破“信息茧房”,获取真正科学、高效的精神心理学知识。

那我们就应该利用时代和自己的优势,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自助,深入而理性地理解自己得病的心理根源,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康复方式。

而当我们塑造出越挫越勇的高逆商,树立了积极、清晰的人生目标后,后续哪怕我们再遭遇应激事件,也不容易形成心理创伤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每个人呱呱落地后,确实无法完全避免来自于环境的影响,尤其在成年以前,如果我们出现了心理问题,甚至罹患了精神障碍,那这很大程度上是环境的塑造。

可是,当我们具备了自主意识,再有意识地学习了科学而高效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后,我们有能力实现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自己帮助自己走向康复。

同样的道理,父母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改善自身性格中的弱点和家庭教育方式,通过改变家庭环境,从而改变孩子精神心理状态的发展,帮助孩子早日康复!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